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明郑曾进行多次招抚,三藩之乱后决议以军事手段解决

发布时间:2023-09-13 14:18:44 发布人:hao168

清朝平息吴三桂之乱历时8年,付出了重大代价。然而,它所获得的成果远远超出了所受的损失。这一历史结局的深远意义就在于,清朝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统一。在解决“三藩”的问题后,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就提到了康熙

清朝平息吴三桂之乱历时8年,付出了重大代价。然而,它所获得的成果远远超出了所受的损失。这一历史结局的深远意义就在于,清朝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统一。

在解决“三藩”的问题后,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就提到了康熙皇帝和诸王贝勒大臣面前。于是,圣祖乘战胜吴三桂叛乱之余烈,迅即决策攻取台湾,责成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作为全军统帅,立即着手筹划与实施进军事宜。

郑成功的功绩

顺治末,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抗清连遭挫折,又与南明永历政权失去了联系,遂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挥师渡海向台湾转移。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荷兰殖民者向郑军投降,交出台湾。自此结束了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揭开了郑氏统治台湾的新史篇。

郑成功转移到台湾,目的是绝不降清,不做它的臣属,忠明到底。他有多次投向清朝的机会,其父郑芝龙背弃南明隆武政权,投降了清朝,而清朝则利用父子之情,以父胁子,招诱郑成功投降。

从顺治九年(1652年)至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遣使与郑成功举行了三次谈判。清赐封他为海澄公,又让出泉州、漳州、惠州、潮州四府地给郑成功部队驻扎。条件优越,而郑成功始终坚持不剃发,遂使三次谈判以破裂而告终。其父郑芝龙流徙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圣祖即位后,将郑芝龙处死。

郑成功入台不久,于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初八日病故,时年仅38岁。他短暂的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组织与统率南明军抗击清军,轰轰烈烈,战绩辉煌。矢志忠明,即使父亲被囚,将被处死,亦不动摇。入台湾,仍奉明祀,至死不改。姑且不论其忠于一个腐败而行将灭亡的南明小朝廷是否忠贞,但其节操确实令人景仰。

二是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开创中华民族反抗西方殖民主义斗争之先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不愧民族英雄的称号。

郑氏统治的衰落

郑成功去世后,郑氏集团不幸发生夺权的流血斗争。郑成功的部将黄昭、萧拱宸奉其弟郑袭为“东都主”。此时,郑成功之子郑经驻守厦门,闻讯后,急忙率军自厦门赴台,捕杀黄萧,继承了其父延平郡王的权位。郑经主政后,大力垦荒,主要是军队都垦荒种地,增加粮食生产,发展手工业,从事海上贸易等。台湾地区得到开发,面貌焕然一新。

在吴三桂发动叛乱时,郑经派人与耿精忠联络,派遣军队在福建沿海登陆,攻城略地。但耿精忠很快“反正”,郑经孤立无援,亦遭失败,退回台湾。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氏政权所固守的金门、厦门被清军收复后,再也无力反攻了。

郑经回到台湾,不理政务,沉湎于酒色,以“嬉游为乐”。他的岳父冯锡范乘机窃取权力,主宰一切。这预示着郑氏政权正走向衰落。

清朝对郑氏政权的政策,未去台湾前,主要采取招抚之策,欲不战而得。郑氏去台湾后,双方有大海之隔,而台湾孤悬海中,限于当时的航海技术,满洲八旗视大海如天堑,即使汉兵亦不熟海上作战,无法接近台湾,更谈不上军事进攻了。所以,郑氏政权能够长久坚持。

几次招抚的失败

清朝始终不放松对郑氏政权的警惕,时时感受到它的威胁,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严加封锁,切断台湾与大陆的任何联系。在郑成功转移台湾前,清朝已实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海。因为郑成功活动在东南沿海地区,当军事失利时,即转移海上,而且沿海岛屿亦成其集散之地。实行海禁,从经济上加以封锁,使其坐以待毙,但收效不大。

清朝对郑氏政权实施招抚与军事进改交替进行的政策。顺治十八年(1661年)闰七月,清朝颁布《招抚郑成功部下建功来归诏》、主要内容有:凡郑成功部属,有能“生擒郑成功,或斩其首,或擒其妻子,或自领部曲,或招贼党羽来归,不惟赦其前罪,仍一体对待,各得封赏。”

郑成功死后,过了两个月,即当年七月,清朝趁机招抚,由靖南王耿继茂和总督李率泰实施。两次派人前往厦门,劝说郑氏归降。以后,清朝又屡次遣使赴台,表明朝廷招抚与优待之意。但是,郑氏始终坚持不剃发,不登岸,只称臣纳贡。郑氏仅在政治名分上附属于清朝。而清朝视台湾为国家的一部分,予以拒绝。因此招抚又以失败告终。

招抚的政治效应

清朝的招抚政策实际上在郑氏政权的广大官兵中产生了巨大的效应。郑成功在世时,由于不断发生内讧,促使其部分将士响应清朝的呼吁,不断投向清朝,著名将领施琅、黄梧等,就是在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十三年(1656年)先后降清的。郑成功去世以后,内部争权夺利,甚至不惜残杀,促使更多的将士投向清朝。

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郑氏家族郑泰(郑成功从兄)之弟郑鸣骏、其子郑缵绪及将领忠靖伯陈辉、左武卫杨富、左虎卫何义、都督杨来嘉、参军蔡鸣雷等“文武大小共四百余员,船三百余号,众万余人”,至泉州港降清。十月,郑成功之弟郑袭降清;定国公郑鸿逵之子郑耀吉和郑芝豹生母黄氏及家眷、家丁共775口自金门前往福建降清。

康煕三年(1664年)正月,援剿右镇林顺统领所部在镇海卫归清;二月,南澳守将护卫左镇杜辉在揭阳港降清,还有总兵翁多球率兵民6万降清。三月,郑经的大将五军戎务左都督周全斌统众从漳浦镇海卫投清;另一大将永安伯黄廷自漳浦、云霄投清;接着,如周宽、杨沣、周珍等一大批将领率兵民3.6万余人先后降清。

从康熙元年(1662年)到康煕三年(1664年),郑氏降清的文武将吏共3985人、食粮饷兵40962人、归农者64230人、眷属人役共63000人,大小船只900多只。郑军共40万人,降清者已达四分之一。

在三藩之乱期间,郑军登陆,占据了福建部分地区,后遭失败,又退回台湾。在郑军失败过程中及失败后,约康熙十六年(1677年)至康煕十九年(1680年),大批郑氏官兵将吏降清,据学者统计,先后有30多起,降清人数在10万人以上。

郑氏将吏士卒以及所属百姓,持续不断地投向清朝,无疑削弱了郑氏政权的实力。如此之多的人包括郑氏家族中的要人降清,自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陷入困境,生计艰难,以投清为生存之路。相当一部分人不愿远离故土,不想涉险过洋,或不愿迁台,只有归清才解脱了眼前的困境。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郑氏政权内部分裂,不团结,尤其是郑成功行事专横,顺者昌,逆者亡,驭下苛刻,受到伤害的部将被迫离他而去。如施琅遭到郑成功迫害,其亲人被杀害,他本人性命几不保,死里逃生,投归清朝得到重用。后来,正是施琅率师灭掉郑氏政权。

继郑成功之后,郑经论才能远逊其父,生活却腐化,不能服众,导致许多将领另谋生路。尽管郑氏实力一再自相削弱,却能维持多年,全凭大海之险。否则,早就不复存在了。

清朝无法招抚郑氏政权回归,决定不再招抚,以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对郑氏政权的分化瓦解,力图招抚郑氏部属归清,则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郑氏将吏及兵士降清的特别多。

缴抚并用的失败

清朝决定对郑氏政权不再招抚,正是索尼等四辅臣辅政时期,他们试图攻取台湾,有过两次出师之举:一次是在康熙三年(1664)十一月,命福建水师提督、靖海将军施琅统率舟师,攻取台湾。行至洋面,遭遇飓风,被迫回师。

另一次是在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施琅再次受命,统师征台湾,驶入外洋,为狂风暴雨所阻,又是半途而废。军事进攻不成,再改为招抚。

康熙六年(1667年),四辅臣决策,派遣总兵官孔元章两次赴台招抚。双方分歧甚大,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清朝招抚,再次失败。康熙七年(1668年)初,圣祖下达旨意,召施琅进京,面陈进兵台湾大计。其中说:渡海进军台湾“关系重大,不便遥定。著提督施琅作速来京,面行奏明所见,以便定夺”。施琅进京后,圣祖授予内大臣之职,以备将来进军之用。

施琅其人

施琅祖辈世居福建晋江衙口,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早在青少年时投军于郑芝龙,历任游击、副总兵、佥都督左冲锋等职,后转入郑成功部,在抗清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因而受到郑成功的器重,授为左先锋。后由于意见分歧,加上个性倔强,互不相容,两人遂反目为仇。

郑成功竟逮捕施琅,欲置之于死地、幸诸将暗中相救,施琅得以脱身,而他的父亲和弟弟则被郑成功杀害。郑成功处理不当,逼得施琅只有投靠清朝。他在清军中勇敢善战,一再立功,从副将晋升总兵官,再晋升为水师提督。他与郑氏有杀父之仇,这使施琅时刻想着报仇,不断向朝廷献计献策,必欲征台灭郑氏。

施琅入京师任内大臣,征台之议暂时搁置,他还是不断宣传他的征台主张,让朝中诸大臣乃至圣祖了解他。他任内大臣长达13年,此间发生了吴三桂之乱,郑经率军登陆,在福建沿海攻城略地。施琅密切关注,不时地提出建议。

出兵的时机

平息吴三桂之乱,撤除“三藩”后,解决台湾郑氏政权长期割据的问题已提到圣祖的面前。一个有利的因素是,台湾郑氏政权发生内乱,这是进兵的大好时机。原来,就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突然死亡,其长子继承王位,为争权而互相残杀。

郑经的岳父冯锡范欲长久独擅大权,力图排挤掌兵的陈少华。陈氏为郑经长子的岳父,冯用计解除了陈氏的兵权后,长子受到孤立。于是,冯锡范与郑经诸弟策划,发动政变,将长子缢杀,立郑经次子郑克塽为延平王。

郑克塽年仅12岁,一切权力都归冯锡范。同时,又有刘国轩参与争权,明争暗斗,后果十分严重。正如施琅所指出:“今刘国轩暴戾操权,动辄杀戮,以威制人,谁肯为几肉!”他还提到刘国轩“恃武妄杀,稍有隙缝,全家屠戮,人人思危”。

但朝廷对征台灭郑,大臣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一部分反对动用军队征台,以为刚刚平息吴三桂之乱,天下初定,不宜再开兵端,在福建的一些封疆大吏尤其反对武力统一台湾,以水师提督万正色反对尤力,他断然说:“台湾断不可取!”还有一些认为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有些甚至怀疑施琅的忠诚,断定他征台湾,“必叛”无疑。

以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为主的主战派力主趁机攻取台湾,永绝后患。他们力保施琅可当大任,因为他与郑氏有世仇,其心可保;熟悉海上情况,又有谋略,威震海上。

圣祖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终于决定下达了进军台湾的命令,正式任命和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委以全权,统率大军取台湾。

招降台湾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统领水师2万余人、战船300艘,自铜山出发,浩浩荡荡,直趋台湾的门户澎湖列岛。

澎湖对台湾极为重要,如同门户或屏障,澎湖一失守,台湾无险可依,指日可下。施琅在取得一次小胜后,及时向郑氏政权派使劝降施加压力。刘国轩等见大势已去,遂放弃抵抗。他派兵胁迫郑克塽、冯锡范向清朝投降。郑、冯没有别的选择,就上表求降。

施琅不战而胜,接受郑氏改权归降。八月,清军登上台湾岛,“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郑氏统治集团腐败已不得民心,而清廷的统一之举受到了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

自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氏在台湾维持了22年的统治。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将台湾收复,有大功于中华民族,彪炳史册,但其子孙及统治集团坚持割据,实质上是在分裂祖国。之所以没有成为事实,关键在于圣祖的远见卓识,他视台湾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决不放弃台湾,坚决进军收复。

施琅连篇累牍地上疏,表述其收复台湾的抱负,阐明其重要意义,这对坚定圣祖的信念并做出决策,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施琅勇于承担历史重任,不惜冒生命危险,换来了台湾回归的伟大胜利。

台湾回归后,清廷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设三个县即台湾、诸罗、凤山等,隶属福建省管辖。在这里驻兵8000人,设总兵一员、副将2员,在澎湖也设兵2000驻防。在台湾设治、驻兵、派官等,这就把台湾比同祖国内地一样,真正置于清朝的统一管辖之下。

清朝收降郑氏和台湾,标志着中国完全实现了统一,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也是清入关40年来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