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往赈灾的粥里放沙子,乾隆对他称赞有加,百年后获得世界肯定

发布时间:2023-03-06 10:48:13 发布人:hao168

和坤出生于公元1750年的清朝乾隆时期,满洲正红旗人,如果忽略他后来那些离谱的行为,其实他还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比方说虽然是满洲正红旗人,可是也没享受到滔天富贵,因为他3岁时母亲因为生弟弟难产去世,

和坤出生于公元1750年的清朝乾隆时期,满洲正红旗人,如果忽略他后来那些离谱的行为,其实他还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

比方说虽然是满洲正红旗人,可是也没享受到滔天富贵,因为他3岁时母亲因为生弟弟难产去世,9岁时父亲也因病去世。

这样看来他真的是从一穷二白走上人生巅峰的典型人物,怎么着也能算一个小说男主了,只是后来大家也知道了。

而这一部分是根本不可能忽略的真实,也是和坤的原罪,那就是贪婪。

和坤在点满当官的一些基础技能,诸如语言、才学、武力之后参加科举,一击即中,公元1773年当上了布库。

布库就是“掌受诸道输纳之布,辨其名物,以待给用”,每当各地进贡布匹,或者宫中采购布匹,以及发放布匹时,都有他的身影。

而这个职位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不容易,好像不需要跟金钱打交道,但其实来来往往都是开销。

和坤就是在这个时候成功获得了他一生中最大,也是最精通的技能,也就是理财。

理财之于和坤的贪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理财观念的人,连贪都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

和坤就很清楚,1780年李侍尧贪污事发,乾隆让和坤等人将李侍尧查办,和坤抢在其他官员前严刑逼供了李侍尧管家赵一恒。

这对于和坤来说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和坤能第一步知道李侍尧的全部财产在何处。

而且当和坤获得了实质性的证据之后,他没有善罢甘休,反而继续将李侍尧的那些党羽都揪了出来,又得知了一大笔贪污钱款。

谁都不知道全部的数据,只有和坤知道,这还不是他想想吞多少就吞多少?于是和坤理了理,上交了一部分,自己吞了一大份。

但是这样的贪污方式很危险,钱拿了也觉得不安稳,理来理去不还是要还回去?有什么能光明正大拿银子,且还不会被乾隆制裁的办法?

他很快地抓住了朝中一个人和一种人的心理,这一个人就是乾隆,乾隆是史上最能花钱的皇帝,他也需要钱,可钱从哪里来?

还有一种人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官员,他们虽然老实忠厚,但也怕迁怒,不老实忠厚的人就更怕掉脑袋。

于是和坤在乾隆的支持下提出了议罪银,就是如果犯错的话,交“罚银”就可以从轻发落。

这个制度一出来就广受好评,大受欢迎贪官污吏自觉小命可保,每天都舒畅了不少。

乾隆六下江南。建的30个行宫,80岁大寿,花的钱全部都是议罪银,国库稳如泰山。

和坤也是理所当然地鼓起了腰包,尤其乾隆这下和他成为一丘之貉,除非自己打脸,否则根本就不可能会治罪于他。

贪了这么多钱怎么用?和坤想到了“钱能生钱”,开辟家族项目,摇身一变成为商业巨贾。

他主营房地产和金融,兼并了80万亩土地收租,还办理实物抵押贷款业务,辅助经营当铺、古玩店、酒店、煤窑,甚至还有物流业。

一套动作下来,和坤早已富可敌国——“家内所藏珍宝,内珍珠和串竟有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至数倍”,连珍珠都比宫里的大。

这时候清朝天灾频繁,乾隆要派人赈灾,谁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只有和坤。

和坤为什么会是合适的人选?因为据说他有三不贪:1.办不成的事不贪;2。科举选拔费不贪;3.赈灾款不贪。

最重要的是,还有谁会比他更懂“贪”的人的心理?

往往他赈灾那是实打实赈灾,东西一样不少,只是毕竟有限,每每一下子就发完了,还有一大批人没领到。

那怎么办?和坤捐一点?他只会说你想得美!

他知道很多人并不穷,也不是吃不上饭,但就是要过来贪小便宜,治一治那些人就够了。

怎么治?

和坤一次给灾民发米的时候,当着大家的面往粥里面一把把撒沙子,将所有人都震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都忘记骂他了。

当然反应过来之后,唾沫声还是差点把他淹死,但和坤坦然自若,只在乾隆问他的时候解释了一番。

原来很多人根本不是灾民,见到米都这样了,自然嫌弃,只有真正饿肚子的灾民才会不管好坏蜂拥而上。

后来果然灾民少了很多,基本能够做到人人有份。

因此乾隆就大力赞赏了他,数百年后的世界经济学家也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河北又发生疫情的时候,有的官员如法炮制,得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因此也对和坤刮目相看。

不过和坤的这些种种行为并不能弥补他的过错,因为这一切其实跟将人底裤扒光之后,居高临下赏人一件衣服一样,令人无语。

好在嘉庆帝没有纵容他,公元1799年直接抄了他的家,得到了8亿两白银,充盈了国库之后,赐他狱中自尽了。

这必须是一个小人最应该得到的归宿。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