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开局之年,随着“非经济因素”的扰动逐渐弱化,市场普遍预计,“回暖”将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
2023年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开局之年,随着“非经济因素”的扰动逐渐弱化,市场普遍预计,“回暖”将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同时,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那么,扩大内需要如何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我们还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来提振市场主体和消费者信心?去年底,美国和欧洲市场需求已经出现了收缩迹象,今年中国要继续稳外贸,该如何应对?
针对这些问题,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他表示,扩大内需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要营造让消费者想消费、敢消费的市场环境。尤其是要加大消费者保护力度,把消费权益保护放在首位,做到“天天3·15”。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受访者供图
谈扩大内需
消费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新京报:近期一直在说,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总需求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出现总需求不足?
魏建国:总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投资不足、外需不足和消费不足。
投资不足主要表现为当前国内民营企业投资不足的现象较为突出。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家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由于国内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产品供不应求,到现在供大于求,很多民营企业家对这些情况比较迷茫,他们对新兴产业和国家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有点看不准、吃不透,不知道该往哪儿投资。当然,随着国家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的加大、宣传力度的加大,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外需不足主要是因为海外订单减少了。尤其是去年底,美国和欧洲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收缩迹象,但我认为订单减少是暂时的。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外贸数据会好转。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政府组团出海“抢订单”,之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部分地区,下一步我认为会在内陆地区全面展开。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2023年,消费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我国消费市场总体表现较为疲弱,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0.2%。但另一方面居民储蓄率在显著增加,央行的数据显示,去年住房存款新增17.84万亿元,比上一年多增加7.9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消费不足除疫情因素以外,关键一点还是长期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仍然没有发生改变。在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消费、经营都是以商品为主,而不是以人为主。尤其这几年,我们原有的消费观念没有改变,新的消费观念也没有产生,我认为这值得引起关注。
新京报:如何让居民敢消费?你认为还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提振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信心?
魏建国:由于三年疫情的影响,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受到较大冲击。可支配收入不足,人们自然不敢消费,经济增长也就丧失了一个主要动力。我认为,一方面要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就业;另一方面,要打造舒适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
首先,从政策供给上,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首位。比如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的3·15晚会,现在3·15已经成了维权打假的代名词,但我觉得维护消费者权益,不能就放在一天或一个晚上,也不能等3·15曝光了相关部门再去查、去解决,应该形成“天天3·15”的局面。现在很多广告做假,直播带货成为“重灾区”,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层出不穷。从政策上维护消费者权益,解决消费环境问题,让大家能够安心消费。
其次,从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加大市场竞争的力度,打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围绕衣食住行,各地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出台刺激政策,打造消费热点。
再者,不能只重视商品消费,要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的新型消费理念,主动迎合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和消费时间。建设更多的能够适应当前各种阶层、不同需要的消费场所,比如年轻人喜欢夜生活,要大力发展夜经济;搭建15分钟消费圈,满足社区居民就近消费的需求,挖掘城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这方面,长三角地区就做得很好。以早餐为例,其他很多地方的早餐相对比较简单,但扬州、苏州等城市将早餐当作一个重要的消费内容和消费场景,让客人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体验各式各样的小吃,打造早茶文化,带动消费强劲复苏。
新京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稳定大宗消费。你认为今年大宗消费应该关注哪些重点方向?
魏建国:从具体领域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将“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我认为这些将成为今年消费市场关注的重点方向。
去年,围绕购置税、平行进口等方面,国家政策不断扶持汽车行业发展,特别是符合“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一消费热点在今年将会延续,当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还要在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的同时,投诉举报也在增多,2022年12315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达1.6万件,同比增长62.84%。
在房地产方面,从中央到地方近年来不断释放改善居住条件、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号,一些城市陆续出台购买松绑举措,进一步刺激房地产市场回暖。随着房地产市场多元化发展以及性价比更趋于合理,2023年会激发一些刚需住房者和有改善需求的居民,在这一领域有更多的投入和消费。
另外,一些诸如智能和绿色家电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品,预计也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围绕这些领域发放消费券、出台鼓励政策,智能和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谈利用外资
预计今年外贸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新京报:刚才也谈到,去年底,美国和欧洲的市场需求已经出现了收缩迹象,今年中国要继续稳外贸,能够实现吗?
魏建国:先说外需疲软,去年底,欧美包括日韩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收缩迹象,但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虽然全球经济恢复短期内还难以看见,但不等于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在减少。恰恰相反,我倒认为因为美联储加息太快,导致物价整体上涨,而当地政府没有在后期采取补贴政策,老百姓口袋里没钱了,使得他们更需要来自中国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当然,价廉物美不等于产品质量低下,正是由于消费水平降低,我们的产品更适应他们的消费需要。随着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采取措施继续加大对老百姓的补贴,进而会增加市场的需求。
所以我认为,今年的外贸在二季度很快就有一个“V形”反弹,并且会一直持续到年底。最先表现在出口上,紧接着进口就会跟上。因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国内经济正在好转,我认为全年都会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我对今年的外贸充满了信心。只不过去年底到今年初,由于我们突然从疫情防控转向全面复产复市,有一个和全球对接的过程,会出现一些波动。
新京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吸引外资方面,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发力?
魏建国:具体来看,2023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贸易成长机会和空间,要比发达国家更大,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去拓展新兴市场的外贸空间,加大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我认为今年跨境电商不仅是一匹“黑马”,它可能成为外贸增量的一个关键。因为我们发现,在疫情三年以后,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高于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
前不久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1.7%,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依托跨境电商实现产品出口外销。跨境电商拓宽了“中国制造”的出海通道,把我们以前的弱项变成了强项。特别是进入2023年以来,提升通关效率、培育壮大海外仓、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运成本、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高质量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将进一步提振相关企业扬帆出海的信心。
同时,通过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落实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拓展外贸空间,促进国际产能合作,获得新的贸易增量。
对于中小外贸企业,我认为各地还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比如去年底开始,多地组织外贸企业商务包机赴海外,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这是一个好事情,出海“抢订单”的效果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外贸上的创新做法,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全球客户对中国商品的认可和肯定。
在贸易政策组合拳方面,我们还可以继续加大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实施更精准的出口退税政策,包括减税降费、出口信用加担保服务提升效率,以及社保政策的连带支持等。
另外,加大边境口岸城市对外开放的力度。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陆路口岸众多,边境贸易在对外开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边境贸易作为国际经贸及人文往来的基础形式,不仅是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的重要支撑。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免费哔哩哔哩b站肉片入口在哪:一款大家心心念念的免费观影神器。免费哔...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星空传媒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超多精彩视频等你来看!相关内容星...
《王者荣耀》2023情人节返场皮肤爆料王者荣耀2023情人节返场皮肤是什么?王者荣耀游戏中...
闪耀暖暖非凡套装不识君怎么得?近日闪耀暖暖有了许多全新的款式,此次不识君同样也是秦...
分手后男人越绝情越好挽回,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