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你的人脉关系总是很差?因为你总是少做一件事

发布时间:2023-09-14 12:19:01 发布人:hao168

为何你的人脉关系总是很差?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反思这个问题。人脉关系总是很差,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一点,晚清名臣曾国藩直到47岁的时候,才真正悟到了其中隐藏的奥妙。其原因就是:因为你总是少做一件事。这是曾国

为何你的人脉关系总是很差?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反思这个问题。

人脉关系总是很差,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一点,晚清名臣曾国藩直到47岁的时候,才真正悟到了其中隐藏的奥妙。

其原因就是:因为你总是少做一件事。这是曾国藩用教训换来的经验。

曾国藩在官场上的人脉关系网络,分为两个阶段:在他47岁之前,人脉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但是,在47岁之后,他的人脉关系十分和谐,如鱼得水。

原因何在?

我们先来看曾国藩的人脉关系到底惨不忍睹到了什么地步。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此时的曾国藩43岁,在太平军从广西北上,一路势如破竹的情况下,曾国藩奉朝廷的命令,以一名丁忧在籍的侍郎身份,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开始组建湘军。

曾国藩是正二品高官,而且,一直在京城工作,是朝廷重臣,他到了地方后,骨子里自然有一丝清高,因此,他在组建湘军的时候,是绝不能让地方官员插手的,即使是湖南巡抚骆秉章,他也写信要求骆秉章不要插手他的事情。

正是因为曾国藩有一丝高傲,让他很不受湖南地方官吏们的喜爱,在湖南提督鲍起豹的为难下,曾国藩不得不从长沙辗转到衡阳练兵。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春,曾国藩在靖港被太平军打败后,他的人脉关系更是落到了低谷,湖南官场上的官吏们,不但对他冷嘲热讽,甚至要向朝廷上折弹劾他。

这还不算什么,曾国藩到了江西后,更是受到江西官员们的排挤。

当时,江西巡抚是陈启迈。曾国藩和陈启迈是同年进士,两人一同在翰林院实习三年,按理说,他们两人的关系应该不错。

但事实上,两人几乎是水火不容,陈启迈想指挥曾国藩,而曾国藩却又觉得陈启迈并无什么本领,因此,根本不听他的调遣,为此,整个江西官场上都和曾国藩为敌,拒绝给予他粮饷支持,让曾国藩一度陷入困境之中,差点就被太平军围困。而他也因为父亲病逝,不得不回家守孝,从而被朝廷剥去兵权。

这些经过,无论在《曾国藩家书》,还是《曾国藩日记》中,都有详细记载。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曾国藩在47岁之后,人脉关系如鱼得水,得到改变呢?

正是因为曾国藩受到地方官员们的掣肘,而朝廷又不给予他实权后,他这才从《庄子》等古籍中,悟到了人脉关系差的真相,那就是他总是少做了一件事,即:经营。

人脉关系也是需要经营的。无论再好的关系,如果不去经营,慢慢就会变得疏远了。

为此,曾国藩在家守孝一年多时间后,再次接到朝廷的命令,让他出山去和太平军作战的时候,他立即开始经营自己的人脉关系:

一是给各地的封疆大吏们写信,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二是给自己的手下将领们写信,对他们表示感谢;三是从长沙到江西途中,一路拜访地方官员,与地方官员们座谈,希望对他提出意见和建议。

曾国藩的谦卑态度,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也让他的人脉关系逐渐好转起来。

从此以后,曾国藩无论是筹集粮饷,还是调兵遣将,都变得异常轻松,也让他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最终做到了封侯拜相的位置上。

经营人脉,其实就是抓住不同人的不同心理需求,从而充分满足其自尊心。当我们能满足一个人的自尊心的时候,就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和认可。曾国藩这种经营人脉的方法,在《学会曾国藩的心理操纵术,认人识人只需3秒钟》专栏中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订阅、购买。有时,在迷茫中,学一点曾国藩的智慧,就会豁然开朗。#百度知识荐宝节#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邦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