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上拿的“笏板”,为什么在清朝被废除了?

发布时间:2023-03-19 17:39:17 发布人:hao168

在古代影视剧中,我们会看到官员上朝时手持一块板子。这块板子叫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起源已不可考,大概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出现的。《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

在古代影视剧中,我们会看到官员上朝时手持一块板子。

这块板子叫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起源已不可考,大概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出现的。《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由此可见笏板就是用来传播信息和记录信息的,这和文字的作用相同。最开始古人上朝应该就带一卷竹筒,读上面的字向皇帝上报工作,只是后来由于多方原因慢慢演化成了笏板,又因为太过繁琐,被废除了。

官员如果用卷起来的竹筒给上级汇报工作,那竹筒里会有凶器吗?遥想当年,秦始皇就是被“荆轲刺秦王”的“图穷匕见”吓得“秦王绕柱”,历史血淋淋的教训,导致历代君王都要求将竹筒展开,成为一块木板,慢慢地演变成为笏板。用双手手持,双手不会乱动;双目紧盯着笏板,不会去寻找威胁时机,这样大大增加了君王的安全感,念笏板上的字汇报工作,这样笏板的雏形就由此形成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官员向君主汇报的工作内容增多,一个笏板已经写不下这么多的词汇内容了,汇报的也都是些重要数据,一字不能错,只能加大笏板的数量进行上报。官员上朝时,都会背笏囊,读完一个笏板伸手在笏囊内取出笏板接着读,要连读好几块笏板。数据越来越大,笏板越来越多,行政越来越繁琐,笏板的弊端促渐突出了。

明朝时期,物质促渐丰富,造纸术得到大大提升,奏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中国明、清两代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反观笏板,又被民间、戏曲界、宗教界大量的继承,在明清小说中就有大量的描述,如;

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儒林外史》

有人要点戏,戏班里自然愿意,打发了个唱旦的拿了个写着戏本名目的笏板来了。”——《儒林外史》

宋江恰才敢抬头舒眼,看见殿上金碧交辉,点着龙灯凤烛;两边都是青衣女童,持笏捧圭,执旌擎扇侍从。——《水浒传》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红楼梦》

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笏板不再是官员的特权,又被“奏折”这一新事物冲击,渐渐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史命,废除已成必然,清朝时便被“奏折”取代了。

结语:美好的事物不一定都是美好的,有可能只是受限于物质条件。孔子的“述而不作”,并非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只是当时书写困难,所以不作。孟子时期书写方便了,所以就作了,并非说他没有这种美好的品行。人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