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法海:康熙表弟,考中进士,当了兵部尚书,十四阿哥老师

发布时间:2023-09-10 14:38:03 发布人:hao168

历史上的影视剧很多,但其中总有几部让大众印象深刻。在这为数不多脍炙人口的影视剧中,《白蛇传》里许仙与白娘子的凄美爱情让无数人不免为其感叹。在剧中,不论是为爱情奋不顾身的白娘子,还是一眼万年的许仙,又或

历史上的影视剧很多,但其中总有几部让大众印象深刻。在这为数不多脍炙人口的影视剧中,《白蛇传》里许仙与白娘子的凄美爱情让无数人不免为其感叹。在剧中,不论是为爱情奋不顾身的白娘子,还是一眼万年的许仙,又或是不知情爱为何物的小青,里面的人物形象都让人对其印象深刻。但世人对其印象更改最大的,便是全剧里看似“拆散”有情人的法海。

由“普渡”到“自赎”

在由宋代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基础上,明清时期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进一步刻画人物,除在赞颂白娘子与许宣不顾礼教的爱情外,却也在侧面塑造出法海苦口婆心劝诫世人不要贪图美色的正面形象,甚至于在逻辑层面为法海的行为作更有力的支撑。

由白蛇修炼做成美艳女子的白娘子在船上便对许宣“一见钟情”,见到许宣时大胆向他诉说自己的爱意,此时的白娘子是刚刚修炼成人,完全用自己的眼睛看待这个她刚刚接触的,“人类的世界”,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白娘子是真诚的。

但就像白娘子在修炼时所交的妹妹小青一句话仿佛说清楚白娘子为何一眼就对许宣“一见钟情”:“白娘子爱你杭州人生得好。”在袒露自己的心意后,白娘子却并没有等到来自许宣同等的回应,封建的礼教让生药铺的许宣连白娘子的眼睛都不曾直视。

白娘子一心在意着许宣的生活是否如意,不顾枉法,随意盗窃官府的金银珠宝并赠与许宣,却最后害得许宣被官府判罪。如果说白娘子第一眼相中的就是许宣的面貌,那么后面的“水漫金山寺”便侧面印证了冯梦龙作告诉众人——美人的爱或许并非糖果,而更是毒药。

在法海察觉出千年蛇妖化作人形并在许宣身边时,便立志降妖除魔,白娘子为了逃脱法海的惩治,竟私自到李家并主动在许宣面前显出原形,扬言“满城变成血水”。最终代表封建正义的法海还是施法用钵盂罩住了白娘子,并把她镇在了雷峰塔下。

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法海虽然是白娘子和许宣二人感情的破坏原因之一,但他并非原动力,而法海的出现更是警醒众人,切勿贪图美色,否则将作茧自缚。法海的形象此时也是“普渡众生”的正面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个人物的形象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在《新白娘子传奇》中,不仅法海的隐含的形象转变为“自我救赎”,白娘子也从“勾引人的美艳妖精”变成“勇敢追求爱的女性”。《新白娘子传奇》中,法海一改从前“得道高僧”的设定,转而一位年轻的英俊男子,使得法海从外表上便贴近于万世之中的一个普通人。

面对白娘子,法海也并非如从前一般坚持,而是静观其变,任由白娘子与许仙取而代之是在意自己曾做过即将与白娘子发生冲突,并伤害到众多无辜百姓的“预知梦”,并滋生出心魔。为了消除自己的心魔,法海开始企图逆转,却最终还是与白娘子正面发生冲突,在这场对峙中完成“自我救赎”。

"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

可以说,有多少人认识白娘子,便有多少人知道“法海”,但实际上,“法海”并非只存在于影视剧和传说中,而更在现实里,唐代的法海禅师便是其中之一。

法海禅师的俗姓为裴,字文德,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济源地方裴村人。作为名门将相之子,裴文德自小便比旁人得到得多,但相对也会带来不可意料地“失去”。在自己父亲裴休担任宰相之时,皇子却患了恶疾,唐穆宗为他寻遍了大唐国土的名医,皆没有用。

为了为皇子添加福报,裴休主动将自己的儿子裴文德代替皇子出家,在密印寺里,主持灵佑禅师亲自为裴文德赐号“法海”,裴文德也正式拜入灵佑禅师的门下,成为一名虔诚的弟子。剃度后,世人都称他为“法海禅师”,而他的师傅灵佑禅师终日苦行,作为弟子,法海每日砍柴近三年时间,其间又为在寺庙中的众百名师傅师兄每日运送生活用水,有时实在支撑不住,言语之间便颇有抱怨。

在一次挑水中,水桶实在太重,裴文德大汗淋漓。在担着水桶去往各僧人所住的房间时,他想起自己作为宰相之子却要做这些重活累活,忍不住自言自语:“和尚吃水翰林挑,纵然吃了也难消”。这一语说完,此后每一餐各位僧人吃完饭肚子都很不舒服,饮食也不能消化。

众人都奇怪之余,灵佑禅师无意间得知裴文德曾说的话,便在法海禅师每日来其身边小餐时,都要在结束之余对他说上一句:“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自此,大众又恢复到从前的饮食状态,饮食也正常消化。法海禅师联想到自己曾经的小生抱怨后,深感羞愧,从此不再提自己曾是宰相之子,同时也更加沉稳,修身养性,每日苦行服务于大众。

众人眼中“法海”形象的转变

裴文德,法号“法海”,确有其人,而他也是众人眼中的第一位“法海”,他也确实居住于金山寺。金山一带传说很多,也被世人誉为“江南名声之最”,而从慈寿塔往北至法海洞处,是法海禅师苦行修炼之地,法海禅师也被称为金山的开山祖师。关于“水漫金山”,此寺庙也确实与蛇有些渊源:金山初始只是一片荒芜,来此的禅师也只能在山后的石洞内坐禅。

而传说在金山中确实有一条巨蟒,据世人口口相传,现如今内容已经变成那条害人的巨蟒费尽千辛万苦来到金山,常吐毒气,人触之即死,金山开山祖师中第一代禅师唐灵坦来到后便用法力将其压制,到法海禅师来到如今的白龙洞修行时,夜晚忽然感觉狂风大作,空中的气味有着浓重的血腥味。法海禅师抬头向洞顶看去,只见一条巨蟒盘旋于洞顶盯着法海,但法海却不畏惧怕,甚至继续盘腿打坐。

巨蟒一见,想袭击法海,却不料被法海禅师辛苦修行而成的道行所击退,可谓是“不攻自破”,由于畏惧法海禅师,害人的巨蟒便自己退却,住在金山一带的百姓都因此纷纷到金山寺添加香火,以感谢法海禅师对他们的庇佑。而后明清时期冯梦龙所著的《警世恒言》,也贴近唐代时期的“法海”的心怀天下的原本行为,可以说,这阶段的“法海”,一直都是经典的正面形象代表,深受人们敬仰。

自五四运动到如今,法海的形象逐渐“多元化”,不仅仅有心怀天下的正面形象,也有“邪恶形象”,随着五四运动以来反封建的需要,《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之间“人妖”冲破封建礼教选择爱情的举动让当时的人们以此为例,本来为礼教与苍生的法海也“变成”了一位封建势力的代表者。

“惟忠生勇,尔实兼之”

如同影视剧中有不同形象的“法海”,在历史上,除去唐代的法海禅师以外,在清朝,也有一位“法海”,但他并非禅师或高僧,而是正正经经名叫“法海”。

清朝的法海,出生于名门望族,年少聪慧,是有名的公子郎。而他的父亲,便是佟国纲,清朝一代名臣,康熙皇帝的亲舅舅。佟国纲自出生之时便身份显赫,为清朝的都统佟图赖长子,同时也是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哥哥。佟国纲一家族都在朝廷担任许多重要的职务,但佟国纲却也兢兢业业,守护自己的家园。

清朝曾无数次想要扩张自己的版图,1689年,康熙皇帝派遣使团前往尼布楚,与沙俄使臣谈判商定两国边界。在这一队使团中,众人以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为首要人员,佟国纲为第一辅助人员。在前往尼布楚为时几个月的日程里,众人本来便受尽苦楚,不忍前进。

在经过温达河时,由于当地一连几天的暴雨,导致河水高涨,人畜多被急流冲走,疲倦的使团难以前行,在汹涌的河水面前,众人都不敢迈出第一步。而佟国纲见此却不顾自身的安危,身先士卒,果断跳入温达河,游泳渡过,众人见此也纷纷模仿,这才成功渡河。

在即将抵达尼布楚时,使者纷纷怀疑尼布楚选择渡河后前往谈判地点的行为是否刻意刁难,佟国纲第一个站出来:“对方大河险峻,让我们渡河必然是想搓我们的锐气,但假若我们直接按照他们的要求毫不费力一般渡河到达,反而会挫杀他们的嚣张气焰。”也是因此,众人才不再犹豫。在中俄双方反复商讨边界问题的过程中,也是佟国纲从中周旋,七月份《尼布楚条约》正式签订,也是中外之间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1690年,在康熙皇帝的勃勃野心之下,佟国纲跟随康熙帝征讨噶尔丹。佟国纲虽然担任高级军事将领,但他并没有选择在帐篷内作战指挥,而是选择跟清朝的士兵一起冲锋陷阵,在与噶尔丹的战斗中,双方都杀红了眼,大炮轰炸,弹药不够便换长枪,长枪折了便赤身肉搏。

在与对方交手的一次战役中,佟国纲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康熙皇帝悲痛不已,被众人劝阻亲自迎接他的灵柩后便下旨为佟国纲举行国葬。由于尽心为国,正义勇敢,佟国纲在众人眼里的印象很好,尤其雍正皇帝对佟国纲的评价极高,“惟忠生勇,尔实兼之”。

康熙的表弟

比起自己的父亲佟国纲,法海显然并没有那么“优秀耀眼”,但法海作为康熙的表弟,因为外戚的身份一生也算是无忧无愁,快乐自在。更何况作为佟国纲的儿子,法海算是三个儿子中最出色的。

1671年,法海出生,有着自己父亲光环的影响,法海从小便很喜欢读书,小小年级便已经懂得了很多同龄人也不理解的“治国之道”。在法海23岁时,在很多人一生或许都只能停留在举人的名衔上时,他不靠自己的皇帝表哥,不靠自己的家族,更不靠自己的父亲,而是凭借自己奋笔疾书和寒窗苦读成功考入了进士,成为父亲佟国纲的骄傲以及全京城人的钦佩。

考中进士后的法海,从此仕途平顺,甚至曾担任过朝廷的兵部尚书,最后成为了康熙皇子们的启蒙老师,为未来的亲王与储君“传道授业解惑”。他教授的皇子里,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最为有名,法海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用自己的“仁爱之心”与“满腹才华”教导了两位有才华,有能力的皇子。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