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想把大清门换成中华门,匾额拆下来一看,反面让他很无奈

发布时间:2023-04-04 11:54:38 发布人:hao168

前言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解缙“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在古代说到城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历朝历代保卫国家的重要防御,也是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在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中城墙是比较重要的

前言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解缙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在古代说到城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历朝历代保卫国家的重要防御,也是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在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中城墙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城门下的城墙是一个通道,看似一道墙,将城紧紧地围在了一起。城门对于国家来说意义非凡,除了防御作用外,也凸显了一个国家的威严。

所以,在修建城门时既要美观又要结实。正是因为有如此严格的要求,经过岁月风霜的侵蚀,它们还能屹立不倒。我们国家现在保存下来的城门中,中华门可以说是典型的代表。中华门非常坚固,因此也有“天下第一瓮城”的美称。在民国之前,中华门原名大清门。后来,孙中山先生想要换掉大清门,但翻过匾额让人大吃一惊,无奈之下只能重新制作。那么,在换匾额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中华门的修建历史

在我国古代,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就开始修建长城。当时,我们受到匈奴的侵扰,不得不修建一座防御屏障,这才有了长城。我们知道长城如今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长城的修建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奇迹。以当时的技术来看,它的工程非常宏大,人力和物力不计其数。秦始皇之所以耗费精力也要修建长城,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事实证明,长城的修建确实给国家带来了保障。几千年过去,长城依旧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我们历史发展的见证。

除了长城这道屏障外,我国历朝历代都在修建防御工程。其中,城门是最为普遍的一种防御机制,它也是最后的保护措施。如果城门一破,那就意味着国家灭亡。在我国现存的城门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华门。中华门是离我们教近的建筑,中华门的修建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也就是朱元璋建国时期。朱元璋在打下江山之后,为了能够让江山永固,首先命人修建防御机制。在经过精心设计后,决定修建城门。不过,修建城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城门修建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大明门耗时六年才建成,它处于皇城的正南门方位。在古代人们以南方为尊贵,所以大明门又被称为“国门”。大名门作为明朝伟大的建筑也是命运多舛。随朝代的更替变迁,大明门的名字也多次被更改。明朝统治灭亡后,清朝取而代之,自然不能以前朝名字命名。所以,在清朝顺治元年将其改名为大清门。随后,清朝以后它再次被改名。在1912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后被正式改为中华门。中华门在1954年时,为了扩建天安门被拆除。后来,在其原址上修建了纪念堂,而现在看到的中华门也在这附近。

多次重建,最终完工

防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所以历朝历代都非常受重视。同样,中华门也是如此,在修建时倾注了很多心血。我们知道中华门是朱元璋建国后的一项大工程,不仅关乎国家命运,也关系到皇家威严。所以,在修建时由他亲自着手监督,也是为了确保工程能顺利完成。可是,修建中华门并不容易,并不是一次才完工的。朱元璋为了打造一座结实的城门,专门聘请了许多优秀的工匠。在工匠们精心的设计下和工人们的紧张建造,眼看工程就要完工,没想到城门却发生了坍塌。

这一次的坍塌严重影响了当时的计划,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但是,为了能够尽快恢复建造,就没有追究这次的责任。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城门在重新建造后再次发生坍塌。这一次可以说让龙颜大怒,认为是有人从中谋利,减少了材料使用量。为了避免城门修建再次出现问题,皇帝下令从造砖开始上面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哪里出了问题,就直接可以找到负责人。这样做也震慑了官员,不敢从中造假。在第二次坍塌后,进行了严格的管理,然后开始再次重建。

有了两次的事故,加上皇上的重视,官员们不敢马虎,日夜加快速度修建到了快完工时,大家以为可以松口气,没想到城门再次发生坍塌事故。这次,皇帝没有责怪任何人,他认为事情比较蹊跷。为何多次建造都会发生坍塌,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了查明原因,朱元璋找来了刘伯温。刘伯温说要想建成必须要找到聚宝盆。然而,拥有聚宝盆的人就是富甲一方的沈万山。最后,他便下令将聚宝盆借来,埋在了城门下。自从埋下聚宝盆,城门真的没有坍塌,最终建成。

匾额背后的秘密

经过几次的波折,中华门最终被建成。中华门一直坍塌,在人们看来是因为有了聚宝盆。其实,只是人们的一种迷信认知,最终能够建成还是在材料上做了改良。之所以和沈万山借聚宝盆也只是一个借口。当时沈万山作为首富,难免会让皇帝忌惮。这样做也是为了达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他知道谁才是天下的掌舵人。不管是不是聚宝盆起了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建造师刘伯温的出谋划策很重要。我们知道房子结不结实,采用的材料和设计很关键,更何况是建造防御机制。

刘伯温首先对建造材料进行了改良,在建造的石条中注入了糯米汁和桐油。糯米汁和桐油增加了让石条的重量,让它更加结实。其实,在建造时设计了三道城门和四道券门,整体来看呈现出一个“目”字型。城门下都有一门一闸,城中设计了藏兵洞。藏兵洞非常大,能够容纳上千人。如果发生战争,将领还可以直接登上城楼查看战况,以便做出判断。城门建成后,经历了风风雨雨保卫了百姓的安危。

可是,历史不是一层不变的,在百年以后明朝不复存在。这座城门也随之为其他朝代而服务。清朝期间被改为大清门,它继续保卫国家和百姓的安危。不过,清朝之后它再次迎来了悲惨的命运。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建立,它再次被更名换姓。在人们的建议下,孙中山将其改名为中华门。因为当时社会不安稳,国家没有多余的资金重新建造匾额。于是,人们便想在原来匾额背后重刻名字。没想到,人们翻过匾额后大吃一惊,背后居然也有名字。可能,清朝时期为了节省经费已经将匾额翻过去并刻了字。没有办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只能重新建一块匾额。

结语

中华门最原始的名字被称为聚宝门,也是统治者对美好将来的期望。不过,历史的发展是在不断的变化,谁也不能阻止其前行。我们不能看到历史的变化,但这些依旧下来的建筑和文化就是我们的眼睛,它们见证了历史。中华门历经几百年,最终被多次更换名字。不管它怎样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它身上留下的历史。中华门拆下来的匾额已经被收藏到了博物馆,它是我们历史发展的见证。

参考资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