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存在大英博物馆,976字,字字都荒唐可笑

发布时间:2023-03-24 11:27:47 发布人:hao168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已有上下五千年。在漫漫时间长河之中,不乏有国力强盛的王朝,也许是得益于统治者的雄心壮志与文韬武略,亦或是老天爷体恤苍生风调雨顺。总之,在这些王朝之中,常常会出现国力极度强盛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已有上下五千年。

在漫漫时间长河之中,不乏有国力强盛的王朝,也许是得益于统治者的雄心壮志与文韬武略,亦或是老天爷体恤苍生风调雨顺。

总之,在这些王朝之中,常常会出现国力极度强盛的时期,后世将其称之为“盛世”。

在盛世中,因为军力与民力的鼎盛,统治者往往会信心大增,处于“康乾盛世”中的乾隆皇帝便是如此,不同于一百年后的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中前期的清朝在世界上堪称无敌。

当英国使者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时,乾隆送出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信上所书976字,字字都透露着无知与愚昧。

傲慢与偏见

1793年9月24日,北京城一片祥和,时值秋日,香山枫叶如火焰一般连绵不绝。

路上车马川流不息,其中亦有肤色发色截然不同的外来者,路人瞧在眼中,倒不觉得有多么奇怪。

早早起床的乾隆此时正端坐在太和殿内的龙椅之上,对于络绎不绝的讨好与献媚,今日年满82岁的老人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兴奋,在这张椅子上坐得越久,能使他开心的事情也就越少。

时至今天,最能令他感到欣慰的,无非是自己又多活了一个春秋。

82岁的乾隆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冲出太和门,路过金水桥,最后缓缓抵达午门,满眼都是22岁的自己。

乾隆理所当然对自己的执政成果感到满意,这使得他看向使节们的表情稍稍温和了一些。

这时,一位金发碧眼的英俊男子从人群中走出,执骑士礼向乾隆微微鞠躬,“我叫马嘎尔尼,英国国王陛下派我来为皇帝庆生的。”

按照本朝律例,参见皇帝陛下必须跪下以表尊敬,但对于这些外来的使节,乾隆并没有过多计较,毕竟,堂堂天朝上国,因如此小事产生争执,显得太过小气。

乾隆摆了摆手,示意他直入正题,这位早已迈过古稀之年的皇帝,不想浪费一分钟在所谓的冠冕堂皇之词上。

彼时欧洲已经度过了工业革命的阵痛期,工厂里的工人夜以继日地劳动,使得伦敦上空的烟雾愈加浓郁,所带来的结果也十分可观,不停有新的发明家横空出世,也不断有新鲜物品取而代之。

这些东西,对于当时仍处于农业社会的清朝而言,着实是一件件稀罕物。

按照原来英国方面的设想,这些物品中至少能有一两件令乾隆生起浓厚兴趣。

只要乾隆对于他们的科技成果感到满意,那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将不复存在,东西方的互通定会变成现实,清朝这条盘踞东方的巨龙,会将源源不断的白银送入伦敦港。

前者获得科技,后者寻求突破,这是一个双方共赢的局面,马嘎尔尼对此胜券在握,面对科技的诱惑,乾隆没有拒绝的理由。

想到这里,马嘎尔尼挺直腰杆,他代表着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清朝虽大,但双方国力差距甚小,他不需要卑躬屈膝赢得椅上之人的欢心。

接下来的事情却令前者始料不及。浑身散发着垂暮气息的乾隆微微睁着眼睛,面无表情地看着一件又一件物品,而台下正忙于介绍的马嘎尔尼,在他眼中如同小丑一般。

金銮殿中安静祥和,没有想象中的你问我答,只有马嘎尔尼慷慨激昂的放声与翻译人员平淡无奇的解释。

为了凸显自己的大度,乾隆还是耐着性子,安安静静地听完了马嘎尔尼的整个陈述。

后者站在台下,名贵服饰早已湿透,声音也从当初充满磁性到逐渐沙哑,马嘎尔尼已经掏空了所有的赞美之词,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科技的结晶。

他看着乾隆,满怀希翼地等待着想要听见的那句话。

乾隆将手上的精美茶具交给了侍从,不以为然地笑了笑。

他告诉马嘎尔尼:“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稀缺的,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需要通过购买外国的商品对自己进行补充。”

马嘎尔尼愣住了,这是他从未想象到的一副场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男人,竟然对于这些西方最先进的科技产物毫无兴趣。

它将人们的思想完全禁锢,毫无进步的可能!

就连那位创造了盛世的皇帝,马嘎尔尼对其的印象也一落千丈,他果然不再年轻了,不会再像年轻时有旺盛的好学之心,不会再像年轻时有激昂的雄心壮志。

现在的他,如同整个帝国一般,昏昏沉沉,毫无生机可言。

马嘎尔尼深呼吸了一口气,想要做出最后的努力,如果事成,他能够得到的奖赏是非常可观的,哪怕不是为了背后的祖国,为了自己,他也要搏一搏。

稳坐龙椅的乾隆皇帝没觉得有丝毫不妥,在场的宦官侍从,文武百官亦认为是平常之事,他们不会料到,仅仅在几十年后,他们就为这次漠视世界发展的态度付出极度惨痛的代价。

乾隆皇帝再三沉思,认为自己应该多给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国王一些面子。

他唤人拿出纸笔,亲手书写了一封信,让马嘎尔尼带回英国,交给国王陛下。

那封书信所写内容其实极为简单,也极其敷衍,仅仅976字的信中,无非就是表达对于自己的自信和对其他国家的不屑。

之外,他还告诉英国国王,如果想要派人来京城当差,我们十分欢迎,一旦来到这里,就必须穿清朝的服饰,并且永远不得回到英国。

你所派来为“我”贺寿的人,即使是没有到场的仆役随从,“我”都给予重赏,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整封信中,最能看出乾隆傲慢的其实是:

“朕披阅表文,词意诚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如此称呼,轻蔑之意溢于言表。

英国国王会因为这件事情感到愤怒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会放弃与中国“互通有无”的机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温和的言语无法打动东方的巨龙,那就用坚船利炮摧毁他的自信。

帝国残阳

1901年9月7日,北京城动乱不堪,血红色的香山枫叶,奏响了帝国的最后一支挽歌。

宽阔的马路上依然熙熙攘攘,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代表人在次日抵达北京城。

齐聚一堂的胜者们,以高傲的步伐走进午门,穿过金水桥,掠过太和门,最后缓缓抵达清朝的政治中心,太和殿。

在这里,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劻会以战败者的姿态,代表东方巨龙低下头颅,对他们表达最诚恳的“歉意”。

会议的进程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明显,导致变成了列强单方面提出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李奕二人只能选择接受。

于是,《辛丑条约》诞生了。

不同之处在于,乾隆时期,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光绪时期,山河破碎,百姓受难。

光绪帝低头沉默不语,爱新觉罗世世代代攒下的家底,在他手中付之一炬。

作为皇帝,他当然知道为何大沽口炮台会失守如此之快,知道为何两广门户洞开,也知道王朝的光辉不复存在。

落日的余晖最终泼入太和殿,光绪时常会想,如果在乾隆那个年代,他们乐于接受外来科技和文化,那么大清的今天,是否会大不一样?

那位必然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乾隆帝,对于帝国而言,究竟是功臣还是罪人?

但他很快就笑着摇了摇头,事已至此,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已然不太现实,他所能做的,仅仅是让这个延续了几百年的王朝,再苟延残喘一点。

1912年2月12日,北京的冬雪尚未融化,香山枫叶不再,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头在寒风中摇摇晃晃。

紫禁城,太和殿,六岁的宣统皇帝坐在龙椅上,他的背后,是掀起帘子听政的隆裕太后。

此时的清王朝已经走到最后一日,大臣们没有再三叩九拜,没有高呼皇上万岁,有的,只是一张张神色悲戚的脸。

宣统皇帝不知道,但太后与大臣都心知肚明,沦落至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与世界脱轨,没有先进的科技,亦没有制度的进步,腐朽不堪的清廷,拿什么抵挡外患与内忧?

八十二岁的乾隆,三十一岁的光绪,六岁的宣统,这是大清由盛转衰的步调,也是中国与世界背道而驰的因果。

一切的一切,都要追溯到1793年的那个秋天,那是清王朝极盛的落幕,是堕落的开始。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雄极一时的清朝退出历史,所留给世人的,只有经验与教训。

事实证明,如果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发达的科技与制度缺一不可。

在清朝最为鼎盛的时期,面对其他发达国家抛来的橄榄枝,乾隆皇帝傲慢地拒绝,在清朝最为倾斜的阶段,面对其他发达国家的战舰武器,宣统皇帝宣布退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世界格局千变万化,但唯一不变的宗旨是竞争力,只有拥有了竞争力,才不会落后挨打。但如何保持竞争力?

自然是开眼看世界,始终与世界保持积极的交流,确保能够获得一流的科技与观念。

若是乾隆皇帝泉下有知,会有几分悲痛几分悔恨,他将王朝扶上最高点,也断送了王朝的希望。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大部分来自于傲慢与偏见。

至于那一封乾隆亲笔信,此刻正躺在大英博物馆中,泛黄的纸张,乏力的笔迹,静静向世人诉说着,那一段愚昧无知的历史。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