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成年人也需要听力筛查,一张表教你判断听力是否正常

发布时间:2023-03-03 14:51:31 发布人:hao168

来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同时也给大家留下来一个不太准确的认知——听力筛查就是给小宝宝准备的,

来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同时也给大家留下来一个不太准确的认知——听力筛查就是给小宝宝准备的,成人无需进行听力筛查。在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就让我们聊一聊,成年了到底需不需要听力筛查。

首先,给大家科普第一个概念——“筛查”,到底什么是筛查呢?“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出来”这就是筛查。你品,你细品这个又长又拗口的概念,就会发现筛查最重要的作用是发现那些“表面上健康但是可能已经患病的人”。筛查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患者本身尚未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及时发现疾病风险,和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次,我们梳理一下人的一生中到底要面对多少听力损失的风险。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发现,从胎儿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都有属于它的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很难完全规避。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以及肥胖人群的比例日益增加,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也将对听觉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听力损失,特别是高频听力损失出现,并且会随慢性病发生发展而逐渐加重。

第三,作为成年人我们到底能不能自己发现听力下降或听力损失呢?这里还要给大家科普第二个概念——“什么是听力下降或听力损失”。很多人认为听力下降或听力损失就是什么都听不见,完全处于无声世界。“我就是有点听不清楚,需要别人重复一下,偶尔打打岔,电视开大点声,我好着呢,医生怎么就说我听力下降了呢?”,实际上听力损失是有严格分级标准的,从下表中我们发现,从噪声下交谈可能有困难(轻度听力损失)到听不到言语声和大部分环境(完全听力损失)都属于听力损失或听力下降都属于范畴,因此听力损失≠全聋,出现“听不清、打岔、需要重复”就是听觉系统给您的重要提示,您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此外,轻度听力损失或者单耳听力损失,日常生活中很难自我发现,需要通过专门设备、专业人员协助您早期发现,才能及时止损。

表1. 听力损失分级及其对应的听觉体验

说到这里“成年了到底需不需要听力筛查”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是的,正如您心里所想,成年人也需要定期进行听力筛查。成人听力筛查主要采用纯音听力筛查技术,通过分别测试双耳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的听阈判断是否存在听力损失的风险,并对风险人群予以健康指导,从而提高全人群的听力保健意识,有利于减少甚至避免听力损失所带来的危害。

“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是时候开启您的第一次成人听力筛查之旅啦!

参考资料:

《世界听力报告》,2021,人民卫生出版社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