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代价过大且清朝距离过远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未再对华大战

发布时间:2023-03-22 16:53:15 发布人:hao168

道光二十年(1840年)和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和英国先后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这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大英帝国的完胜而告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甚至夺取了京师火烧了圆明园,不仅让清朝付出了重大的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和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和英国先后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这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大英帝国的完胜而告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甚至夺取了京师火烧了圆明园,不仅让清朝付出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还一脚把大清一百多年来树立起来的东亚霸主形象,把中原王朝2000年来塑造的天朝上国的威严踩得面目全非。

看上去大英帝国对清朝的征服正在进行中,而且颇为顺利,似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很有可能会迎来第三次甚至第四次鸦片战争,直到像大英帝国征服其他国家那样把大清变成他在远东地区的最大殖民地。

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产生的结果来看,似乎英国有这样的能力,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清朝和英国之间反而进入到了一种平稳期,甚至曾经一度两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合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何英国没再对我国进行大规模战事呢?这有中国的因素也有英国自身的原因。

我国洋务运动后实力增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行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在军事上,中国慢慢拥有一只明面上在世界有一定实力的海军和陆军。这个时候英国入侵中国的成本加大,在不确定性下英国减缓了对中国的武力侵略,但是在经济方面的侵略从未停过。这时候我国的实力增强是英国没有再大规模对清朝作战的原因之一。但是英国没有再接再厉把清朝变成英国殖民地的想法的原因主要在于英国而不在于清朝。

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近代以来两国之间的交流历史上,面对正在全球扩张的大英帝国,清朝处于绝对的下风往往采取守势。所以,双方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没有继续爆发大战,其原因在英国方面而不在于清朝。

英国的黄金时期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期,自从在拿破仑战争中取胜之后,大英帝国就进入到了天下无敌的状态中:它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广阔的殖民地,无数产出以低廉的价格涌向本土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控制着全球航线,可以有效连接本土与殖民地之间的交流;为了遏制其他势力的崛起,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实力超过世界第二和第三海军之和。

于是,在19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面,世界进入到了所谓的海上和平时期,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挑战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

由于19世纪大多数时间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之下,所以在这一时期的英国又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可能是大英帝国历史上拥有最无上荣光的时代。

但这个时代对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讲就不那么美妙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也是一部英国对世界的征服史和压迫史。

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大英帝国统治的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生活着大量法国后裔,他们和法国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连接,语言、文化和英国人格格不入,这里需要消化;澳大利亚在美国独立之后才开始得到开发,除了沿岸几个区区的定居点,广袤的内陆处于土著的控制下,那里还是一片未知,需要征服;印度除了孟加拉一带已经被英国牢牢控制之外,德干高原以及德干高原以北地区的众多土邦并不服从大英帝国的管理,需要征服;向马六甲以东的扩张还没有提上日程,在此之前需要征服缅甸、控制马六甲,但是道光四年(1824年)的第一次英缅战争虽说英国取胜,成本却太过高昂,不仅付出了1300万英镑(大约相当于9100万两白银)的战争经费,还付出了1.5万人阵亡的代价。

英国在殖民扩张中从来都是欺负别人哪受过这种气,于是准备发起对清朝的鸦片战争。此时此刻,英国连征服缅甸都困难重重,别说去攻打距离缅甸数千公里之外的当时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大清了。

一方面这个时候攻打大清不在当时英国人的计划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英国人也非常担心能否在面对大清的时候取胜。所以,在英国议会进行投票的时候,主战派仅仅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对清朝用兵的军费案。可见,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一个非常大的军事冒险,如果不能取得大胜,就等于是重大的失败。

最重要的是,条约中把香港岛作为英国在远东地区的第1个据点,这件事是直接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一环。

但是,在鸦片战争进行的时候,英国也在进行第一次英阿战争,结果却是英国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次失败让英国人认识到对中亚地区的扩张必须暂缓,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大英帝国除了经营香港之外,在东方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征服整个南亚次大陆。

印度民族大起义

咸丰七年(1857年)到咸丰九年(1859年),英国在成功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正式将整个南亚次大陆纳入英国人统治之中。

香港在这几年利用英国的转口贸易之便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口达到了10万左右。香港的大发展让英国人发现这片地区有点小,如果能把九龙等地拿下来就更棒了,从而引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以香港作为对大清用兵的后勤基地,在香港当地不仅雇佣大量劳工为他们运输后勤物资和伤员,也把香港作为收集战略物资的集散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香港英国人从菲律宾、日本等地购买了大量马匹,解决了骑兵战马的短缺和蓄力运输不足的问题,为大英帝国从天津攻入京师提供了物资保障。

但是,打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却暂时没有能力对大清像当年对印度那样逐步进行蚕食,接下来对大清用兵非常不符合大英帝国维持世界霸权,除了清朝在洋务运动中提高实力之外,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

清朝距离过远东东部沿海的蚕食不划算

侵略清朝仅仅靠南亚次大陆和香港地区的少量驻兵肯定是不够的,这需要英国从本土调兵,还要充分考虑到两地气候的不同所导致的疾病问题。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大的距离清朝很近的根据地作为缓冲,逐步蚕食清朝的成功率会非常低。

香港

而且,香港这个时候总人口只有10万级别,太小了。

英国在逐步征服了缅甸、南亚次大陆等地之后,已经严重威胁了大清西南一带的领土安全。这也是大清在面对英国时处于绝对劣势的证据之一,本来英国人在西南一带的军事行动应该引起大清警觉直接派出军队反击,可大清竟然不动如山,第三次鸦片战争也就不会爆发了。

主要对手不是大清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所以,在大清看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人是来势汹汹,可是在英国人的角度,这只是它征服全球很普通的一环。

对大清用兵之前要先对东南亚一带进行征服

与此同时,人类正在开始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石油、橡胶等的需求正在爆发式增长,而当时全世界最适合种植橡胶的地方就是马来西亚,也吸引了大量华人前往马来西亚打工!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马来西亚仍然是世界主要的橡胶供应地,没有之一。所以,在日本占领马来西亚后,直接导致美国出现了90%的橡胶缺口。

马来西亚这么重要,致使19世纪后半叶,大英帝国把对东方征服的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对马来西亚的征服。在19世纪后期,英国利用马来半岛各王朝内部的动荡,干预各王朝的内政,并且终于在20世纪初完全控制了马来西亚。

不过,这个时候大清也要被推翻了,世界正在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倒计时,英国的主要对手变成了德国,大英帝国也永远没有机会对大清第三次鸦片战争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