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两翼——从相邻战场考察德军拖延发动“堡垒”行动的影响—南线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4:19:08 发布人:hao333

北线篇摘要在以往对库尔斯克战役战事的研究中,多数文献仅关注德军第第四装甲集团军、肯普夫集群、第九集团军与苏军的中央方面军、草原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而德军第二...

北线篇

摘要

在以往对库尔斯克战役战事的研究中,多数文献仅关注德军第第四装甲集团军、肯普夫集群、第九集团军与苏军的中央方面军、草原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而德军第二装甲集团军、第一装甲集团军、第六集团军和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却少有人关注。因德军对苏军反攻行动的预判及苏军实际实施的攻势两方面的因素,1943年7月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及西方面军的存在使得德军第九集团军无法全力投入进攻。苏军向顿巴斯德军发起的攻击一方面牵制了部分德军,另一方面消耗了德军防守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的资源。而在5月苏军“库图佐夫”行动还未准备好,无法对德军形成与7月时相当的威慑与实际的牵制,顿巴斯方向的苏军也无力发动有效攻击。德军的拖延实际上给自身套上了枷锁。

引言

库尔斯克战役的研究中,德军对进攻的拖延对整个战役造成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热点话题。例如钮顿的Kursk The German View一书就专门安排了一节讨论德军推迟进攻的影响。他倾向认为德军对进攻的拖延仅仅带来了少量的力量提升,而苏军当面单位却获得了更多加强,在他看来拖延对于德军而言是灾难性的【参见Steven H. Newton,Kursk The German View,371-380.】;而扎木林则倾向认为苏军的很多防御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无论德军拖延与否,进攻都是无望的【参见Valeriy Zamulin,The Battle of Kursk Controversial and Neglected Aspects,123-139】。扎木林还顺便指出了纽顿列举的数字有误。但是无论学者们如何争论,其焦点基本聚集在德军第九集团军、第四装甲集团军、肯普夫集群和苏军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以及草原方面军上,以这些部队的兵力兵器的数字波动来探讨这一问题。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绝对不是仅有的切入点。双方两翼的部队同样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作用。就苏军而言,在其谋划对库尔斯克的防御的同时就将针对奥廖尔突出部的反击与对顿巴斯发起的牵制性进攻一并策划【参见什捷缅科:《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211页】,这些行动本身就是苏军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夏季战役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就将从这些战区入手,探讨德军拖延进攻对“堡垒”行动产生的影响。

一、顿巴斯战场因拖延产生的影响

苏军于7月对顿巴斯发起的攻击旨在牵制德军预备队以支援库尔斯克战场,这一战场虽相对次要但同样对库尔斯克战事产生了影响。这一影响力能否在5月等量出现,就需要通过双方实力的变化予以考察。

被遗忘的两翼——从相邻战场考察德军拖延发动“堡垒”行动的影响—南线篇

7月苏军对顿巴斯地区的进攻计划

顿巴斯战场对库尔斯克战事的影响

1、顿巴斯战场对德军的牵制

在苏军的通盘考虑中,在德军“堡垒”行动实施之时,苏军顿巴斯盆地当面的两个方面军将发起牵制性进攻,以策应主要方向战事。苏军发起的牵制性进攻包括伊久姆—巴尔文科沃战役和米乌斯战役,此两场攻势吸引了德军第17、23装甲师,武装党卫军“维京”装甲掷弹兵师及第16装甲掷弹兵师,激烈的战斗使得这四个师没有任何机会增援库尔斯克战场,虽然影响力不如北线那般巨大,但是客观上也对“堡垒”行动的实施产生了影响。

被遗忘的两翼——从相邻战场考察德军拖延发动“堡垒”行动的影响—南线篇

2、米乌斯河战事对“鲁缅采夫”行动的影响

如果将目光拉长,苏军在顿巴斯一带的牵制性进攻对苏军的库尔斯克战役反攻阶段的“鲁缅采夫”行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突击第5集团军突破了德军阵地,近卫第2集团军随后跟进,第六集团军的防线危如累卵。这迫使德军投入了雄厚的装甲力量对米乌斯桥头堡实施反突击。因为南下支援第六集团军,这些装甲部队缺席了抵御“鲁缅采夫”行动初期的防御战,同时这些部队在反击当中又有数量可观的坦克、突击炮被击毁、击伤,这对德军的防御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

被遗忘的两翼——从相邻战场考察德军拖延发动“堡垒”行动的影响—南线篇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

德军支援米乌斯反击的装甲师可用坦克减少情况

7.29

8.10

7.29

8.10

7.29

8.10

3.PZ

26

13

11

10

2

DR

39

9

34

19

6

5

T

25

11

55

13

9

合计

90

33

100

42

15

7

差额:123辆

数据来源:1、NARA T312 R1474

2、NARA T314 R201

顿巴斯战场苏军状况

1、西南方面军的困境

对于西南方面军而言,虽然笔者缺乏全局性数据,但是根据现有资料也可以反映其5月初的进攻能力。马力诺夫斯基的部队日后发起伊久姆—巴尔文科沃战役的主力是近卫第1集团军,该集团军5月初弹药保有量如下:

近1集5月1日统计的平均炮弹保有量

单位

45mm

团属76mm

师属76mm

122mm

82mm

120mm

195师

0.2

0.9

0.5

0.9

1

近44师

1.1

1

1.5

0.8

1

0.9

53师

1.7

1.8

1.5

0.5

0.9

2.5

近60师

0.9

1.1

1.3

0.6

0.9

1

近炮42团

2

0.5

2

229旅

1.6

0.7

1.1

1.2

1.2

50师

0.6

1

0.8

0.7

数据来源:ЦАМО, Фонд: 243, Опись: 0920409, Дело: 0005, Лист начала документа в деле: 318

可见,卫第1集团军此时的弹药并不充足,各单位76mm炮的弹药保有量不到2个基数,关键的122mm炮各单位均不及1个基数,这样的炮弹保有量只能对德军进行骚扰,根本无法发起像样的攻击,更不用说迫使德军投入装甲预备队。在5月时,西南方面军无法发动与7月时强度相当的攻击。

2、南方面军主要单位实力变化

在日后的米乌斯战役中,由突击第5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实施突破,由近卫第2集团军发展攻势其实力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南方面军实施米乌斯战役单位实力变化

突5

28

近2

比例

7.10

5.1

7.10

5.1

7.10

5.1

作战单位兵力

51047

40319

42208

33457

81336

60197

76%

坦克

95

0

54

52

310

127

38%

迫击炮

646

475

602

515

918

660

76%

火炮

740

260

521

193

253

247

46%

数据来源:1.ЦАМО, Фонд: 64, Опись: 505, Дело: 44, Лист начала документа в деле: 16 об.

2.ЦАМО, Фонд: 64, Опись: 505, Дело: 152, Лист начала документа в деле: 1а

可见,5月时苏军日后参加米乌斯战役的主要作战兵器到位情况不佳,负责突破的第28集团军火炮仅到位37%,突击第5集团军的火炮仅到位35%,后者的坦克一辆也没有到。负责发展攻势的近卫第2集团军仅到位40%的坦克。即负责突破的单位缺少火炮,其中一个集团军没有坦克,负责发展攻势的单位缺少坦克,这显然是无法发起有效攻势的。

德军实力变化

被遗忘的两翼——从相邻战场考察德军拖延发动“堡垒”行动的影响—南线篇

1、第六集团军状况

就德军而言,第六集团军6月1日上报的实际力量达197888人,与米乌斯河战役时相差无几,2个弱小的机动师坦克实力也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5月中旬,兵力上除了302师缺编2150人以外各师缺编均在2000人以内。火炮方面笔者未找到完整数据,但苏军三个集团军主攻方向上德军第17军三个师的炮兵实力较强,与7月时实力差距很小,只在反坦克炮存在一定差距。

1943年5月16日第六集团军缺编情况

单位

缺编

111

15LWF

730

17

830

336

950

294

1270

306

380

304

650

3Geb

250

335

1410

16PzG

640

数据来源:NARA T312 R1473

第17军主要兵器数量变化情况

294

306

302

比例

5.2

7.12

5.2

7.12

5.2

7.12

火炮

43

45

40

36

36

41

97%

中型反坦克炮

9

13

7

14

17

24

64%

重型反坦克炮

13

22

14

32

22

15

71%

数据来源:1、NARA T312 R1483

2、NARA T314 R586

参加米乌斯战役初期防御的德军装甲单位坦克实力变化

二号

三号

四号

5.10

7.10

5.10

7.10

5.10

7.10

23.Pz

5

1

27

27

30

30

16.PzG

4

4

37

37

10

11

数据来源:NARA T78 R619/733

综上,第六集团军在两个月间实力变化不大,5月时,在苏军日后的主攻地带上,多数兵器已经到位,虽然苏军主攻地带德军三个师的反坦克炮较多没有到位,但德军反坦克炮的到位比例显著高于苏军坦克的到位比例。非常明显,拖延对于第六集团军是非常不利的。

被遗忘的两翼——从相邻战场考察德军拖延发动“堡垒”行动的影响—南线篇

2、第一装甲集团军状况

就第一装甲集团军而言,各步兵师5月人力、装备情况较好,具体状况如下表所示:

第一装甲集团军各步兵师5月人力、装备情况

人力缺编

可用兵器占编制数百分比

军官

士官

士兵

重反坦克炮

火炮

机枪

15

35

664

2239

79%

94%

85%

46

45

339

100%

90

85%

38

7

198

100%

88%

100%

62

62

296

50%

92%

89%

257

154

242

100%

96%

100%

333

27

259

1582

85%

100%

97%

387

41

100%

100%

73%

数据来源:NARA T313 R58

这样,第一装甲集团军各步兵师缺编较少,可用武器占编制数比例较高,在最为关键的火炮上各师状态均很好,如333师的火炮处于满编状态,其他各步兵师也均在90%以上,机枪也普遍在85%以上,该集团军步兵单位实力在5月至7月之间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装甲单位也是如此,其第17装甲师、“维京”师两个师的坦克情况如下:

第一装甲集团军的装甲单位坦克实力变化

二号

三号

四号

5.10

7.10

5.10

7.10

5.10

7.10

W

4

4

24

24

17

17

17.Pz

3

4

24

29

30

32

数据来源:NARA T78 R619/733

可见,这两个师的坦克实力在5月至7月间的变化也是很小的。

这样德军的两个集团军在2个月间实力变化不大,故主要依据苏军方面的因素来判断拖延造成的影响。

小结

顿巴斯的战事对库尔斯克的作战影响在于:1、牵制了德军4个机动师的兵力,使其无法增援库尔斯克战场;2、米乌斯战役迫使德军派出第3装甲师,武装党卫军“骷髅”、“帝国”师南下救火,并严重削弱了这三个师,使其在随后库尔斯克战役反攻阶段的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所能发挥的作用大大降低。而在5月,德军实力与7月相差无几,苏军却完全没有做好准备,显然苏军无法施加这样的影响,对于德军而言局面无疑会更加主动。

被遗忘的两翼——从相邻战场考察德军拖延发动“堡垒”行动的影响—南线篇

结论

就北线而言,虽然第二装甲集团军并未参与德军的北线攻势,但是正是由于其当面苏军的存在,导致德军在进攻时畏首畏尾,完全没有效率,而苏军反攻实际发生后,德军又不得不调集重兵进行封堵,使得北线的攻势就此宣告破产。而在4月或5月时,苏军的准备工作还远未完成,到位的进攻必不可少的兵器与7月时的数量相比相距甚远,难以发起有威胁的攻击。抛开德军将领主观上的不安,仅仅就客观层面而言,如果德军在5月发起进攻,至少北线德军在客观上还有可能全力以赴,不用过分担心后方的防线是否会被苏军攻破。即便第九集团军的进攻最终并未取得预期效果,苏军被迫发起的反攻也很有可能成为一次勒热夫式的失败,这对德军来说依然比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结果要好得多。但拖至7月,苏军基本做好了进攻准备,北线德军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使出全力攻击中央方面军,若第九集团军不进行增援,苏军可以像切黄油一样切开第二装甲集团军的防线,使得整个北线的攻势从一开始就是毫无希望的。

就南线而言,5月时,德军顿巴斯方向两个集团军的实力与7月时差别不大。苏军发起牵制进攻的两个方面军却缺少必要的物资,西南方面军缺少最低限度的炮弹,如果发起攻击,甚至难以迫使德军出动预备队;南方面军火炮及坦克严重不足,不足以撼动第六集团军的防线,即便迫使德军投入预备队,南方集团军群也无需增援第六集团军与第一装甲集团军。因此若德军5月发起进攻,相对较好的结果是德军甚至可以将顿巴斯方向的装甲单位投入到库尔斯克战场;即便德军进攻失利,且苏军牵制了顿巴斯方向的德军装甲单位,南方集团军群也不必增援此处的两个集团军,参加进攻的德军可以就地休整应对苏军的反击。而此时又因苏军对北线的反击也无法发力,南方集团军群也无需同历史上那样派出“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这样的强大单位增援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在面对苏军的反攻时也会从容许多。这样,若德军5月进攻,哪怕南线德军进攻失败,在面对苏军的反攻时德军也会主动不少,南线德军无论如何也会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拖至7月,南线德军一方面要分兵支援北线,另一方面南方面军已经做好了向米乌斯河进攻的准备,第六集团军无力单独抵御,德军的装甲部队必须增援第六集团军,这些宝贵的装甲精英不得不于两地间来回奔波救火,疲于奔命。

综上,德军拖延进攻也许基于局部战术考虑有一定合理之处,但这一决策没有充分考虑相邻战区的情况,是战役、战略层面的短视。反观苏军,他们将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的行动一体纳入了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夏季战役布局,使得广袤战场上的数百万部队的行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的快速丢失就是德军为自己狭小的格局付出的代价。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