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荒诞——慈禧平定变法乱局的正当性

发布时间:2023-03-06 18:06:15 发布人:hao168

戊戌变法的荒诞——慈禧平定变法乱局的正当性作者:花田君 来源:知乎熟悉花田君的朋友都知道,历史是花田君最为钟爱的学科,不能说研究有多么深入,只不过多读了两书柜史学专著,也算是有点不伦不类的见解罢了。但

戊戌变法的荒诞——慈禧平定变法乱局的正当性

作者:花田君 来源:知乎

熟悉花田君的朋友都知道,历史是花田君最为钟爱的学科,不能说研究有多么深入,只不过多读了两书柜史学专著,也算是有点不伦不类的见解罢了。但是为人酷爱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所以屡有怪诞荒僻之言,为主流不齿也。若论华夏历史,卷帙浩繁,花田君最为喜欢的两晋南北朝史和清史,因为南北朝纷繁复杂,朝代频仍,打成一锅粥,故此故事颇为有趣,但是研究者少;而清史去古未远,尤其是近代史,几乎成为了两岸三地来给各种涂脂抹粉的工具,往往欠缺历史的公允,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近代史的研究最能出新观点和新思路,将掩藏在说教下的史实翻阅出来,应该是良心史家的任务。

戊戌变法,几乎在两岸的主流史学界没有什么争议,都对此歌功颂德,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转型尝试,是中国变法图强的努力挣扎,结果被政治老顽固慈禧太后一手粉碎,让清廷最终趋于保守,间接导致了两三年后的拳乱和八国之侵。根据主流教科书的说法,虽然戊戌变法有很多议题值得商榷,但是是中国人民试图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努力,而慈禧太后就是封建主义的最大代表,是反动势力的幕后黑手。慈禧粉碎了戊戌变法,无疑被彻底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遭万世唾骂。

其实,最近十几年,中国许多史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已经对戊戌变法的史实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变法的各种资料、诏书、廷议内容几乎完整的保留在今天的北京市档案馆中,方便大家查阅,只要悉心阅读,就会觉得好像有些不对,真正的变法内容同咱们所熟知的故事出入极大。只不过这部分内容同盖棺定论的主流阐述相差极大,可谓“太过暴力”,以至于不能大张旗鼓的公布出来。但是这部分内容因为不涉及到当今,大家只要在网络上仔细查找史学文献,还是能够窥得佳境的。今天花田君就语不惊人死不休,给大家介绍一下戊戌变法有多么荒诞不经,从而大家也就能理解慈禧太后粉碎变法的苦心了。也许历史的真相,真的同咱们所认为的真相相差迥异。

从最后处斩的戊戌六君子来看,康广仁是康有为亲属,而谭嗣同是自投罗网,这二人大义凛然。而其他四位其实都和慈禧的亲信沾亲带故,其中杨深秀和杨锐,乃是李鸿章的得意门生,刘光地更是慈禧最信任的荣禄的高材生,六君子有一半都来源于慈禧一派。所以慈禧对戊戌变法,最开始的态度,在最开始虽然不算支持,也算不反对的。

首先,戊戌变法肇启于“公车上书”,根据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说法,康有为在北京网罗了万名赶考举子,来个万人上书,一下子惊动了朝廷,让光绪帝大为震惊,从而开启了戊戌变法的第一步。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北京档案馆里的康有为自己的说法,其实这个上书只是康梁二人纠结了85名广东举子,其他各省的举子无一人参加,“臣合粤省举人85子,以彰圣听”(康南海实录)。后来康有为到了海外,为了显示自己的正义性,竟然把85人说成万人,真是吹牛吹到没边儿了。由此可见,公车上书,在当时的学界并没有人太多支持,被当时的学界认为是“粤省举人,以诡谲入仕”的手段罢了。

光绪帝刚刚亲政,就遭到甲午之败,丧权辱国,年轻的皇帝窝火生气在所难免。但是年轻人血气方刚,想要摆脱政治枷锁,大施拳脚,往往意气用事,对时局把握不清,也对国家大事缺乏宏观微观的了解。康梁入朝之后,立刻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于是年轻气盛的小皇帝,加上一知半解的臣子,立刻在全国掀起了滔天风雨,最终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非得要镇压变法?她真的是老顽固,恋权不放吗?

变法第一条:取消科举。康梁和光绪真是雷厉风行,从来不给一些中间道路,说要取消科举,一纸诏书就取消,并且立即执行。这可让在北京的举子们大跌眼镜,自己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几十年,就为了来北京鲤鱼跃龙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结果被康梁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几十年辛苦梦断京畿,是谁谁不急?结果北京爆发万人举子大骚乱,当时大考之后,大多数举子还未返乡,结果大家纠结在一起,围攻贡院,冲击各大衙门,甚至在紫禁城宫门外呐喊示威,光绪帝一看闹得太大,立刻就把第一条撤掉了。

变法第二条:取消寺院道观,寺院道观全部改为小学学堂。我的天,一纸令下,全直隶省大哗。诏书下达第二天,“北方诸省皆乱”,各地有名的高僧老道一起进京上访,留在当地的小和尚小尼姑小老道则深入发动群众,对朝廷的政策加以歪曲,在配合上民间传统的跳大神色彩,也裹挟了万名群众随着高僧老道一起进京,当时民间流传“皇帝只认东洋和西洋,不认亲爹和亲娘”。光绪一看,算了,和尚老道惹不起,诏书作废。

变法第三条:裁撤冗员,也就是改革官吏制度,将詹事府、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东正司等官吏衙门,刹那间一万多名官吏下岗回家,自谋出路。如此一来,北京的各处公务员集体造反,大家十年寒窗苦,终于熬出头了,现在皇上要大家下岗回家,连工龄买断都没有,大家能善罢甘休。于是各地衙门纷纷被官吏砸毁拆烂,很多官吏抱着衙门里的桌椅板凳回家,扬言“吃不上饭了,拿这些回家劈柴”。北京城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光绪帝一看,算了,这步棋走的也不咋的,诏书再次作废。

变法第四条:取消旗人的优惠待遇,迁都上海。康梁认为北京死气沉沉,政治一潭死水,应该在东南择良地,另行建都,并且满汉融合,不分彼此。这一下彻底激怒了满清权贵,旗人每个月2两2钱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下子铁杆庄稼倒了,旗人能不跟你玩命?再说北京是满族龙兴之地,进可攻退可守,真要深入汉地,立刻遭到全体满族官员的强烈抵制。光绪帝眼看阻力太大,也只能作废。由此可见,戊戌变法的前四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得罪的人太多,又没有“过渡时期总路线”,纷纷以失败告终。

听到此处,大家想必已经觉得这个变法太为刚猛,脱离现实,非常幼稚,缺乏政治智慧,那么下面的操作大家可就会大吃一惊,完全颠覆了大家对康梁等人的认知了。在颐和园里颐养天年的慈禧,当然并不会放过紫禁城的里的风吹草动,康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慈禧早有耳闻。老佛爷一直认为,治大国如烹小鲜,要宽严相济,如此大张旗鼓,物极必反。慈禧立刻托荣禄等人进京拜见皇上,斥责光绪太为激进。这一下可让康梁着急,不加以反思,反而变本加厉。此时正好伊藤博文访问中国,康梁乃差人同伊藤博文联络,希望同大日本联合,并且聘任伊藤博文为中国的首相,指导中国变法图强之事物。由此看来,我们实在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刚刚打败了自己,并且逼迫自己割地赔款的敌国战争贩子,却要被请来给自己的国家打腰提气?此等建议岂不是非蠢既坏?怪不得连伊藤博文在日记里都觉得“咄咄怪事,亘古未有也”。

、除此以外,康梁还联系英美德等国,因为德国刚刚抢占了胶州湾,气势正隆,康梁首先联络德国,也希望德国派专人来给大清变法支招,后来干脆跟英法德日四国公使会谈,希望成立一个六国联盟(第六国忘记了,是美国还是沙俄?),这六国将所有的外交、财政等重要国计民生的大权,都交给一个六国委员会来负责,这委员会全权代表六国政府。大家看看,这还是大家熟悉的戊戌变法吗?这不是给列强与虎谋皮吗?变法成了门户洞开,让他国干涉大清内政的诱饵,如此一来,国家岂不乱套。

慈禧看在眼里,终于坐不住了,终于发动了戊戌政变,这实在是无奈之举,由着这帮书生误国,恐怕中华危矣。顺带提一下,康有为的政治素养有多不靠谱,康有为为了怕慈禧干政,决定派一个体制内的武功高手,毕某来行刺慈禧,按说这可是泼天大事,必须小心翼翼,极为保密的进行,结果毕某正在暗中策划,没几天他的好几个朋友都找上门来,询问行刺之事,毕某大惊,问友人如何得知,朋友都说,这是康有为自己告诉我的,所以才来询问有无此事。毕某吓得冷汗直冒,立刻躲进了日本大使馆,远渡重洋,到了北洋时期才回国。康有为把刺杀慈禧都当成是小事一桩,那么他对国家民族的态度,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见,慈禧平定戊戌之乱,可谓伟光正。书生意气觉得变法是激昂文字,根本没有任何政治经验和治国手段,百日维新便把国家弄得鸡飞狗跳,危机重重。只可惜大清去矣,康梁回京之后掌握了话语权,为当年变法涂脂抹粉,对政敌反攻倒算,以假乱真百余年矣。惜哉,惜哉!

————2021年8月8日晨于澳洲忘言草舍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