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沈之争是什么(汤沈之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9-30 13:22:52 发布人:hao333

明万历朝,戏曲界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后人称之为汤沈之争。因为汤显祖...

汤沈之争是什么,明万历朝,戏曲界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后人称之为汤沈之争。因为汤显祖籍属临川,沈璟乃吴江人氏,各自拥有一批遵奉者,所以戏曲史上又名之为临川派与吴的论争。汤沈之争是什么《牡丹亭》的音律问题直接引发了明代戏剧史上所谓的汤沈之争。由于忽视对该剧音律的探讨,导致人们对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合理的解释。汤显祖在《牡丹亭》的用韵、格律、宫调等方面,既有合理的运用规则,也有随意的破坏成例。汤沈之争暴露了明清戏曲家对戏曲音律认识的不足。汤显祖和沈璟代表明代戏剧舞台上的两大流派,各有其鲜明的特点。两派有分歧和争议,也有交流和融合,当时和后来主张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汤词沈律、合之双美者大有人在。特别是在创作实践中,不少传奇作家既重文词,又讲格律,写出不少案头场上,交称便利(吴梅《顾曲麈谈》)的佳作,如吴炳的《西园记》(《粲花五种》之一)、孟称舜的《娇红记》等。明末清初的李玉及清初的洪昇和孔尚任都可以说是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将两者相互结合的典范。曲学界对这场论争产生原因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吴新雷等人的两点说,即汤显祖批判了沈璟的声律论和沈璟改动了汤显祖的《牡丹亭》,从而引起了两派的论争。更多的学者则主张一点说,即论争是由《牡丹亭》所引起。如吴国钦《我国戏曲史漫话》就曾明言问题是围绕着《牡丹亭》的改编而来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编《我国文学批评史》。陈万鼐《元明清剧曲史》也持这种观点。日本学人岩城秀夫《曲意与曲律》(《曲苑》第2辑)指出沈璟按昆曲改订该剧的字句,是使他们的对立尖锐化的直接原因。汤沈之争是什么在这场论争中谁是进攻者,谁是反攻者,学术界看法不一。两点论者多主张汤是进攻者,如吴新雷认为汤的《答吕姜山》、《答孙俟居》两封信揭开了论战的序幕,信中彻底否定了沈的声律论,沈璟便在《词隐先生论曲》中针锋相对的反攻。一点论者多主张沈是进攻者,如复旦《我国文学批评史》说:对《牡丹亭》声律缺点责难最为激烈的就是沈璟等吴,汤氏对此不满,提出了反批评。对汤沈分歧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子。一是结合各人的戏曲创作,从思想倾向和艺术理论两个方面论述汤沈之间的创作和理论分歧,出发点在扬汤抑沈。如赵景深《临川派与吴戏曲理论的斗争》(《曲论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指出汤沈争论表现在三方面:在语言上汤的作品富于文采,沈则主张本色;在声律上汤主张以内容、风格和精神为主,音节应该自然,沈则主张按照刻板的曲律来写戏曲唱词;在对封建道德的态度上,沈作是宣扬,汤作是叛逆。邵曾褀认为汤沈的对立在剧本创作上表现为汤作是代表新兴力量对旧思想旧制度的冲击,沈作则明显提出对封建道德的维护;在文艺理论上,汤氏便有反对摹古、反对格律的主张,沈氏保守和复古的曲论则是当时旧思想的反映。另一种研究的路子是只就两人的戏曲理论来论述汤沈之间的曲学分歧,出发点是各有抑扬甚至是扬沈抑汤。如叶长海指出,汤沈对戏曲创作的认识侧重点不同:第一,沈重声律,汤尚文采;第二,沈尊条法,汤擅才情。俞为民认为汤氏是对沈严守曲律和崇尚本色的主张有意见,因为这对汤来说是切中要害的,这样必然引起汤的不满。有的学者干脆将汤沈的曲学分歧归纳为一点,即曲意与曲律的矛盾,如岩城秀夫就说两人冰炭不相容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汤重曲意达到被称为狂的程度,沈重曲律以至于否定文学性,所以为狷。汤沈之争是什么总起来看,对汤沈之争的研究,大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结合政治思想来分析,一是围绕艺术谈艺术。论思想者往往着眼于斗争,结论是扬汤抑沈;谈艺术者更多地侧重于争鸣,倾向于各有抑扬。其中,既有学术之争,又有意气之论;既有基本理论的认识不同,又有历史材料的理解差异。因此,已经持续了数百年的汤沈之争研究,恐怕还要断断续续地绵延下去。

汤沈之争是什么,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汤沈之争是什么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