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狐自尽始末,希特勒为何狠心逼死忠心于他的隆美尔?

发布时间:2023-03-24 09:34:42 发布人:hao168

1944年10月14日,曾经被英美敬畏的德国名将、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突然逝世。德国方面则在1944年10月18日为这位履历贡献的元帅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冯·伦德施泰特元帅作为希特勒的代理人出席了葬礼

1944年10月14日,曾经被英美敬畏的德国名将、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突然逝世。德国方面则在1944年10月18日为这位履历贡献的元帅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冯·伦德施泰特元帅作为希特勒的代理人出席了葬礼并致以悼词。表面看隆美尔仍旧是德国备受尊敬的元帅,但直到战后人们才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上知道了一个惊天消息——

隆美尔的死因并非病逝也非伤情恶化,而是希特勒残忍的逼迫隆美尔服毒自尽!

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希特勒才会让对他忠诚无比的隆美尔服毒自尽?在这可怕的事件背后,是什么促使了希特勒做出如此疯狂的决定?

一、对战争的悲观

需要指出的是,隆美尔本人对于德国在战争中的前景十分悲观。这一点在北非战场的最后阶段就已经有了体现。隆美尔目睹他骄傲的非洲军团在盟军强大的空地火力下分崩离析,双方的物资对比完全不成正比,任凭他有何等战争才能,也无法挽回北非的败局。

尽管希特勒最后为了不让隆美尔的荣誉因为北非的失败而受到打击,而调回了这位他的心腹爱将,可是德军在北非的失败以及非洲军团的全军覆没仍旧给了隆美尔以巨大的打击。

此后,隆美尔被调遣至法国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负责法国海岸线的防御工作。此前德国宣传部门极力宣传德国营造的"大西洋壁垒"是铜墙铁壁,任凭盟军如何进攻都只能损失惨重。

可当隆美尔亲自视察了"大西洋壁垒"之后,却发现这根本就是破砖烂瓦构成的防御。各防御地段的防御工事只能用简陋来形容,兵力稀缺的同时也匮乏技术兵器。在北非亲身体验了盟军强大的空地火力和人力物力之后,隆美尔实在难以相信"大西洋壁垒"能够挡住盟军的进攻。

而隆美尔此时能做的,是竭力的修建"大西洋壁垒",尤其是诺曼底大区的下诺曼底区域,这里简直是个防御真空地带,倘若盟军来攻必然失守。

在隆美尔监督下,"大西洋壁垒"的建设工作开始加强,反登陆作战的演练也被重视起来,可以说在法国北部海岸线上,隆美尔近乎竭力加强了防御。用德国陆军大将汉斯·冯·沙穆斯的话说,"自隆美尔元帅抵达后,大西洋壁垒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旁人眼中,隆美尔极力加强了防御,让"大西洋壁垒"变得坚不可摧。可是对于隆美尔而言,这种程度的努力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他很清楚当盟军发动登陆作战时,没有制空权的德军将难以为继。因此隆美尔认为德军在盟军登陆的第一天里才有阻止对方的机会,提出了让装甲师尽可能的靠近海岸防线以便于发动战术反击。

可惜此建议遭到了西线德军将领的反对,毕竟他们没有见过盟军的空中力量,完全不相信隆美尔的判断。这让隆美尔有些心灰意冷,他意识到德军上下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战况对他们已经不利了。

二、和希特勒的分歧

隆美尔本人和希特勒也是存在分歧的,而这种分析是逐步形成的。

曾经隆美尔对于希特勒无比忠诚,堪称是对希特勒最忠诚的将领之一。隆美尔曾担任过希特勒的卫队长,对希特勒采取完全支持的态度。隆美尔在给朋友的书信里都会写上一句,"希特勒万岁,敬上—E.隆美尔",在写给他妻子的家书里都充满了对希特勒的赞美之词,他本人的日记里就更是如此了。一句话,平民出身的隆美尔对同样平民出身的希特勒,有极大的好感和尊重感。

这种对希特勒的崇拜感在隆美尔被希特勒委以重任,前往非洲指挥非洲军团时,隆美尔在这里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对希特勒也越发崇拜。

可也是在这个时候,隆美尔对希特勒开始了怀疑。隆美尔在北非从未获得足够的补给,因为德军统帅部对北非的不重视,隆美尔几乎是在用最低限度的补给作战,如果要获得足够的补给就要靠缴获才行。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隆美尔兵败北非不说,连他本人都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

经过了北非的惨痛失败,并且目睹了所谓的"大西洋壁垒"是何等不靠谱之后,隆美尔开始怀疑德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未来,而在仔细评估了德军在各战线的战况,尤其是东线战况之后,隆美尔认为德国已经不可能取胜了。

隆美尔在思考后认为,唯一能够确保德国不受到一战后的命运的办法,只有在东线设立一道坚实的战线来阻挡苏军的进攻,同时和盟军展开谈判议和,让其放弃对德国的进攻,如此才能够保住德国的未来。

隆美尔曾向希特勒提出这些建议,但希特勒对这些充耳不闻,每次见面都是对将领们夸耀自己的那些秘密武器,宣称这些武器可以击败盟军和苏军。希特勒的态度刺痛了隆美尔的内心,他认为德国的前途越发黑暗,似乎一切都要无力回天了。

隆美尔此时生活在煎熬之中,一面是对实际情况的冷静判断而带来绝望,一面是他对希特勒本人的忠诚,这些都促使隆美尔变得焦虑而痛苦。也是这个时候,西线德军内部的反纳粹阵营找到了他。

三、隆美尔之死

隆美尔身边的朋友不乏反希特勒的人,其中包括冯·法肯豪森、卡尔·史多林、冯·史图尔普纳格,甚至连他的参谋长汉斯·史派德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极力劝说隆美尔加入到反希特勒的行列中,因为他们需要隆美尔在德国的声望与在西线的指挥权。

隆美尔是否真的参与了反希特勒的行动至今仍是一个迷,各方资料的表述完全不一样。但可以确认的是,隆美尔纵然没有参与这一行动,也为他的朋友们保守了秘密。

在1944年7月20日密谋案发生后,因盟军空袭而负伤的隆美尔已经知道局势不妙。在炸弹袭击中幸存的希特勒下令逮捕所有可疑分子,隆美尔直言希特勒已经疯了,他知道他本人已经是死期将至,因为他本人的态度将注定他被牵扯进来。

事实也果然如此,被逮捕的冯·史图尔普纳格吃不消严刑拷打,遂供称隆美尔也是他们的同谋者。隆美尔本人的副官凯萨·冯·霍法克尔被捕后,也招供说隆美尔是反希特勒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这一切都让希特勒怒火中烧,所谓的德国"军事荣誉法庭"也宣布隆美尔叛国。但或许是出于对隆美尔过去忠诚的回报,也可能是担忧将隆美尔宣布为叛徒会带来士气下降,希特勒决定不公开审判隆美尔,而是让隆美尔自尽。希特勒为此派出了两位使者,威廉·布格多夫和恩斯特·梅塞尔,他让二人告诉隆美尔,

若隆美尔服毒自尽,则可以保存自己的荣誉和得到国葬,家人也将得到妥善的安置并得到抚恤金。否则,隆美尔将被剥夺所有荣誉并上法庭接受审判,家人也将受到牵连。

10月14日,希特勒的使者来到了隆美尔的宅邸,当面宣布了希特勒的命令。根据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曼弗雷德·隆美尔的回忆,隆美尔当时走出书房向家人宣布了自己将会死去的消息,并在短暂的告别后平静的离开了。

大约一刻钟之后,隆美尔在距离自家的宅邸五百米外的一处小树林内服毒自尽,沙漠之狐就此陨落。隆美尔死后,希特勒为隆美尔举行了国葬,表面上是为隆美尔哀悼,实际上是为了掩盖真相。

结语

就这样,曾经纵横于北非沙漠的德国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隆美尔在天堂会如何看待希特勒的决定,他是否会感觉希特勒薄情寡义呢?而希特勒也不知道,隆美尔至死都随身携带了一份文件,一份记述了希特勒所有错误的文件。隆美尔本希望以此说服希特勒,让希特勒正视德国的现状。但可惜,隆美尔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

参考文献:《隆美尔战时文件》

《狐狸的踪迹——隆美尔》

《沙漠之狐隆美尔》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