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德国仅10万军队,希特勒用6年疯狂扩军800万,他如何做到

发布时间:2023-03-26 11:17:27 发布人:hao168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武装到牙齿的1100万德国军队,在欧洲战场上,是同盟国绝对的噩梦。但这个噩梦出现的过程,却很令人费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法等西方列强,为了阻止德国东山再起,对德国军队的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武装到牙齿的1100万德国军队,在欧洲战场上,是同盟国绝对的噩梦。

但这个噩梦出现的过程,却很令人费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法等西方列强,为了阻止德国东山再起,对德国军队的数量,做了严格的限制。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陆军总人数不能超过10万人,并且不得配备坦克等重武器;不得组建空军,海军只能拥有几艘战列舰,不得拥有潜艇。

如此种种严格的限制下,按理来说德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被阉割,是没办法重新威胁到英法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战结束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前期,德国军队不止装备精良,而且规模达到了600多万,其后更是扩军到了800万左右。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先后武装了1100万军队。

从受到限制的10万军队,到扩军成为一支拥有800万士兵的强大军队,希特勒其实只用了6年。

这就让人费解了,短短6年之内,希特勒是如何在英法的眼皮子底下,完成扩军800万的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军事理论。

希特勒要完成扩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的问题。

彼时的德国,因为受到1929年全球大萧条的影响,失业人数暴增,兵源是不缺的。

就算当时的德国年轻人,因为失业没工作,找不到饭碗,因此在待遇方面要求比较低,但起码的吃饭问题,总要解决的。

800万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子要吃饭,这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来说,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更别提当时的德国,因为一战的缘故,失去了13.5%的领土,16%的煤产地以及半数的钢铁产业。

与此同时,还背负着巨额的战争赔款。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共需支付给英法等国22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虽然后来减少到1320亿马克,但这仍然不是一个小数字。

因为这笔赔款被要求以黄金支付,给我们今天直观地感受它到底有多大规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角度。

按照当时的换算比例,1320亿马克,折合黄金96000吨,放在现在就是近30万亿人民币。

这么大一笔贷款,严重透支着德国的经济。如果继续支付战争赔款,别说是扩军了,能不裁撤军队,就已经是万幸。

因此希特勒想要筹钱扩军,第一步就是暂停向英法等国支付战争赔款。他借助当时全球经济大萧条,德国经济面临崩溃的机会,倒逼英法同意暂停支付战争赔款。

理由也很简单,要么暂停战争赔款,让德国缓一口气,这笔帐我们就还认。要么你们就逼着还款,德国政府筹集不到,只能倒台。

到时候让德国彻底乱下去,甚至让工人阶级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这笔战争赔款,你们英法就永远别想要了。

这种情况之下,英法只能同意,暂停德国向他们支付战争赔款。

但是仅靠这一点,还是无法满足扩军的资金需求。因此希特勒上台以后,还利用经济危机,以及美国想制衡英国的想法,大举借债,其中主要是跟美国贷款。

在第二次世界战前,德国国债只有300多亿美元,到了二战结束后,德国债务达到了4500亿,翻了15倍。

正是靠着暂停向英法支付战争赔款,以及大量举债,希特勒筹集到了扩军所需要的资金。

光有钱不行,还得有人

当然,光有了钱还不行,还得有人。

军队是由士兵组成的,但并不是只要把人聚集在一起,就叫军队。

在失业的青年,和一名合格的士兵中间,还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就是士气。

相比于筹到足够扩军800万的资金,如何把这800万青年人,变成800万合格的士兵,其实更难。

二战中,德国军队屠杀平民,迫害犹太人,行为是很恶劣的,但其战斗力,却绝对算得上是天下强军。

那么希特勒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办法,第一是煽动仇恨,第二是建立极端的民族主义信仰。

煽动仇恨,主要是针对英法等一战战胜国的。曾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凡尔赛条约》签署时,因为其中对德国的过分压榨,气得辞职回家,并预言这不会结束战争,只会给下一场战争埋下仇恨的种子。

希特勒上台时,全球经济正经历大萧条。而作为一战战败国的德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尤其严重。当时德国近一半的人失业,整个社会积累着一种巨大的戾气。

这种戾气最直观的反映,就是那些失业的年轻人们,对自己的遭遇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们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呢?

希特勒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德国社会整体的不满情绪,而且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是一战以后,德国遭遇的不平等的待遇,让当时的德国陷入重重危机的。

换句话说,希特告诉德国人,不是我们不想好过,是“敌人”不让我们好过。

由此,在年轻人心中,种下了仇视英法等一战战胜国的种子,激发了年轻人从军,争取德国国际地位正常化的热情。

除了仇恨之外,希特勒还利用极端的民族主义,建立了日耳曼人是优等民族,应该凌驾于其它民族之上的信仰。

如果说仇恨是二战中,德国军队士气的来源,那么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就是维持这种士气长久不坠的原生动力。

正是靠着煽动民间对英法等列强的不满,以及极端的日耳曼民族主义信仰,希特勒为他扩建后的800万军队,找到了一个偏激“军魂”。

至此,希勒特想要扩军的所有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了。

绝对军事优先:要大炮不要黄油

钱和人,都是希勒特完成扩军800万的客观前提。但如何在短短6年之内,有效地把钱和人组织起来,配备着优良的装备,组成一支庞大的军队,依然是一个问题。

那么希特勒是如何完成这一点的呢?

也许他上台之初,在内阁会议上的一次讲话,能说明真相。

希特勒借助着极端的民族主义上台,扩建德国军队,使德国“回到自己该有的位置”,是他给选民做出的承诺。

而如何把承诺变为现实,就是希特勒上台之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他曾在一次德国内阁会议上,说过:

“接下来五年的重点,就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德国军队。一切经济政策,是不是足够好,是不是符合德国国情,首先得问,它是不是有利于德国军队的建设”。

简单一点来说,这就是绝对的“先军”主义,一切政治经济政策的出台,都要为军队的建设而服务。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德国国内轰轰烈烈的扩军进程,开启了。

而与此同时,其国内民生经济的发展,却可以忽略不计。

1939年9月,德国的武器和军用装备的生产,比1933年增长了11.5倍,飞机制造差不多增加了22倍。军火产量1939年时,德国已为英美两国总和的两倍多。

在国家层面,德国国家投资中,对军工产业的投资,从1933年的23%,到1935年的57%,两年的时间内翻了一倍多。

在民间层面,号召“要大炮不要黄油”,提倡农民和工人,过极端简朴的生活,把钱和物资都交出来,用以培养德国军队。

正是在这种从上至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全力发展下,希特拉统治期间的德国,成了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战争巨兽,从政府到民间,全部为扩军备战服务。

有了钱,有了人,再有了高效而专注的国家机器组织发动,希特勒在6年之内,扩军800万就不再有任何内部的阻力了。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在希勒特扩军这个事情上,除了德国内部面临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其它列强的意见。

一战之中,德国虽然败了,但给英法等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正是基于对德国的恐惧,英法才在《凡尔赛条约》中,对德国开出了那样苛刻的条件。

换句话说,希特勒大张旗鼓扩军时,肯定得面对来自英法等国的压力。如果英法等列强从一开始就阻止,希特勒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完成扩军的。

那么当时的英法等国,为何不阻止希特勒呢?

这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的影响,英法也有心无力。要阻止德国,只能武装干预,在德国扩军完成之前,这也许是能做到的。但是当时的英法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出兵干涉德国的实力。

相反,为了不让德国彻底糜烂,进而牵连到自己,英法还得咬着牙同意希特勒,暂停支付战争赔款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列强之间彼此较力,互相拆台。首先是英国和法国之间,一战结束以后,对惩罚德国最热心的,就是英国和法国。

但他们彼此目的是不同的,英国打压德国,是因为一个强大的德国,会跟英国在全球争夺殖民地;而法国打压德国,则是为了能够一统西欧内陆,彻底铲除德国这个潜在的竞争者。

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目的,英国在一战以后,其实是有点想扶持德国的,因为如果没有德国制衡,法国在西欧内陆一家独大,就会跟自己争地盘,所以它需要在法德之间玩平衡手段。

法国想摁死德国,英国却希望德国弱一点,但也别太弱。最终就导致双方对德国政策产生了冲突,而这种冲突,就给了希特勒扩军的时间。

与此同时,当时的美国在经济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英国在政治和国际影响力上,依旧是世界霸主。

所以英美之间,也是有巨大的冲突的。甚至在二战之前,美国都打算跟英国来一场霸主之战,连计划书都做好了。

因此在二战之前的欧洲,英美博弈,也是很重要的一组国际矛盾。而德国敏锐地利用了这个机会,选择跟美国眉来眼去。

美国为了牵制英国,也大力扶持德国,在国际上不断宣扬《凡尔赛条约》的不公,给德国争取利益。

总之,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列强之间的明争暗斗,给德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扩军时间。

在希特勒上台之初那几年里,英法等传统列强根本顾不上德国扩军,这从侧面缩短了德国完成扩军的时间。

结语

表面看上去,希特勒能在6年之内,完成扩军800万,是他自己的能力。

但实际上,在整个扩军的过程之中,钱是本应该付给英法的战争赔款,以及美国借给德国的。士兵和军队的战斗力,是一战以后不平等的《凡尔赛条约》,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共同塑造的。

而希特勒大肆扩军时,国际上相对稳定而没有掣肘的国际环境,是西方列强内斗提供的。

只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是希特勒和纳粹党自身完成的。

由此观之,与其说是希特勒在6年之内,完成了扩军800万的这个行为,不如说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以及西方列强,共同“帮助”着德国,完成了从一个受限制的一战战败国,到成为二战欧洲策源地的这一转变。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