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晚期三任大太监总管结局,最后一位竟活到了新中国成立

发布时间:2023-04-03 01:32:29 发布人:hao168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建国到被推翻,一共经历276年。而到了清朝晚期,受西方列强侵略,国内起义运动接连不断,国家内忧外患,百姓民不聊生,此时的清王朝再也没了往日的鼎盛时期。皇帝一位早被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建国到被推翻,一共经历276年。而到了清朝晚期,受西方列强侵略,国内起义运动接连不断,国家内忧外患,百姓民不聊生,此时的清王朝再也没了往日的鼎盛时期。皇帝一位早被架空,慈禧太后俨然成为了晚清的实际掌权者。

民间以及史书上还是有很多关于慈禧太后的事迹,但今天,学长就先来聊聊她身边的三任大太监总管。

从左起依次为:李莲英,安德海,小德张,因为李莲英的名气较大一些,所以排在前头,但学长还是依据时间的排序,说说他们三位!

先说安德海,1844年生于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还未成年便净身了,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进宫之后就在咸丰皇帝身边当御前太监,因为聪明伶俐,比较会说话,所以当时很受咸丰皇帝喜欢。

咸丰皇帝病死之后,慈禧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逮捕了八位顾命大臣,夺取政权。而在这次政变里,安德海充当了慈禧和恭亲王奕訢之间的秘密联系人,并且在经过安德海精心安排下,慈禧和恭亲王奕訢才得以顺利见面商讨夺权的阴谋。

辛酉政变成功之后,安德海平步青云,坐上了太监大总管的宝座,从此成为成为朝中显赫人物,慈禧身边的大红人。

但随着地位的提高,权利的扩大,安德海在行为处事方面,越发高调。同治七年的冬天,安德海竟然明目张胆地大摆酒席,迎娶徽班的名角年仅19岁的马赛花为妻。太监娶妻的奇闻,在当时引起一片轰动。而慈禧太后为了表示宠爱,还特地赏赐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

虽然安德海很受慈禧宠爱,但是他为人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口碑在当时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都很差。同治八年,也就是1869年,以为同治帝筹办婚礼物件的名义,其实就是想出去转转,去地方敛财。屡次恳求慈禧同意出宫办差。慈禧同意后,安德海带着一大队随从耀武扬威的踏出了紫禁城,这一踏,就再没回过紫禁城。按照当时清廷祖上留下的规矩,太监官位没到四品,没有接受委派,是不允许出宫的。违反了规定,就要被杀头,而当时的安德海虽然是大太监总管,却也只是一个六品蓝翎的小官。更为失策的是,安德海出宫虽然是由慈禧口头认可的,却没有任何的文书。

当时的山东德州知州赵新为谨慎起见,将此事上报给了巡抚丁宝桢,这个丁宝桢可不是省油的灯,在山东做了近10年巡抚,为官廉洁刚烈,管你是不是什么红人、权臣宦官,没有文书就是违反了大清律例,就是要办你。

当安德海一行来到山东泰安县时,在丁宝桢的授意下被知县何毓福所抓,并立即扣押,送到济南,由丁宝桢审问。经过了一番讯问等程序后,安德海的罪名被确立下来,随后便在济南被斩杀。

其实当时安德海被斩杀,学长认为慈禧太后是默认同意的,因为当时丁宝桢接到了朝廷密谕,本来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这次又置清朝不许太监擅出宫禁的祖制于不顾,不杀简直就是不足以平民愤。

但安德海的了结,却不是太监时代的终结,继他之后,又一个大太监成为了晚清皇宫中呼风唤雨的人物,他就是李莲英。

李莲英,汉族,1848年出生,原名李进喜,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次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也叫莲英,后来就一直以李莲英的名讳侍候慈禧。他侍奉慈禧的时间很长,前后差不多53年左右,据说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老佛爷”的人。

李莲英当太监之前还娶过一妻,后因家庭条件太差,才去当的太监,而且刚开始当差还不是在皇宫,而是在郑亲王端华府里。

至于怎么进的皇宫,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郑亲王送进皇宫的,另一说是梳头技术高超,经太监沈兰玉引荐进宫为慈禧梳头。那会儿正是安德海得宠,自然也就没有李莲英的出头之日了。

但安德海的死,对于皇宫中的太监应该是触动很大的,尤其是李莲英,深受其影响。以至于后来虽然位居高位,但处事方面比较谨慎小心,不敢太过越界。也正因为安德海的死,才有了李莲英的后来。

1874年,距离安德海之死过去5年,年仅26岁的李莲英被任命为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随着后来慈禧掌管的权力扩大,李莲英也随着平步青云,官位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后来还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达到了清朝历代太监从未有过的地位。虽然李莲英位居高位,但行事方面还是小心翼翼,如覆薄冰,生怕做错事,被人抓柱把柄;做人方面,也是尽可能低调,十分收敛,给外人早就一种洁身自爱的现象。毕竟安德海的死,对他来说就像是警钟,时时警醒着自己。

你说李莲英不贪吗?说实话,他当时的地位,说不贪那是假的。

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光绪、慈禧仓皇西逃,李莲英随其左右,途中借着慈禧的名头,他在地方上很是敲诈了上一把。此前对于来朝中的办事官员,也是极尽勒索。可这些即使慈禧知道了,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毕竟李莲英会讨慈禧欢心,而且几十年的陪伴感情,非同一般。

所以不管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还是后来《辛丑条约》的签订让慈禧背负卖国贼的骂名,李莲英都是随其左右,不曾离开。

1908年,慈禧病逝,李莲英向隆裕皇后献还了慈禧给予他的赏赐,并为慈禧守孝百天后,彻底隐退,离开了皇宫。

三年后,李莲英走完了他的所有人生路,死在了宫外。至于死因如何?至今是一个谜。李莲英之墓曾经被挖掘,提到了李莲英身首异处的真相,有学者认为是死于非命。但在民间,又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他是被革命党人所杀,众说纷纭,他的家人过继孙女的“权威说法”是得了痢疾才死的,但是种种说法,最终都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的真实死因。

再来说最后一位,小德张,也是张兰德。原名张祥斋,又名张云亭,按太监的辈分,他排在兰字辈,故又称张兰德。1876年出生在天津静海县南吕官屯。

小德张的出身条件据说不太好,想来也是,谁家条件好,还会跑到宫里去当太监,伺候别人?12岁自宫其身,15岁才入宫当太监,这当年也是清廷的规矩吧。16岁,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因为表现出色,技艺精湛,深得慈禧太后喜欢,还赐名“恒泰”,宫号为小德张。

说白了就是,只要是慈禧喜欢的人,那一般基本就是前途一片光明,虽然当时有李莲英,小德张不像他位居高位,但是1898年,还是被破格提升为后宫太监回事,那年他22岁都还没满。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侵占北京,史称“庚子国变”,慈禧太后携带光绪帝仓皇西逃,当时除了李莲英跟随左右之外,小德张也是跟随在列。后来回京,便被慈禧提拔为御膳房掌案,官至三品顶戴。

1908年,慈禧病死,载沣的儿子溥仪继位,隆裕皇后升为皇太后,载沣为摄政王。慈禧死后,原大太监总管李莲英出宫,隐退。大太监总管的位置就空闲了下来。1909年,小德张便被隆裕太后任命为长春宫四司八处大总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太监大总管,这一年,他才33岁。

可能很多人好奇,这个太监大总管究竟有多高的地位?掌握着多大的权利?这么简单的说吧,不论你是朝廷大臣,还是皇家贵族,面见皇帝或者太后,都必须得到他们的首肯,所谓权倾一时,很多人都会敬三分,还要巴结好,时不时的送点金银珠宝什么的走走门路。

小德张可没上任的太监大总管李莲英那么安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小德张和袁世凯暗中勾结,并为之收买。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而此刻对于袁世凯来说,小德张毫无用武之地,小德张又彻底失去宫中靠山,所以最后只得离开皇宫,相继在英、法租界过起了退隐生活,深居简出,不问政事,广置田产。据说在这期间还娶了4个老婆,偶尔的去妓院潇洒度日,也不知道一个大太监去那能做什么?估计是想体验一下正常男人的生活吧!

他退隐之后,日子过得倒也潇洒,凭借着以前位于太监大总管职位,可没少中饱私囊,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晚年生活也比较惬意,养养鱼,种种草,遛遛狗,时不时的写写书法之类的,反而相比较前两任太监大总管,他的结局算是比较好的了。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一名隶属于剥削阶级的“资本家”,他接受了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卖油炸果子为生,直到1957年4月19日在天津病逝,终年81岁。

仔细回味晚清的三任太监大总管,前两任都几乎是死于非命,不得善终,但唯有最后一任小德张,活的最久,竟安然活到了新中国成立。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