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手中大将,为何都不太行?张治中曾说:因为何应钦

发布时间:2023-09-11 15:19:30 发布人:hao168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蒋介石最得意的身份就是黄埔军校的校长,他经常把这个头衔挂在嘴边。对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蒋介石一直都是非常照顾的,会将他们视作是自己的嫡系。甚至蒋介石还从黄埔军校的教官中挑出了几个最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蒋介石最得意的身份就是黄埔军校的校长,他经常把这个头衔挂在嘴边。对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蒋介石一直都是非常照顾的,会将他们视作是自己的嫡系。

甚至蒋介石还从黄埔军校的教官中挑出了几个最看重的,给他们委以重任。

这些人很快飞黄腾达,成为了国民党内知名的将领和蒋介石的心腹,比如刘峙、顾祝同、陈继承、钱大钧等都是典型。然而蒋介石的眼光却不怎么样,他选的这些人皆是庸才,能力严重不足。

对于这一点,著名将领张治中曾经评价过,委座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是因为被何应钦这个蠢材给坑了。为什么张治中会认为何应钦需要对此负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张治中

想要搞清楚这一点,就需要了解何应钦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蒋介石以及黄埔军校之间的关系。

何应钦这个名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他在历史课本中多次被提到,比如与日本华北驻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秘密签订了《何梅协定》。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何应钦是国民党内对日绥靖的代表。

当然,何应钦之所以这么做,更多是因为要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其本人一度曾经是蒋介石的心腹之一。

何应钦1890年出生在贵州兴义市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他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出色的,凭借极其出色的成绩一路进入高等学府。

何应钦

最难得的是,何应钦在清政府举办的统招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获得日本留学的资格。

之后,何应钦被安排到日本的振武学校,后者在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名气,培育出不少知名人物,比如蒋介石就是比何应钦大一届的同校学长。

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何应钦还加入了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可见他与蒋介石确实渊源极深。

从日本军校毕业之后,何应钦选择回到了老家贵州。像他这样留学过日本的精英人物在当时是颇为稀少的,因此何应钦回家后不久,便得到了黔军大佬王文华的青睐。

后者屡次三番试图将何应钦纳入门下,最后更是把如花似玉的妹妹介绍给对方。王文华的妹妹王文湘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大美女,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何应钦对其一见钟情,最后顺利结为夫妻。

何应钦

建立了如此亲密的关系后,何应钦自然全面倒向了王文华,还通过“民九事变”帮助王文华战胜了黔系军阀的另一位大佬刘显世,掌握了黔军大权。

不过,刘显世很快就卷土重来,先是派人将王文华暗杀,接着又把何应钦从黔系军阀中赶出。

失去了好不容易建立的根基之后,何应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寄人篱下,做些闲职。一直到1924年1月,他终于等到了转机,重新走上了高官厚禄的康庄大道。

因为就在这一年,国共合作正式开启,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建立一座专业的军事训练院校,他将筹备工作交给蒋介石和廖仲恺负责,而这所专业的军事训练院校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

军校

在黄埔军校筹备的过程中,蒋介石等人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因此,他们想尽办法,四处延揽人才。

而此时的何应钦恰好就在广州,他不仅有过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还是蒋介石的校友,并且还加入过“同盟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何应钦都是最适合去黄埔军校执教的人选。

蒋介石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派人邀请何应钦来执教,并专门抽出时间接见了对方。这次“面试”是非常成功的,何应钦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印象。

“面试”结束后,蒋介石毫不犹豫地将这位学弟提拔为黄埔军校的副总教官。

蒋介石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何应钦一直表现的兢兢业业,把蒋介石交给的任务都完成的漂漂亮亮。

此时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基础并不雄厚,因此他很快把办事得力的何应钦视作心腹。

在黄埔军校筹备的过程中,广东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叛乱,蒋介石不得不选择带兵平叛。于是他就把筹备军校的工作交给了教务处长王柏龄和副总教官何应钦负责。

然而,王柏龄在处理实务上的能力非常差劲,而且他也不愿意被工作所累。因此黄埔军校的实际筹备工作其实都是何应钦完成的,尤其是师资力量的选择更是他一手包办。

何应钦

何应钦很清楚,要想把黄埔军校办起来,建立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他对这项事务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选择适合的老师。

最后,何应钦采取了一个简单直接的办法,那就是拉拢留日士官生以及保定陆军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毕竟当时中国军校基本使用的都是日本的教材,所以留日士官生可以无缝衔接。而保定陆军学校是当时北方最好的军事院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最关键的是,蒋介石是从这里毕业的。

蒋介石

何应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同学钱大钧,后者不仅在日本留过学,还在大本营做过参谋长,与何应钦共事过一段时间。

最重要的是,钱大钧还是保定陆军学校的毕业生,有着庞大的人脉资源。

因此,何应钦第一时间便说服钱大钧加入黄埔军校,随后利用后者招揽保定陆军学校的优秀毕业生。陈继承、刘峙、顾祝同和蒋鼎文等人都是这样被招进黄埔军校当教官的。

而这些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国民党中的庸才将领,如此看来,他们能得到重用确实与何应钦关系密切。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张治中将军的话是准确无误的?

何应钦

实事求是地说,张治中的评价其实带着点“为尊者讳”的意思,他的这番话本质上还是为了给蒋介石开脱,这些庸才会得到重用,虽然与何应钦颇有关联,但归根结底还是蒋介石的原因。

道理也很简单,当时何应钦一共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几十个人才进入黄埔军校执教。刘峙、顾祝同等人虽然位列其中,但并没有被何应钦特殊照顾。这些人之后能够在国军内部飞黄腾达,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

如果是正常的选拔,这些人未必能够胜过那些优秀人才,但他们偏偏以各种“非正常手段”得到了老蒋的认可。

比如钱大钧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单纯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好字,得到了附庸风雅的老蒋青睐。

何应钦

单独因为“字”好,就对钱大钧委以重任,并最终将其提拔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这就是老蒋的选人之道。用这样的思路来挑选将领,不出现庸才反而不正常。

无独有偶,蒋介石重用陈继承的原因听上去也有一点儿戏。据悉,某次蒋介石在参观黄埔军校的时候,在教官的宿舍里发现了一本《曾胡治兵语录》。而这本书恰好是蒋介石非常喜欢的一本兵书,在爱屋及乌之下,他提出要见见这个军官。

而这本书的所有者正是陈继承,据悉他当天晚上和蒋介石聊了很久,聊得非常投契,尤其在一些重大军事行动的见解上更是完全一致。

第二天蒋介石便把陈继承任命为军校的第二营营长,之后更是将其视作心腹,一路提拔到高位。

何应钦

不可否认的是,陈继承、钱大钧等人都是有一定才华的,至少在军事理论上表现很不错,经得起何应钦和蒋介石的考验。

但蒋介石并没有真正考察过他们在战场上的本事,就贸然对其重用,自然就会出现漏网之鱼,让一些不适合战场指挥的“混子”进入军队的高层。

回过头来看,何应钦选这些人做黄埔军校教官是没问题的,毕竟他们的军事理论很扎实。而这些人后来会成为国民党高层,都是获得了蒋介石的青睐,张治中将锅完全甩给何应钦是有失偏颇的。

何应钦

晏子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叫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指的是同样一个事物,所处环境不同,表现也会不同。

这一点放到国军内部也是一样的,其实何应钦选择的钱大钧、蒋鼎文、刘峙以及顾祝同等人在军校的时候能力都非常出色,各门课程都获得了极高的分数,刘峙更是一度获得了“英勇善战”的评价。

而他们后期之所以泯然众人矣,除了能力所限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国军内部的风气实在糟糕。不仅内部纷争不断,各部之间彼此猜疑,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有名将之姿也很容易被彻底腐蚀。

国民党

事实上,国军内部不乏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亮眼的将军,他们在当时相对艰苦的环境下多次取得胜利。而这些人中有不少在解放战争时期都迅速堕落,最终一世英名尽毁。

而且国军内部的这种糟糕氛围还影响到了底层的士兵,导致他们的战斗力也大幅下降。

优秀的将领还要有出色的部队来搭配,否则指挥再好也很难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国军

由此可见,张治中将军的评价还是带着替蒋介石开脱的味道,这件事上何应钦确实有一定的责任,但问题的源头却不在他。

如果蒋介石能够按照正规的流程提拔将领,通过实战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那庸才上位的情况很可能就不会出现。

事实上,国军的失败是整体的失败,因为国民党内部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一点并非是选择英勇善战的将领就能改变的。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