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为何不北上绥远,接通蒙古、苏联,反而却选更难的东征山西?

发布时间:2023-09-18 16:54:48 发布人:hao168

其实关于红军北上的路线,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例如自身发展情况,共产国际的援助,蒋介石给予的压力,还有抗战的需要......下面我们将回顾历史,按照时间的脉络一一理顺该事件的前因后果。众所周知,自从

其实关于红军北上的路线,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例如自身发展情况,共产国际的援助,蒋介石给予的压力,还有抗战的需要......

下面我们将回顾历史,按照时间的脉络一一理顺该事件的前因后果。

众所周知,自从国共第一次合作以来,苏联就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国情,希望能够在这个疆域大国培育起一股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孙中山曾利用苏联的援助建立了黄埔军校,同时也提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然而,随着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被迫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

由于蒋介石开始展开“白色恐怖”,苏联不得不开始目光聚焦在尚且弱小、但意识形态相同的共产党身上,并且派出共产国际支持、辅导新生的共产党发展。

——这段历史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博古、李德。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苏联也给出过一些建议,例如1929年,斯大林明确的向周恩来提出:将来红军如果向西发展,得到四川那样一块地就好了。

这句话说的比较隐晦,其实就是告诉周恩来,只要共产党能够发展到靠近苏联的地方,苏联就能直接向共产党提供武器弹药。

这一提议最开始并没有被重视,因为自陈独秀以后,我党吃过大亏,一直主张独立自主,尤其是李立三和毛主席等人,都强调自力更生。

再加上毛主席当年在江西搞革命根据地非常不错,所以斯大林的提议一直没有被重视。

但是,随着共产国际的瞎指挥,红军被迫长征,在这生死存亡时刻,红军不得不再一次想起了斯大林的提议,准备向西南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红四方面军进入了四川,建立了川北根据地。

于是共产国际发来电报:我们肯定四方面军转战四川,我们认为在四川地区的红军有可能的话向新疆方面扩大根据地,这样具有极大的意义。

从这份电报可以看出,共产国际希望红军在中国西北建立根据地,来承接他们的援助。

事实上,共产国际也不是瞎说,1933年到1934年,新疆军阀盛世才站稳了脚跟,他在早期绝对是亲近苏联的。所以,朝着新疆发展得到苏联援助,确实是一种可能性。

在这一背景下,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毛主席就提出:我军未来的总方针是拿下川陕甘三省,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来到新疆一带。

这是我军第一次真正提出打通苏联计划。

可惜,毛主席的计划没有真正实现,因为红一、四方面军的会师引起了某些人的野心,出现著名的北上、南下之争。

当时毛主席在会上劝说中人:西北地区是国民党统治阶级最薄弱的一环,而且靠近苏联,在政治物质上能得到帮助。这一建议得到张闻天的支持,他也认为“这更是苏维埃与红军发展的有利条件”。

可是,有分裂分子却固执己见,他虽然力主西进,但却反对进入陕西。

当时双方的分歧在于,毛主席认为,获得苏联的援助很重要,但是在打通与苏联的联系的同时建立根据地更重要。而另一边则与之相反。

毫无疑问,毛主席是对的,但没有得到全部支持,后来毛主席带领中央红军单独北上,两方面军暂时分开。

由于红军实力被分割,所以北上的中央红军只剩下不到1万人,打通苏联难度无疑倍增。

但是,毛主席依旧还是决定计划不变,不过不再主张“硬碰硬”,而是主张通过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通过整顿休养兵力,壮大红军队伍。

——简言之,就是先找到根据地,再谋求打通苏联。

客观的说,当时的打通苏联已经变成一个口号,变成了支撑大家坚持下去的一种信念,毕竟当时连毛主席都不完全确定最后红军到底该去何方。

可就在这时,毛主席意外的看到了一份报纸,报纸上讲述了陕北红军的故事。于是毛主席果断下达命令,立刻前往与陕北红军会合。

很快,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中央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因为找到了根据地,而且此时的红军十分疲惫,因此打通苏联的计划再次被搁置,陕北红军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首要目标。

既然中央红军已经来到陕北,找到了生存的根据地,那么为何后来还要继续打通苏联的实际尝试呢?原因有多方面。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陕北地区历来艰苦,生产力不是特别发达。

而且该地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非常不利于耕种。如此一来,陕北地区人口少,经济实力有限,根本不足以供养大规模的部队。

正如彭德怀所说:“陕北是小红军的好根据地,大红军的落脚点,但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东侧黄河,北靠沙漠,西面荒凉,人烟稀少,虽不易形成白军四面围剿的局面,而红军本身的发展也有困难。”

试想一下,红军到达陕北时不过7000人,士兵受伤严重,装备严重不足,再加上粮食短缺,兵员严重匮乏,如此红军在陕北,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

根据彭德怀的说法:红军连过冬都十分艰难,就连毛主席都得找徐海东借钱。

1935年10月,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共总司令,自己担任司令员,张学良担任副总司令。其中,东北军、西北军以西安为据点,自南向北进剿陕北根据地。

之后又安排86师、84师由北向南围攻红军。

还有阎锡山晋绥军的5个旅从山西西渡黄河占据陕北各县,从东面围堵红军。就连马鸿逵和马鸿斌等人也和东北军第57军5个师从西面围堵红军。

可以说,蒋介石想再次复刻当年的第五次反围剿,部队如天罗地网一般围堵上来,陕北红军遭受了莫大压力。

正如前文所说,苏联一直说要给中国援助,但中国想要独立自主,以及种种原因,所以我们只是把苏联的援助当成一种口号与信念。

而且当时苏联也一直在摇摆不定,他想要支持共产党,但更想联合国民党,利用国民党来挡住日本人。

——尤其是日本人发动抗日战争后,其部队就已经在侵略华北和入侵绥远,大有切断苏联与中国的联系的趋势。

最开始苏联绝对的支持蒋介石,而且它的外交委员还公开声明:苏联在道义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国,并愿做一切必要的帮助。

可是,蒋介石为剿灭共产党,已经到了入魔的地步,眼睁睁看着日本人肆意妄为。

自然,苏联对蒋介石的行径愈发不满,它强烈的希望促成全中国的抗日统一战线,于是苏联开始明确表态,希望中共能够打通和苏联的联系,将会提供大量的军火物资。

在这一背景下,毛主席果断下达命令,以陕北为根据地扩大影响力,开始新的长征。

——打通苏联最开始的尝试就是东征战役。

关于这场战役,历史上其实有很大的争议。

最开始大家并不支持东征,有的主张向西往宁夏发展,也有的主张向北进入内蒙地区接近苏联,更有人指出,干脆往南打,以对付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态势,继续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林老总是主张往南打的坚定支持者,被毛主席、张闻天以及彭德怀多次劝阻才作罢。

经过会议的激烈讨论,毛主席最终决定东征山西,放弃北上和西进以及南下的道路。

针对北上进入蒙古,毛主席明确指出,北面作战要和敌人进行硬碰硬的堡垒战,当年我们第五次反围剿,就吃亏在这里,可不能再次上当。

而且北部地区太过于荒凉,没办法征收粮食,红军虽然厉害,但没了粮食依旧打不赢敌人。

至于向南、向西,向南要打张学良的东北军,这是不合适的,张学良这个人可以争取一下。向西发展有好处,但不是最佳。

所以,只有一路向东,这才是最完美的出路。不过毛主席的建议,一度让张闻天、彭德怀有些担忧。

彭德怀认为,东渡黄河一是怕过不去,二是怕回不来;张闻天则觉得,在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建立反日中心是历史任务。

毛主席后来根据实情跟大家分析了东进的好处大于危险。其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山西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都很优越。

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山西是华北平原的门户,只要拿下山西,那么整个华北将一马平川,红军将可以更加轻松得到发展机会。

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拿下山西,基本上就能统一整个北方,这是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

而且,山西地区在阎锡山的经营下比较富裕,通过对山西的发展可以实现巩固基础在谋求进取的方针,确保红军的稳打稳扎。

第二,山西地区革命传统浓厚。

自1924年以来,山西地区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一直和阎锡山做斗争,而且涌现了大批的革命领导者。

从1927年到1935年,山西党组织就领导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运动,1931年还发动了两次武装暴动。甚至在1936年,山西地区还组建了河东游击队,准备积极配合红军东征。

第三,抗日浪潮。

毛主席一直向众人强调,想要谋求发展,不能局限于红军自身,也要看看当今之局势。此时日本正在蚕食中国,蒋介石的不抗日举动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

例如,北京曾爆发了学生和市民的数万人游行示威,之后有30多个城市响应;又例如,李宗仁等人爆发了两广事变,导致蒋介石不得不让胡宗南进行镇压。

按照毛主席的说法,此时的华北就是抗日的矛盾点。

只要通过山西进入华北,红军就能成为一支抗日先遣队,这不仅能够聚拢起人心,更适合救国图存。

在这几大原因之下,毛主席的提议最终被通过,东征开始。

可惜,此战虽然打得阎锡山哭爹喊娘,但因为国民党中央军支援及时,我军不得不暂时撤回陕北。第一次真正打通苏联的计划算告一段落。

可是这还没完,毛主席意识到红军2万人能力不够,于是号召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在红军主力会师之际,执行“宁夏计划”。

这是红军的第二次打通计划。

其主要路线就是通过打通宁夏,进入到一个叫定远营的地方,然后该地区有直通外蒙古以及苏联的公路,我们借此直达苏联。

如此一来,中国也能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

当时共产国际电告中央:要求红军迅速夺取绥远定远营,并前伸至中蒙边境接受援助。不过在苏联方面制定该计划时,毛主席也在悄悄的运用外交手段运筹帷幄。

原来通过几次战斗,毛主席已经折服了张学良、杨虎城,双方都向毛主席传达了友好态度。

因此,毛主席决定,通过拿下宁夏,获得苏联的援助,然后再联合张、杨二人,直接北上抗日,用此举共同逼迫蒋介石抗日,从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凭借三方力量,再加上苏联的支持,在民族大义面前,相信蒋介石也不得不低头。可惜,计划的很好,但却被有些人破坏的一干二净。

在两广事变结束后,胡宗南的部队飞速赶来,前文提到过的红四方面军内部的分裂分子害怕主力受损,直接溜了,这导致红军主力极为无奈。

由于河西红军被迫与红军主力隔离开来,宁夏计划后来被放弃。

伴随着第二次计划的搁置,毛主席、苏联方面都很着急,于是苏联再一次电告党中央,既然宁夏走不通,那么就安排被隔离在另一边的河西红军走河西走廊进入新疆,直接接受苏联援助。

于是第三次打通苏联的计划展开,但却是悲壮西征的开始......

由于西北三马的阻止,再加上部队的一些失误,西征损失惨重,只有李先念带领着900人到达新疆,第三次打通苏联的计划极为惨烈。

就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果断做出决策,继续向东,渡过黄河,北上抗日。如若不然则转战内地,展开新的长征。

不过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西安事变突然爆发,国共开始了新的合作。

通过对打通苏联的历史脉络的梳理,其实我们已经可以给出答案了。

——为何不直接走绥远进入蒙古?

一个是红军力量太弱小,与敌人硬碰硬不值得。

二是红军需要巩固而发展,首要目标是发展,所以需要根据地,直接打绥远并不可靠,只会自取灭亡。

第三则是苏联方面的决策,我们要打通苏联,接受其援助,肯定也要听取一些建议。

而苏联也给了我们一些不错的建议,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两条,一个走宁夏去蒙古,另一个走河西走廊去新疆,只有这两条路才有公路直达,其他的交通十分不便,苏联肯定做不到的。

第四个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点,之前上文也没有提到过。

其实当时的绥远地区,正在进行激烈的抗战,傅作义还打了百灵庙大捷。

此时我党要的是稳打稳扎,在发展的过程中抗日,直接进入该地区,只会搅乱战场,而且也可能没有发展的潜力与机会。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