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山之战时整体局势对南明不利,叛徒告密更使吴三桂侥幸逃脱

发布时间:2023-09-14 19:23:41 发布人:hao168

顺治十六年(1659年)2月21日,南明永历朝廷中的擎天一柱、晋王李定国集结了自己身边的百战精锐,在磨盘山(现在的高黎贡山)精心设下三道埋伏,准备伏击清军,一举消灭紧追不舍的吴三桂所部清军。可惜的是,

顺治十六年(1659年)2月21日,南明永历朝廷中的擎天一柱、晋王李定国集结了自己身边的百战精锐,在磨盘山(现在的高黎贡山)精心设下三道埋伏,准备伏击清军,一举消灭紧追不舍的吴三桂所部清军。

可惜的是,由于叛徒泄密,吴三桂没有进入伏击圈,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吴三桂为何能够如此幸运地逃过这一劫呢?让我们深层次地分析一下原因吧:

大势所趋。当时的战争态势对南明永历朝廷极为不利

顺治八年(1651年)南明永历朝廷在孙可望的主持下,对清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南明军队一路获胜,攻取了四川、湖南、广西等地,打得清军闻风而逃。其中尤其以李定国的桂林、衡阳两次战役最为著名。史书记载“逮夫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以大西军为主的南明军队在大反击中展现出强劲的战斗力,一度打得清军晕头转向,清廷甚至已经决策放弃西南七省,准备与南明永历朝廷划江而治。

可是,南明主政的孙可望在巨大的胜利面前,利令智昏,私欲膨胀,妄图自立为帝。这引起了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的强烈反对,最终酿发了南明内部的一场大内讧。

由于孙可望倒行逆施,尽失人心,他在这场内讧中惨败。羞怒之下,孙可望投降了清军。他把南明永历朝廷的一切军事部署都告知了清军,并且,孙可望亲自带路,引领清军进攻大西南反清基地。而孙可望降清以后,李定国成为永历朝廷的主政者。但是李定国虽然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在内讧结束之后,李定国未能安抚优待孙可望的旧部将士们,对他们采取了歧视的态度;同时,李定国对善于安抚将士、深得军心的大将刘文秀深为猜忌,对刘文秀极为打压排斥。结果导致南明军队军心混乱,士无斗志。

政治上,李定国继续重用奸佞马吉翔,未能很好地治理朝政,重振朝纲。

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分兵三路,从湖南、四川、广西出兵,发动攻击。而李定国此时却在忙于整肃内部,讨伐云南的孙可望旧部;他还把在贵州、四川的前线将领刘文秀等人全部调回昆明,致使前线明军失去了领导核心。在清军攻过来的时候,前线明军因为没有了将领指挥,所以就一触即溃。清军基本上就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占领了湖南、贵州等大片地区。

眼看形势危急,大将刘文秀建议永历皇帝迁都四川,整合四川、湖南的南明军队,重振军威。可是,马吉翔却撺掇李定国向滇西撤退。李定国考虑到四川、湖广一带的明军都不是自己的嫡系,因此,就采取了马吉翔撤往滇西的意见。

永历朝廷的官员们听说了撤往滇西的消息,很多人都认为大势已去,前途渺茫;于是纷纷脱离朝廷,另寻出路了。余下的官员也大多在心理上动摇了。在磨盘山出卖机密的文臣卢桂生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萌生了叛逃之意的。

事机不密,军事计划竟然被文臣卢桂生获悉,出卖给了清军

永历皇帝及李定国在仓促撤往滇西的途中,兵力并不多;而清军在吴三桂的督促下,一路马不停蹄,穷追不舍,使李定国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李定国集结了身边所有的百战精兵,选择在磨盘山地区伏击清军。

李定国作为卓越的军事统帅,他对敌我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判断,制定的伏击计划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可惜,百密一疏。如此重要的作战计划,李定国竟然毫无保密意识,就连身为文臣的南明大理寺少卿卢桂生都对这一军事计划了如指掌。

卢桂生眼见永历朝廷一路撤向边境地区,自觉前途无望,心里早已决定要投降清军。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正好拿来作为投名状,到清方去邀功请赏,换取荣华富贵。

由于卢桂生的告密,即将进入伏击圈的吴三桂立即停下脚步,对明军发起猛烈攻击。

伏击战变成了遭遇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杀,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结果是明军、清军都伤亡惨重,各自撤出了战斗。

此后,清军心有余悸,再也不敢对李定国发动追击了。而李定国麾下的百战精锐也损失殆尽,从此再也没有力量对清军发起大规模的反击了。

吴三桂能够在磨盘山逃过一劫,主要是因为永历朝廷逃往滇缅边境,文武官员感到前途渺茫,心理动摇。在此心境之下,文臣卢桂生决定投降清军,另寻出路,就携带机密作战计划投降了清军。卢桂生的叛变投敌,使吴三桂洞悉了李定国的伏击战略,他及时让清军停止了行军,没有进入明军的伏击圈。否则,吴三桂一定会在磨盘山一役中全军覆没的。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