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常说罗马帝国的统一是军事力量和文化力量共同加持的结果,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思考模式的禁锢下,罗马帝国的统一也逃脱不了这样的解释模式。然而,西部城市的崛起对于罗马帝国统一同样起到了不可替代
历史学家常说罗马帝国的统一是军事力量和文化力量共同加持的结果,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思考模式的禁锢下,罗马帝国的统一也逃脱不了这样的解释模式。
然而,西部城市的崛起对于罗马帝国统一同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西部城市的崛起减小了罗马帝国东西部的差距,进而减轻了罗马帝国东西部民众的心理差异,有利于罗马帝国东西部的统一,这是一种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融合的典型例证。
西部城市的发展表现为商业贸易交往频繁、人口数量的增加、西部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将西部城市的发展与罗马帝国的统一同样可以联系起来,西部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帝国东部民众向西部沿岸城市的移民活动。
频繁的移民活动无疑促进了帝国东西部民众之间的交往,于是帝国东西部之间的差异日益减小,文化上的帝国统一成为可能。西部城市的崛起对于罗马帝国的统一起到的正是经济上的对接和文化上的弥合作用。
1.西欧城市的发展
西欧城市的发展早在罗马帝国兼并前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公元前59年,凯撒率领罗马军队以雷霆之势征服了高卢,高卢被并入罗马共和国之后,于是出现了山南高卢和山北高卢之分,凯撒担任高卢行省总督之后,又对高卢进行了进一步治理,凯撒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开启了罗马人进攻罗马人的先例。
之后,屋大维又将高卢并入罗马帝国的行省之中,高卢行省因其肥沃的土地和快速发展的经济而成为总督们的心仪行省,但往往只有一些有权有势的元老院贵族才有可能成为高卢行省的总督,享有行政权、军事权等特权。
高卢行省中城市化最深和最早的城市源自于屋大维时期开始的驻屯兵制,驻屯兵制的开展主要是屋大维为了解决兵员复原而导致的人口过剩,由于罗马帝国已经征服了东西地中海和地中海南北的部分地区,疆域十分辽阔,因此罗马帝国已经基本没有地区可供其征服。
战争的逐渐减少导致大量士兵闲置起来,成为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屋大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必须采取屯兵制,将士兵集中在军事屯市,并给予这些士兵以特权,作为安抚作用。
高卢地区的纳尔榜西斯行省的首府纳尔榜被认为是当时高卢地区最大的城市,不仅是纳尔榜,其他一些行省的首府同样经济发展迅速,并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而获得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
罗马帝国时期,除了帝国西部高卢地区的城市获得迅速发展,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不列颠也获得了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列颠城市得以迅速发展是因为其具有天然的优良港口,海岸线漫长,东南部地区地势低平,多为平原地带,因此,不论是商业,还是农业在这一地区都能获得迅速发展。
不列颠城市的发展还得益于罗马帝国皇帝和行省总督的支持,以弗拉维皇帝为例,这一时期的阿古利科拉担任不列颠总督之时就积极推广城市生活方式。
2.南欧意大利的城市发展
罗马帝国时期的意大利城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帝国时期新出现的要塞城市、商业城市等城市类型,另一种是帝国时期复兴繁荣的希腊城市,这些城市建立在昔日希腊诸城邦的基础之上。
罗斯托夫采夫在《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中指出:“许多古代城市,有一些是希腊或埃特鲁里亚的城市,都意想不到地恢复了旧日的繁荣……。”罗斯托夫采夫是第二种观点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南欧意大利城市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君主支持和地理条件优越,前者由于意大利的罗马是帝国首都,而且罗马帝国的征服活动兴起于意大利半岛,所以罗马帝国皇帝自然会对意大利城市有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会促使罗马帝国皇帝积极支持意大利城市的发展。
后者是因为意大利城市距离帝国东西部都近,与地中海东岸城市有密切联系,由此不仅获得了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还能够加强东西部城市的商业贸易交往。
西部城市的崛起与罗马帝国的统一
1.商贸交往频繁加强帝国内部交往
西部城市的发展是罗马帝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帝国内部城市之间的商贸往来。西部城市从来都不像帝国东部城市那样繁荣昌盛且富有文化底蕴,意大利半岛城市、希腊城市、地中海东岸城市都因为位于西方和东方的交流通道而得以发展,文化上受到了东方和西方两种特性的影响,经济上采取东西方转运贸易方式推动了帝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实行东西方互补的制度。
帝国东西部城市之间的商贸交往主要因为双方经济发展具有互补性,在可提供物品上,高卢可以提供马匹、蔬菜、陶器等,西班牙可以提供鱼类、牛肉、橄榄油等,不列颠可以提供牡蛎、珍珠和奴隶等,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的产品以外,西部城市还能提供大理石、花岗岩等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可以满足罗马城市的公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帝国东西部城市之间具有互补性,所以彼此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较少出现同类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商贸交往频繁会减少帝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进而减小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之间的心理差异。从现实角度来看,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差距不利于国家凝聚力的增强,因为彼此之间会有矛盾,富裕城市会抱怨国家将从本城市征收的税收花费在贫穷城市的脱贫问题上。
贫穷城市会认为国家没有真正承担起促进贫穷城市的发展,久而久之,两种类型的城市会心生嫌隙,使帝国毫无凝聚力可言,历史上的哈布斯堡王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轰然倒地。
2.帝国东西部移民促进内部融合
早在罗马帝国西部城市得到大发展之前,罗马帝国的东部城市是帝国的明珠,那里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西部城市得到了发展,而此时的东部城市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生活压力剧增,于是很多东部城市的罗马人开始前往西部新兴城市,由此出现了大规模移民潮,再加上罗马帝国授予西部新兴城市以大量罗马公民权,这也间接促进了帝国东部民众向西部新兴城市的移民活动。
帝国东部移民将东部的文化、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公共生活,甚至拉丁语也带到了帝国西部新兴城市,于是帝国东西部城市的民众开始密切交往,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正如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所说:“……他们几乎不再感觉到罗马的存在与他们自身的存在有什么区别……”。随着罗马帝国的强盛,西部城市民众对罗马帝国的承认度与日俱增,与之对应的是忠诚于罗马帝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在不断增加,罗马帝国的统一也就是自然而然之事。
总结
罗马帝国的统一始终无法摆脱经济因素,这里的经济因素既可以指罗马帝国奴隶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可以指罗马帝国东西部城市的发展,弥合了帝国民众心理上的裂痕,进而促进帝国凝聚力的增强,从心理和地域上实现了罗马帝国的统一。
然而,罗马帝国在帝国强盛时期的确实现了东西部的统一,但也埋下了拉丁区和希腊区的文化裂痕,这一文化裂痕的出现说明了罗马帝国始终无法以罗马文化和军事实力完成对希腊文化的同化,反而成了希腊文化的继承者。
罗马帝国西部城市的发展自罗马共和国征服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因罗马皇帝和行省总督的积极支持而得到发展,原因也在于行省总督将高卢等西部行省城市作为自己问鼎罗马政界的基地,凯撒是这样,屋大维亦是如此。罗马西部城市的发展还促进了拉丁语的普及,语言的普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统一。
参考文献
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
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色卡网站proc无遮挡资源,老粉:太吸引人!!小编分享的色卡网站proc无遮挡资源,老粉:太...
张伯礼:一二月份后疫情或迎春暖花开,白司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为你提供关于饥荒的信息,饥荒新手大概要怎么玩的 详细教程day12组花艹树技1组(一日没...
甲醛去除的正确方法,甲醛对于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刚装修好的房子含有大量的甲醛等有...
小编为大家分享旅行青蛙三种死亡结局 旅行青蛙三种死亡结局一览相关内容,旅行青蛙三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