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被人称“贤王”,为何引来父亲康熙的厌恶和哥哥雍正的报复?

发布时间:2023-09-14 19:24:07 发布人:hao168

胤禩的贤,并不是真正的贤。他所表现的贤,只是对于王公大臣的“贤”,而不是对黎民百姓的“贤”。他的贤不是对天下的,而是对朝堂的。胤禩之所以“贤”,是因为他想夺嫡,是因为他想要皇位。他需要用那个所谓的贤、

胤禩的贤,并不是真正的贤。

他所表现的贤,只是对于王公大臣的“贤”,而不是对黎民百姓的“贤”。他的贤不是对天下的,而是对朝堂的。

胤禩之所以“贤”,是因为他想夺嫡,是因为他想要皇位。他需要用那个所谓的贤、仁来招揽朝堂的文武百官,来打造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只有这样,他才能和太子争,才能和大阿哥争,才能和四阿哥斗。

但凡事都有好坏的一面,胤禩的确是靠着自己特意打造出“贤明”替自己招揽了一大批效忠于自己的文武官员,让自己在夺嫡的这场战役中占得先机。可也正因为如此,他那势力庞大的团体最终也就引起了康熙的忌惮和厌恶。

早年间,胤禩可是很得康熙的宠爱,17岁时,就被册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一位。此后,胤禩又多次受康熙指派,时常出塞与皇三子胤祉一同办理政务,同时帮助裕亲王福全料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等事宜。此后,在太子胤礽被废后,胤禩就被任命为内务府总管,执掌皇宫皇家一应大小事务。

但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早年间,胤禩虽的确很得康熙的宠信,可康熙始终是帝王,在他的眼里有些时候真的是皇位大于亲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得知看相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后,他就觉得胤禩有了夺位之心,于是就当着众皇子的面,在乾清宫怒骂他:“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党羽相互勾结谋害胤礽”,要将其锁拿治罪。再之后,康熙又得知胤禩听闻张明德说他必大贵事后,居然不奏闻,于是又是大怒,下令革去胤禩贝勒爵,降为闲散宗室。

由上可知,康熙真的很是无情,就因为相士说胤禩必定大贵而不上报,他就要治他的罪,就革去他的爵位。当然,这还不是康熙最绝情的事情,绝情的事还在下面呢?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本来是想复立胤礽为太子的,而且他也认为群臣都明白他的用意,于是他就公然的下诏让群臣于诸阿哥中选立一人为新太子,且一定会听从大家推举的建议。

可最后让康熙万万想不到的是,群臣推举的居然不是胤礽,而是胤禩。当时,朝中重臣如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皆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此时,康熙眼见朝中重臣居然一大半都支持胤禩,他开始恐惧,开始忌惮,此后他虽然复封胤禩为贝勒,但却开始了对胤禩势力的打压之路。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下旬,康熙以各种理由查办支持胤禩做太子的重臣,佟国维、马齐等人皆被重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毙鹰事件”爆发,康熙认为胤禩有想让他早死,然后夺位的意图,于是怒斥:“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之后即下诏停胤禩及属官俸银俸米、执事人等银米。

其实,与其说康熙厌恶胤禩,倒不如说是忌惮胤禩。他会夺胤禩的爵位,打压胤禩所属的势力,并说出“父子之恩绝矣”这样的狠绝的话,究其原因不在于康熙讨厌胤禩,而在于他忌惮胤禩所属的势力,他害怕自己的儿子会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所以才会对他进行无尽的打压。

而雍正之所以会报复他,究其原因也在于忌惮胤禩的势力。当时雍正虽登基,但初期朝中还是有部分官员是胤禩的党羽,因此雍正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他就必须对胤禩动手,只要打垮胤禩,群龙无首的胤禩势力就会土崩瓦解,这样就不会对雍正的统治造成任何的威胁。

只得说,胤禩是成也势力,败也势力。他的贤名多半是为了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势力也做出来的,但他的灭亡,也是因为他的势力太过庞大,而引起康熙、雍正的忌惮,并最终让他走向了覆灭。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