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辅臣既然跟着吴三桂反清为何后来却投降了?投降后为何又自尽?

发布时间:2023-03-04 10:02:12 发布人:hao168

明末清初,有一个猛将王辅臣,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活吕布”。王辅臣的一生,的确与三国时期的名将吕布极为相似。大多数结局都以暴死而告终。王辅臣简直就是清朝的“活吕布”。可以说,他那个时候叫“老大”,谁敢跟?

明末清初,有一个猛将王辅臣,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活吕布”。王辅臣的一生,的确与三国时期的名将吕布极为相似。大多数结局都以暴死而告终。王辅臣简直就是清朝的“活吕布”。可以说,他那个时候叫“老大”,谁敢跟?

康熙年间吴三桂爆发三藩之乱,时任陕西提督王辅臣跟随吴三桂造反康熙。最终他在关键时刻投降了康熙,使三藩之乱的局势进入了新的转折点,加速了吴三桂的失败。但令人不解的是,王福臣自首后最终选择了自杀。为什么?再来说说王甫臣和他的事情。

前半生,王甫臣多次与各种势力周旋

王辅臣原姓李,原名李辅臣。他的父母是明朝末年一个中层官员家庭的仆人。长大后的他有着勇敢无情的性格。

王甫臣年轻的时候,没有一技之长,也找不到工作。

他完全依靠父母的支持。他是现代的啃老族。而且,王甫臣生性豪爽大方,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花得大手大脚。结果,父母年老过世后,他身无分文。

好在,王甫臣有个姐姐。他的姐姐嫁给了一个叫刘义冲的农民。明末农民起义之际,刘义冲受不了明朝政府的剥削,加入了庄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之中。渐渐地,刘义冲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于是他的小舅子王福臣在父母双亡后加入了小舅子的农民起义军。

王辅臣身材高大,性格刚毅,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勇猛无比,所以刘义冲对这个小舅子很是佩服,对他举足轻重,提拔给他。

然而,渐渐地,王浮臣的性格缺陷暴露无遗。他花钱大手大脚,嗜赌如命。还清赌债的是他的小舅子刘义冲。

于是刘义冲渐渐看不起自己的小舅子王福臣。

他暗暗打算弄死这个大意大意的小舅子,只是王甫臣胆子太大了。刘义冲与他喝酒,企图谋害他,却被王辅臣反杀。杀了小舅子后,王福臣将无法再与农民起义军相处,于是王福臣连夜从农民起义军中逃了出来。王辅臣后来到大同加入明政府军,受大同总兵姜瑜指挥。姜关手下有个大将叫王进超,招王辅臣入伍。王锦超在征兵时看上了皮肤白皙、英俊高大、身材魁梧的王辅臣。

这个王金超一辈子没有孩子。他对王辅臣十分器重和钦佩,便收养他为养子,王辅臣便将原名李辅臣改成了王姓。

后来,王辅臣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大同总兵蒋冠的赏识。王锦超死后,蒋贯让王辅臣接管了王锦超的军队,王辅臣逐渐成为了军中将领。

由于王辅臣在军中素来喜穿白衣白甲,又善挥枪作战,整体造型与民间传说中的吕布形象极为相似,故明军称其为“活人”。

吕布”当时。

后来,李自成起义军占领了鄯善地区,建立了大顺政权。蒋贯见势不妙,率部向李自成投降。蒋贯部下王辅臣也投降了李自成。原农民起义军的同志认得他。

姜团投降后,李自成仍然任命他为大同总司令留在大同,但李自成肯定是担心姜团,所以派大顺军将领柯天祥、张天麟留在大同。大同与姜团,名为协同,实际上最后两人在监视姜团。

后来,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占京城,逼得明末崇祯皇帝自刎。然而,李自成在占领京城四十多天后,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清军打败。大军还在紧追李自成,于是投降了李自成的明朝官员也开始陆续投降清朝,其中就包括王辅臣的老大姜瑜。

清军进入山西后,姜瑜已经与王辅臣商量,决定投降清朝。王辅臣也同意投降清朝。然而,投降的障碍是李自成留下柯天祥和张天麟监视他们。

蒋贯更担心柯天祥和张天麟手下的大顺军不好控制。王甫臣立即告诉蒋官,三日之内,将献上柯、张两人的人头。

王甫臣以江昱的名义请柯天祥和张天霖赴宴饮花下酒,柯和张却毫无准备地赴宴。没有美人美酒在等着他们,只有一心要杀他们的王甫臣,勇者王甫臣直接一刀,将两人送往了西天。

蒋贯杀死柯天祥和张天麟后,让王辅臣带着两个首级到清军统帅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的大营投降。

当时的清朝正处于顺治时期,但是年轻的顺治得到了叔叔多尔衮的支持,所以多尔衮才是当时清朝的摄政王,也是实际的掌权者。

多尔衮对姜瑜和王辅臣的投降很是高兴。他让弟弟阿齐格接受姜团投降,继续任命姜团为大同总兵。事实上,多尔衮并不信任姜瑜这种屡次投降的人,所以让弟弟颍亲王阿济格留在大同。网格手。

阿济格是多尔衮和他母亲的哥哥。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不懂得搞政治拉拢。所以,阿齐格在位期间非常残忍,不得人心,对姜团也有着极大的不敬。不仅阿济格对姜团不敬,就连多尔衮也不信任姜团,经常把他召到京城警告。

于是,蒋贯逐渐对清朝不满,暗地里主动联系南明,产生了反清复明的念头。于是,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的弟弟、善战的太子于都铎病逝。想到反清的机会来了,他决定起兵反清。

姜冠先去找王辅臣,问他愿不愿意和自己一起抗清。王福臣当时比较义气,当即表示愿意跟随老大,于是江冠和王福臣带人突然闯入了大同阿济格的家中。

在英国王子的宫殿里。

阿济格被姜瑜的军队毫无防备地杀了,但是他非常勇敢,他亲自指挥部下持刀抵抗。而一向看不起汉族人的阿紫格,顿时被王浮尘惊呆了,他发现江昱手下竟然有这么一位骁将,这也让阿紫格记住了王浮尘。

最终,阿济格被江昱和王甫臣所杀,逃之夭夭。阿济格带着几名侍卫翻过城墙逃出大同。

打走阿济格后,江团在大同恢复了明旗。自称邢汉将军,效忠南明永历帝,打出反清反明的口号。这些地区的许多州县和明清官员也很快跟随蒋团起义,因此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蒋团大同反正”。

江关起义极大地震撼了多尔衮。多尔衮得到消息后,不顾病痛,亲自率领八旗精锐前往大同。

阿济格为了报被逐出大同的耻辱,攻下大同后扬言要屠城泄愤。

面对清军的进攻,姜瑜派大将王辅臣前去抵抗。面对清军时,王辅臣一身白衣白甲,骑着黄马。由于王辅臣的勇敢和灵活与麻雀十分相似,当时清军给他起了个外号“马鸢”。以至于后来王甫臣给八旗军留下了阴影。王辅臣所到之处,清军大喊“马鸢来了”,纷纷撤退。这也迫使多尔衮将当时华北地区能够调动的大部分机动部队调集起来,参加大同之战。

随着清军重兵调来,大同很快陷入孤城。这个时候,王福臣就知道,江冠倒台在即。为了自保,王辅臣决定投降清朝。江羽战败前夕,王辅臣只身前往阿济格大营请罪自首。阿兹格虽然性格粗暴,但对王浮臣还是很欣赏的,所以对于王浮尘的投降,他还是很高兴的,对于差点自杀,他并不后悔。

最终,蒋关的将领杨振威投降并杀死了他,并打开大同城门让清军进城。大同彻底平定。除杨振威、王辅臣等投降将士及家属未被杀外,其余军民全部遇难,史称“大同惨案”。

王辅臣投降后,不受多尔衮信任。多尔衮剥夺了王辅臣的兵权,将他和部下士兵列入辛哲库的罪名,让王辅臣进京等罪。

王辅臣入京后,虽然是罪犯,但满洲人还是很崇尚勇敢的。王甫臣的威名,让八旗精英们避之不及。因此,满族贵族对王辅臣十分推崇。.

多尔衮死后,由顺治执政,王辅臣得到顺治的好感,摆脱了犯罪身份,被顺治提拔为一等侍卫。

到此时为止,王辅臣已经经历了五次叛乱,先是农民军投明军,然后是明军投向农民军,然后是农民投清军,再是清军投向清军。

明军。最后投奔清军。五次叛乱屡屡发生,但在顺治的宠爱和信任下,王辅臣立志报效大清,但最终王辅臣没想到事态的后续变化。

被迫参加旧金山叛乱

顺治十年(1653年),西南地区掀起反清高潮。情况非常复杂。顺治派前明将洪承畴平定西南。

平定西南期间,王辅臣对洪承畴照顾有加,所以洪承畴对王辅臣非常认可。西南地区平定后,王辅臣被洪承畴推荐给吴三桂。后来,经洪承畴和吴三桂共同举荐,王辅臣担任吴三桂手下的主兵。

吴三桂对高大魁梧、英俊潇洒的王辅臣也很宠爱,视之如兄弟。不过,后来王辅臣得罪了吴三桂的儿子吴英奇,吴三桂在家宽大嫉妒。王辅臣担心日后吴三桂会报复自己。于是,王辅臣通过与康熙年间大学士图海的关系,被调任陕西提督,王辅臣也随之离开。

吴三桂真正成为了一名高级统帅。

或许是失去之后,吴三桂才懂得珍惜。吴三桂看到王甫臣被调走了,心里有些遗憾。临行前,吴三桂为拉拢王辅臣,赠送了两万两白银。

王辅臣在成为陕西提督之前,不得不去北京述职。他在北京报到期间,受到了刚上台的青年康熙的接见。以勇猛之名,对王辅臣极为倾心,康熙还特意将王辅臣的旗帜作为汉军镶嵌的黄旗。

临别之际,康熙还把顺治的两把豹尾枪中的一把送给了王辅臣。康熙意味深长地告诉王辅臣:这把枪是先帝留给我的钱。马前,以念先帝。汝,先帝之臣;我,先皇之子。不是什么贵重之物,我就把这枪分给你。拿之到平凉城中,见此枪如见我,见此枪如见你。

康熙的话直接把王辅臣感动得落泪,王辅臣表示愿意效忠于康熙。康熙本以为这次可以拉拢王辅臣,却没想到三藩之乱是日后京城最大的威胁。王辅臣叛军。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云南吴三桂挑拨广东尚志信、福建耿精忠,发动三藩之乱。为壮大造反声势,吴三桂派心腹王世荣携带大量黄金和大将军玺前往陕西提督驻地平凉城。策反王福臣。

然而,康熙对王甫臣的感人话语,至今犹在耳边。王辅臣并没有想过背叛康熙,而且之前得罪过吴英奇,所以他也没有参与吴三桂谋反的打算。于是王辅臣派他的儿子王继祯护送王世荣和未拆封的吴三桂反攻书,以及金银和将军印章上京,交给康熙。

既然王辅臣的儿子王继祯主动来京城,相当于王辅臣给康熙定了一颗定心丸,还派人质,康熙非常高兴。

不过,王辅臣此举却引起了另一名提督的反感。此人就是甘肃提督张勇。将军的书信和金银财宝、印章。

王辅臣没有和张永打招呼,先将吴三桂的使节和诏书送到京城去见康熙,张永却迟了几个月,张永很不高兴。自己,所以两人逐渐产生了裂痕。三藩之乱爆发后,康熙特派进士墨罗兼任陕甘总督。王辅臣和张勇都在魔罗的管辖之下。关系不太好,所以莫洛上任后,处处打压王甫臣,提拔张勇,这让王甫臣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后来摩洛派发军需物资时,故意多分给张勇,少分给王辅臣。这引起了王辅臣部队士兵的不满。在王辅臣的授意下,副手邵令志蓄意策动军事起义,导致王辅臣部下发生军事起义。之后,邵令之率领叛军将士攻打摩洛都督营。混乱中,摩罗被王辅臣的叛军所杀。

王甫臣并没有要杀墨洛的意思,只是想让他尽快补充军需。结果,摩洛在兵变中被叛军杀害。因兵变冲突,总督兼学士摩罗被杀。王辅臣怕康熙追捕,开始了人生的第六次造反,投靠了吴三桂。

王辅臣造反康熙,让吴三桂非常高兴。随即派兵迎击王辅臣。在吴三桂大军的呼应下,王辅臣迅速占领了陇右地区。起初,康熙听到王辅臣谋反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毕竟王辅臣他的儿子王继祯还在京城,怎么敢造反,康熙确定后也不急于派兵剿灭,毕竟清朝已经被吴国拖垮了当时的三桂,却没有多少军队能够平定王辅臣,所以康熙还是想继续用怀柔政策安抚王辅臣。

康熙让王继祯回去传达遗嘱。他已经知道墨洛先是不公平,他不会去追究王甫臣的责任。

他希望他能参与平息旧金山叛乱。

王继祯的放开并没有让王甫臣感动,反而让他觉得自己现在很厉害。康熙和吴三桂都需要他,王辅臣决定自立门户,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于是王辅臣将吴三桂的军队逐出陇右地区,而后继续反清。在陇右地区出现了王辅臣说了算的架势,这让康熙非常生气,于是康熙在三藩之乱中缓和了压力之后,又调集军队平定了王辅臣。

康熙先派多多之子董鄂安抚王辅臣。结果,董鄂军无能为力。再加上王辅臣骁勇善战,名震八旗。

随后,康熙再次任命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将军,率军平定王抚臣。图海的幕僚周培公与王辅臣的部下龚荣玉、黄九愁从小在同乡长大。他们不愿与王辅臣一起造反,经常劝王辅臣投降。情况秘密报告给了周培公。于是周培公建议土海劝王辅臣投降。

周培公建议土海先用兵将平凉城围成孤城,然后对外宣示,皇上不愿任城被屠,希望平凉百姓自首投降。将士也被震慑,纷纷逃出平凉投降土海。打好这个基础之后,周培公就只身进城了。在龚荣玉和黄九愁的劝说下,王辅臣只好向周培公求降。

这是王甫臣一生中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叛乱。他背叛了吴三桂,投降了康熙。投降后,康熙大方。果然没有按照前言追究他的责任。标题。

最后,王甫臣自杀了

康熙虽然没有追捕王辅臣,但这主要是因为三藩之乱还没有完全平息,康熙还需要王辅臣号召三藩叛军投降。然而,王辅臣的投降给三藩之乱带来了新的转机,很快三藩之乱就走到了尽头。

王辅臣一方面认为自己有愧于康熙,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日后会被政治清算,投降后深感不安,多次求死被救涂海。

王辅臣投降的时候,康熙已经向天下宣布了。康熙是希望以王辅臣为榜样,号召三藩市的叛将投降。所以,王辅臣不能死,康熙严令图海好好照顾王辅臣。王甫臣要是死了,那土海就随它去吧。

后来在途海的严密监视下,王甫臣没有再找死。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已经接近尾声,土海对王辅臣的监视也有所放松,这也让王辅臣自杀了。机会。

王甫臣自杀前,故意殴打小妃子,将其赶出府门。后来,他把小妾的父亲叫到家里,给了她一大笔钱。牵连。

一连数日,王甫臣召老部饮酒聚首。最后一天的酒会,王福臣将所有的家产都拿出来,分给了老手下平分。急归者,参军者,愿速赴别镇,无话可说。

王辅臣最后的意思是让老属下拿走财产,想干什么就回老家种地,想继续当兵的可以去别的地方。

王辅臣的老部下一个都不愿意走,最后王辅臣非要逼着大家离开:快走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不会累着你们的,从现在开始我做主。意思是大家去吧,一个人做事,一个人负责,我一个人搞定,绝不会连累大家。最后,王甫臣的老手下还是被他劝走了。王甫臣最后关头只留下了一名士兵在身边。他给了士兵一个金碗,让他回到家乡娶妻生子。最后,他吩咐士兵趁他睡着的时候,用桑皮纸一层层捂住他的口鼻,所以死后就像哮喘发作突然死亡。

说到底,王辅臣还是担心康熙有严令吩咐土亥照顾自己,怕土亥受牵连服毒自尽,自己才不会受牵连。土海要是就这样自杀了。

士兵们眼含泪水答应捂住王福臣的脸,但最后王福臣窒息而死。

后来,将士们看不惯王辅臣的自卫,便将此事详细汇报给涂海。

图海并没有隐瞒此事,而是将实情报告给了康熙。康熙听说王辅臣这么自杀,拿出豹尾枪看了他半天。不知道康熙是怎么想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王甫臣这种死法并没有连累他人。康熙后来没有追究屠亥和王辅臣的旧部下,连王继祯也没有被追究,只是将王继祯免职了。

写在最后

王辅臣是清初有名的痴汉,虽然一生反复无常,但胆大包天,从不伤人,以人品称得上英雄。

王辅臣用自己的死换来了康熙的理解,他没有伤害到家人和部下。他的胆子很大,尤其是他临死前的一番话,慷慨赴死,更是彰显了他做人的本色。

文/小岛千风

欢迎海内外朋友关注评论!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