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上朝没那么肃穆,文武两班经常花翎乱颤哄笑如雷

发布时间:2023-03-25 18:15:23 发布人:hao168

清朝的满汉大臣里,有些人特别有意思。,刚毅,满洲镶蓝旗人.字子良,光绪二十四年任协办大学土。因平反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得到慈禧重用,在晚清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在这里且不谈。刚毅是笔帖式(抄写满文档案

清朝的满汉大臣里,有些人特别有意思。,

刚毅,满洲镶蓝旗人.字子良,光绪二十四年任协办大学土。因平反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得到慈禧重用,在晚清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在这里且不谈。

刚毅是笔帖式(抄写满文档案的低级文官)出身,汉字认识的不多,所以经常读错别字,动不动就闹出大笑话。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刚毅还在任刑部尚书时,他对众司员说:“皋陶是舜王爷驾前刑部尚书高大人也。”

属下都憋住不敢笑:皋陶姓偃,不姓皋,更不姓高。舜是五帝之一,他给降成了王爷。

刑部监狱经常有犯人死于狱中,管监狱的提牢厅照例都要写囚犯某某瘐死,报告给刑部尚书。“瘐”(yǔ),指犯人生病,“瘐死”是古代刑律专用词,指囚犯病死狱中。刚毅不认识这个字,他一想犯人在监狱里吃不饱,饿瘦了就会死,应该是“廋死”的。所以只要接到这种报告,就提笔把“瘐”字改为“廋”字,并训斥司员不识字,不认真,每次都把“廋”字写错。司员们也不敢当面辩驳,只是下来窃笑。

他在担任军机大臣期间,见地方官的奏折中有“民不聊生”的成语,他不认识“聊”字,就把它该作“耶”.成了“民不耶生”。同僚看了都莫名其妙。

有一次,四川总督奏折里用“追奔逐北”,奏报剿番夷取得大胜。 追奔逐北的“奔”是逃跑,“北”是败北,这句成语是指追击败逃的敌军。他不懂词义,看了奏报大怒:“川督为何如此不认真,奏折可以随便写错字吗?应请圣上传旨加以申斥。”

众人不明所以,问他因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奏折中“追奔逐北”’一句说不通,应该写“逐奔追比”才对。

“追比”在古代是常用词,意思是限令吏役办事,办不好打板子,这个他懂。

他还讲解:你们想,那番夷跑了,官军逐而获之,接着追比其过去所抢掠的财物,这才合理。如果写作“逐北”, 怎么知道敌人不是向东、向西或者向南跑,而偏偏向北跑呢?”众人轰然大笑。帝师翁同龢在场.就给他讲 “追奔逐北”的意思,刚毅也不以为然。

他曾对江苏巡抚说:他们总说我刚腹自用,我只是刚直而已,何谓刚腹,我实在不解。原来他不认识“愎”字,就念成腹。

刚毅毕竟是满员,汉字认的不多,这在满清官场上也不是什么大事。有些人就说不过去了,比如从海外留学回来的。鸦片战争后,士大夫们从看不起“蛮夷”转向“媚外”,清廷对留洋回来的人,都给翰林功名,待遇不可谓不高,社会上管这些人叫洋翰林。

有一个洋翰林,给巡抚何秋辇写信时,把巡抚大名里的辇写成 “辈”。信里还把究竟的“究”字写成“宄”。何秋辇一看十分不快,就给这位洋翰林写了副对联 :

上联:辇辈并车,夫夫竟作非非想;

下联:究宄同盖,九九难将八八除。

这里“同盖”指同门, 究”字去“八”为“宄”。用两个错字成联, 对仗工整,可谓非常巧妙。

过了不久,又有一位洋翰林也致书何秋辇, 称何为秋辈老伯, 还是把“辇”字写成“辈”。叙事中又把“草菅人命”写成“草管人命”。何秋辇一脸无奈之下,又手撰一联:

上联: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

下联:菅管为官,个个多存草草心。”

后来北京有人知道了,改写了一下,就不像巡抚那么文雅了:

辇辈同车,人知其非矣;

究宄并盖,君其忘八乎!

高手在民间。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