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今天上午,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讲述了敦煌研究院多年来的文物保护经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敦煌学已经发展
9月14日,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今天上午,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讲述了敦煌研究院多年来的文物保护经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敦煌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还远远没有穷尽。敦煌文化还有很多未知数,需要更多人去研究、揭示其价值所在。”
9月15日,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讲述了敦煌研究院多年来的文物保护经验。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治沙”二十多年:沙子顺着墙壁滑落,威胁文物和游客安全
敦煌莫高窟建于公元366年,历经了1000多年的发展,至今保存了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文化遗产,像莫高窟这样内容如此丰富、延续时间这么长的,绝无仅有。”赵声良说。
他介绍,敦煌研究院早在1944年就成立了,当时为研究所,后来在上世纪50年代改成敦煌文物研究所,到1984年扩建成敦煌研究院。“在保护方面,我们经过了近80年的发展历程。最初仅仅是守护,上世纪40年代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能够把它守住就不错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了一些基础性保护、抢救性保护,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走向了科学保护、预防性保护阶段。类似于看病,通过体检,知道有可能会发生什么病,提前进行防治。”
他表示,莫高窟周围都是沙漠,沙子顺着墙壁滑下来,往往会影响壁画,所以敦煌研究院开展治沙工程,一直持续了20多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物单位来说,治沙谈何容易?刚开始没有经费、没有技术,我们想办法筹集资金,和国外一些研究单位合作,采用最先进的治沙技术。”
“我们从以色列学来先进的治沙方法,首先在靠近沙山的地方进行草方格固沙。第二道防线是植物固沙,种一些沙生植物。敦煌那个地方很缺水,要种沙生植物怎么办?我们采用最先进的细管道,每一滴水都滴到草上,让这些草长出来。第三道防线是用石块把沙固定住,让它变成戈壁滩,沙尘就不会扬起来。在靠近洞窟的地方,我们采用化学固沙的方法,直接让沙子、石头连成一片固定住。我们修了一个‘人’字形防沙站,风刮过来的时候,沙子从两侧走,就不会落下来。”
20多年的治沙效果非常明显。“1984年我到敦煌参加工作,那时候我们单位的沙子很麻烦,你在洞口走的时候,沙子顺着墙壁就滑下来了,可能滑到游客的头上,里面如果有小石子,从几十米高的地方掉下来可是要命的。而且沙子顺着墙壁一滑,壁画就没了。所以,对文物和游客来说,沙子都是个很麻烦的问题。那时我们单位每天都有很多人清扫沙子,然后用小车拉走。如果隔几天不扫,最底层的洞窟门就打不开了。”赵声良说,“现在到莫高窟去,基本上不用担心沙子会把门堵住,仅需要几个环卫工人打扫卫生。”
“在治沙的引领下,我们把对洞窟内部的保护扩展到洞窟外部,开始重视整个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如气候问题、动植物影响等。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监控,每一个洞窟都安装了探头,对影响洞窟的温度、湿度及空气质量进行及时采样。现在,我们把莫高窟的一套监控设施应用到管理的六处石窟,今后还可以帮助国内的一些文物单位继续使用这套办法。”
9月15日,北京文化论坛,赵声良分享石窟保护经验。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谈文旅融合:坚持保护第一,让游客了解到真实的敦煌
赵声良介绍,为了让壁画彩塑永久保存,上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进行数字化工作。“现在一些小的石窟群,像榆林窟、西千佛洞的数字化工作都做完了,因为莫高窟内容太多,才做了200多个洞窟,还在继续做,这个工程很大、非常艰苦,但国家文物局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现在不仅在做敦煌研究院所管理的石窟,还支持国内的一些文物单位做数字化工作。有了数字化资源,在文物修复时可以提高效率,可以用更先进的办法对壁画进行诊断,同时,美术临摹工作也可以借助数字化素材进行。”
面对一处文物,如何进行保护?赵声良表示,反对贸然采取加固工程或保护工程,一定要先做前期调研,同时要做实验。采取什么材料、针对什么壁画进行保护,经过实验证明是合理的,才可以采取措施。“敦煌研究院已经建成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多场耦合实验室,敦煌研究院的保护经验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份进行推广,我们也在不断帮助国内一些单位进行保护工作,还在联系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希望对中亚、西亚一些国家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赵声良认为,文旅方面,要坚持保护第一,首先要把石窟保护好,让游客了解到真实的敦煌。“20多年前,樊锦诗院长就带领研究院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联合美国、澳大利亚的一些研究团队进行石窟承载量的调查,测定哪些因素会影响壁画,还要考虑游客在洞里的安全、舒适度问题,结合文物保护和游客观赏两方面,确定每天到底能容纳多少人。最后测定,莫高窟每天最多能容纳6000人,这是我们的红线,不能突破。”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欣赏莫高窟,赵声良介绍,他们还建设了数字展示中心。“我们有两部电影《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能够让观众强烈感受到敦煌的魅力。有了数字展示中心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旅游模式,游客先看电影,然后进入石窟,这个模式也化解了旅游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另外,石窟太小,进不去怎么办?可不可以在石窟外看到壁画?我们跟华为合作,做了敦煌超感知影像,到一个石窟前打开华为手机智能软件,就可以看到石窟内壁画,这样的工作已经做了好几年。通过科技手段,可以让游客看得更多、更丰富。”
■ 嘉宾专访:
未来石窟保护该往何处去?
会场外,赵声良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大约已经完成60%,石窟已经留存了一千多年,未来的保护目标是让它继续保持下去。“一方面要控制游客数量,游客增加之后,洞内的空气湿度骤然上升,对壁画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智能化的方式,应对天气变化,比如下雨时封闭洞口,阻挡潮气进入,天气放晴后自动开启,通风透气。”
“我们现在做的数字化工程,目标是获取石窟的高精度素材,万一石窟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损坏,我们可以完整复制出一个真实的石窟。不只是简单拍拍照片,还有数据,可以拼成完整、立体的石窟(素材),一面墙壁可能就要拍上千张照片。未来,我们也希望帮助成百上千的石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赵声良说,尽管目前莫高窟的数字化保护全国领先,但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比如特别小的洞口,只有一米见方,相机放进去都不能转动,如何获取高精度的数据?一些小的探头能够伸进去,但精度达不到要求,会变形,这些都是要克服的问题,期待今后科技发展,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谈到敦煌学,他表示,敦煌学已经发展了100多年,还远远没有穷尽。“敦煌文化还有很多未知数,需要更多人去研究、揭示价值所在,尽可能发扬光大。我想让敦煌文化深入人心,让中国人都知道敦煌文化的价值,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陈静 校对 翟永军
《绝世好武功》是一款水墨风 开放沙盒类非传统武侠 RPG游戏,玩家可以获得如中国传统武...
坚持喝了7个月的柠檬水!会有什么好处呢?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喝柠檬水,今天我为大家介绍...
《影子诡局:被诅咒的海盗》是一款潜行策略游戏,加入一艘拥有鲜活灵魂的幽灵船,召集一...
在《原神》游戏中,面具鼬是须弥的特有物种,非常适合放在尘歌壶里,不少玩家想要得到它...
变装物语是以闪亮之名游戏中最新上线的活动,参与活动就可以领取丰厚的奖励,活动包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