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63岁的左宗棠力排众议,坚决收复新疆。如今看来意义重大

发布时间:2023-09-16 12:16:02 发布人:hao168

千年之前,一位名叫王之涣的诗人来到了凉州,眺望着西北大地,心生感慨,留下了传世之作:“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百多年后,另一位名臣也站在这片土地上,却记录下了迥然不同的景象:“新栽杨柳三千

千年之前,一位名叫王之涣的诗人来到了凉州,眺望着西北大地,心生感慨,留下了传世之作:“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百多年后,另一位名臣也站在这片土地上,却记录下了迥然不同的景象:“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这两位诗人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转折,而那位改变了这片土地命运的人,正是铁骨铮铮、远见卓识的左宗棠。

1865年,新疆以西的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带兵入侵新疆,占领了天山南北的大片地域。而清廷却无暇顾及,俄国趁机出兵占领伊犁,再加上英国向阿古柏提供武器支援,新疆的危机愈发严重。

当新疆的局势传到北京时,朝廷陷入了激烈的争论。李鸿章等官员认为,海运兴盛,应加强东南海防,但1874年,日本占领台湾,使海防问题更加紧迫。面对这一情况,很多官员支持李鸿章的观点。

然而,左宗棠却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他认为东南海防与西北塞防同样重要。他警告说,如果新疆失陷,整个北方将无安全之地,各列强可以通过陆路侵入中国。左宗棠还坚称新疆不是千里旷地,而是土地辽阔,物产丰富。这番言论获得了皇帝和其他官员的认可,于是左宗棠被委任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新疆军务,准备西征收复新疆。

然而,实际执行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新疆辽阔,交通不便,粮草供应问题成为首要难题。一些官员故意克扣饷银和粮食,导致大军尚未开动,粮草已经告急。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左宗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整编了驻守新疆的各支部队,确保入疆部队精锐有序。此外,他改变了粮草供应路线,运粮路程改由蒙古向北疆运送,同时从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采购粮食,甚至从俄国人手中购买。这些措施确保了前线粮食充足,为西征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持。

为筹集军费,左宗棠积极向户部申请拨款,催收各省协饷,还不惜向洋行高息借贷。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筹集了足够的经费,为收复新疆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粮食和经费,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更新。左宗棠督促各地机器局制造仿制洋枪洋炮,同时从上海、汉口、西安等地购买大量的西洋军火。这使得他的军队在装备上与以往的中国军队有了质的不同,被英国历史学家包罗杰称赞为一个近似欧洲强国的军队。

经过充分准备,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1876年,大军收复了天山北路,次年春,左宗棠挥军南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接连攻占了阿古柏重兵防守的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城,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部队。随后,阿古柏自杀,大军开始收复南疆八城。到了1878年1月,左宗棠已经收复了新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疆土。整个收复新疆的过程历时两年多,对阿古柏的战争仅用了六个月。

然而,就在这时,清政府派出的代表崇厚竟然与俄国人就伊犁地区签署了一份割地赔款的协议,这令朝野震惊。左宗棠愤然上书,要求重新签订条约,威胁说如不同意,将带兵武力收复。于是,1880年春,70岁的左宗棠亲自率军进驻哈密,誓与沙俄决一死战,最

继而,左宗棠在年迈的身体和棺材陪伴下,坚定地向俄国展示了他的决心。沙俄被他的威慑迫使同意重新签订条约,归还中国之前割让的战略要地。这一胜利不仅为新疆收复带来了圆满的结局,也巩固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让新疆再次回到祖国怀抱。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深知新疆的重要性,提出了建立新疆省的主张。他认识到新疆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丰富,有望成为中国的宝藏,但也需要更好的管理和开发。于是,1884年,清政府宣布成立新疆省,省会设在迪化汉城,刘锦棠出任巡抚,这一重大变化开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废军府、改行省的先河。

新疆省的成立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废除了伯克世袭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阻止了外国侵略势力与当地伯克相互勾结、发动分裂叛乱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新疆省的建立使这片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得以推进,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左宗棠在新疆建省后,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感慨万千。他想起与林则徐的会面,林则徐曾告诉他,西域虽然物产丰富,但政府无力开发,导致新疆不能富强。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深有体会,他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还为新疆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

左宗棠不仅收复了失地,还付出了大量心血,改善了新疆的运输环境,推动了农牧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