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张长图看懂清朝皇帝的4种继位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23 09:03:24 发布人:hao168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清朝在皇位继承方式上与历代皆有不同,曾先后出现过四种帝位继承方式。一、汗位推选制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后,八旗旗主都有努尔哈赤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清朝在皇位继承方式上与历代皆有不同,曾先后出现过四种帝位继承方式。

一、汗位推选制

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后,八旗旗主都有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称为“八和硕贝勒”。清朝入关之前,后金采用“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汗位继承人也在八王范围内进行推举,这就是汗位推选制。

努尔哈赤

皇太极虽然继承了汗位,但囿于旧制,皇太极还要与其他三大贝勒共临朝政,甚至共同接受群臣的朝拜。在皇太极一系列加强汗权的措施下,阿敏、莽古尔泰先后死去,代善对皇太极惟命是从,皇太极在八旗中形成了绝对的实力地位。

皇太极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标志着清朝封建皇权的诞生。

可以说,皇太极和顺治两帝都是在汗位推选制的背景下继承帝位的。

顺治帝

康熙帝

康熙皇帝皇位的继承,是以顺治皇帝个人的意志选择的继承人,也是第一次成功的案例。汗位推选制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图一:清朝汗位推选制的演变历程

二、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宗法制度中最基本的一个原则,也是中原封建王朝行之有效的继承制。清朝政权稳定后,康熙皇帝便仿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675年,年仅2岁的嫡长子胤礽被康熙立为皇太子,成为事实和名义上的储君,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可惜德不配位,1708年,35岁的皇太子胤礽被废。不过在第二年,胤礽又重新被复立为皇太子。三年之后,皇太子胤礽因最再次被废,自此,康熙再也未立皇太子。

康熙皇帝有齿序的儿子有24个,皇太子的两次被废立,让其他很多皇子都开始窥伺储君之位,终于演变为了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康熙也被皇子之间的倾轧竞争弄得心力交瘁。

雍正帝

可见,康熙虽然早期想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式确立储君,但最后却未能成为现实,最后还是以皇权的个人意志全权决定了储君人选,也为后面的秘密立储做了铺垫。

图二:九子夺嫡

三、秘密立储制

秘密立储可谓是清朝独具特色的皇位继承制度。

秘密立储的具体做法是:

清朝的秘密立储共实行了五次:

第一次是雍正帝通过秘密立储,选立了乾隆皇帝;

乾隆帝

第二次是乾隆皇帝继位不久就选立皇次子永琏为储君,可惜永琏9岁夭折;

第三次是乾隆皇帝选立十五子永琰为储君,是为嘉庆帝;

嘉庆帝

第四次是嘉庆皇帝选立次子旻宁为储君,是为道光帝;

道光帝

第五次是道光皇帝选立四子奕詝为储君,是为咸丰帝。

咸丰帝

咸丰帝仅有一子,所以未采用秘密立储;而后的同治、光绪两帝均无子嗣,秘密立储制度也再未被采用。

可见,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四帝都是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图三:清朝通过秘密立储即位的皇帝

四、懿旨立君制

慈禧太后

光绪帝

宣统帝

可见,清朝最后两位皇帝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意志和懿旨下继位的。

这两次皇位继承有着很明显的特点:一是皆幼帝继位,二是传位不传权。这两点都保证了慈禧太后的权力不至旁落。

图四:慈禧太后和清末2帝

五、总结

通过梳理以上四种皇位继承方式,清朝12帝中:努尔哈赤为开国之君;皇太极、顺治2帝为汗位推选制的背景下继位为帝;康熙和雍正2帝皆由皇帝立遗照制定;乾隆、嘉庆、道光、咸丰4帝皆为秘密立储而继位;同治为独子,命最好,继位最无悬念;光绪、宣统2帝皆由慈禧太后懿旨立君而继位。

图五:清朝12帝及继位方式

相比之下,清朝的4种皇位继承方式中,秘密立储既是独创,又最具优势。不过,就其本质而言,秘密立储仍然是沿着“立帝之子”的传承顺序,可以说是“嫡长子继承制”的一种改革和创新。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