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智慧:乾隆巧借诗意弥臣隙

发布时间:2023-03-25 08:12:59 发布人:hao168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乾隆是聪明皇帝,善于用人,也善于了解人,更善于调解臣子矛盾,让他们同心协力地为自己出力。大清皇帝有一座庄园叫避暑山庄,每当天气炎热之时,皇上便带重臣和后妃们到那里办公、避暑。臣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乾隆是聪明皇帝,善于用人,也善于了解人,更善于调解臣子矛盾,让他们同心协力地为自己出力。

大清皇帝有一座庄园叫避暑山庄,每当天气炎热之时,皇上便带重臣和后妃们到那里办公、避暑。臣僚们都以能陪驾去避暑山庄为荣。

这年夏天,乾隆去避暑山庄,让军机要员和珅与三朝元老刘通训陪同。一天,乾隆邀二人同游烟雨楼。

那烟雨楼是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此楼四面环水,仅有一桥可通。楼在湖上,水气一蒸,便迷濛如在雨中,故有此名。三人来到桥上,那桥弯弯曲曲,坐落在湖面上,时而薄露飘过,如在天上;时而雾过水清,又如荡舟海湾,直逗得乾隆诗兴大发,邀二人赋诗比赛。

乾隆先出一题,问道:“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刘通训觉得自己是三朝元老,资历在和珅之上,忙抢先答道:“君主高,臣子低,文臣在东,武臣西。”

和珅一听,心中老大不高兴,一来自己是军机要员,权力比刘通训大,二来刘通训诗中说“武在西”,古代以东为上,以西为下,也有暗含自已这军机大臣不如刘通训那三世文臣的地位高的意思。不行,得打击一下这老东西的气焰。

和珅环视一下,自已站在乾隆的东面,而刘通训站在乾隆西面,而那桥下的热河水流,正自东向西流入离官湖,于是借机吟道:“天最高,地最低,河(以“河”谐音“和”,指和珅自己)在东,来流(以河流之“流”谐音“刘”,指刘通训)在西。”刘通训也听出了和珅诗中谐音双关的字义,明白他是在借诗与自己争地位高低,心中老大不快。

乾隆笑了一笑,没说什么,又出题说每人以“水”为题,拆一个字,说一句俗语,以成一句诗。刘通训见来了报复机会,忙抢先道:“有水念溪,无水也念奚,单“奚”加鸟变为鸡(古时“鸡”字亦可写作“鷄”),得时的狐狸欢如虎,落坡的凤凰不如鸡。”

和珅早已听出刘通训讽刺自己是“得时狐”之意,于是和诗反击道:“有水念湘,无水也念相,雨落相上便为霜。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意为你刘通训的现况是新老交替的自然规律造成的,各人顾各人,埋怨我做什么?

乾隆早已听出二人的弦外之音,所以上前来一手拉住一个,赋诗道:“有水念清,无水也念青,爱卿协力心有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孤情看水情。”这时,三人联手的身影正倒映在水中。和珅和刘通训听罢,心中为之一震,对,不应为个人名份争高低而误国事。二人为乾隆的苦心所感动,当即互相认错结为忘年交,表达共铺国政的决心,乾隆听后很高兴。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