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种业之都”:育种在京,制种用种在外

发布时间:2023-09-11 10:51:44 发布人:hao168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 王颖)9月11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开幕。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北京种业的育种、制种、用种产业链,逐步呈现出“育种在京,制种、用种在外”的显著特点。9月11日,第三十届中国北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 王颖)9月11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开幕。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北京种业的育种、制种、用种产业链,逐步呈现出“育种在京,制种、用种在外”的显著特点。

9月11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开幕。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育种在京,育种的主体和资源主要在北京,北京的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农业农村部重点推介的优良品种中北京有43个,居全国首位。制种在外,北京种业企业在京外的制种面积达到104.3万亩。用种在外,北京优良品种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京牌的玉米、小麦、水稻品种分别占全国的18%、10%、5%,“京科968”成为全国玉米第三大主推品种(年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大白菜(“京研”系列)、西甜瓜品种分别占华北地区的52%、60%;京牌的肉种鸭、蛋种鸡、牛冻精占全国的80%、58%、35%,鲟鱼、宫廷金鱼种苗占全国的70%、50%。

“经过多年探索,北京种业产业链呈现出‘育种在京,制种、用种在外’的显著特点,同时形成了种业创新资源雄厚、创新成果丰硕、头部企业集聚、创新环境优化‘四个优势’。”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陶志强表示,“这些发展成果,主要得益于近年来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创新基地提升、种业创新环境优化‘五项行动’的有序推进,接下来将从加强顶层设计、组织联合攻关、强化支撑保障、优化管理体制‘四个层面’,全面推进‘种业之都’建设。”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业管理处处长王以中表示,近年来北京“种业之都”建设步伐加快、深入推进,已经初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种业创新资源雄厚,集聚了全国最多最强的种业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涉农科研院所(12个)占全国超1/4、作物“双一流学科”占全国1/3、农业领域院士数(48人)占全国近1/2,位居全国第一;保存了全国数量最多的种质资源,拥有16个国家级保护单位、保存401.8万份,21家市级保护单位、保存9.2万份。二是种业创新成果丰硕,Cas12i和Cas12j两把基因剪刀、杂交小麦技术世界领先,首次创制了西瓜基因图谱库,建成全球最大的玉米DNA指纹库;2022年北京育种发明专利授权359件、居全国首位,通过国家审定品种147个、居全国第二位,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55件、居全国第三位。三是种业头部企业集聚,北京市共有种业企业1918家,有31个企业和机构入选国家种业振兴阵型企业,农作物和畜禽方面入选企业居全国首位,农作物种业企业年销售额75亿元、约占全国10%,全年企业研发投入6.5亿元、研发投入比为10.4%;“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0家,约占全国8%;外商投资企业10家,占全国的30%。四是种业创新环境优化,《北京市种子条例》《北京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相继颁布并有序施行,吸引了全球前10强种业企业在京设立分支机构,布局建设了平谷、通州、延庆和南繁四大种业公共服务平台。

为了持续打造“种业之都”,北京市2022年专门出台了《北京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统筹推进“4520行动”,即围绕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花草四大种业,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创新基地提升、创新环境优化五大行动,落实二十项重点任务。各项行动和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动北京种业振兴。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以大会为新契机、新起点,瞄准种业育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继续加大全市种业振兴的步伐。其中,对标产业发展需求、聚焦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北京将研究建立长期稳定的市区两级种业投入机制,持续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力度,深入实施北京鸭、北京油鸡、宫廷金鱼、鲟鱼4大类16个品种的畜禽水产特色遗传资源保护政策,抓紧制定种质资源定期更新制度。此外,北京还将深入推进平谷畜禽种业创新示范区、通州农作物种业创新示范区、延庆林果花草蜂药种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加强通州、平谷、顺义、昌平、延庆等区种业科研育种基地的统筹管理与保护使用,支持31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深化开展知识产权专项保护行动,维护公平公正的种业创新环境。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