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为何兵权多数落在汉将手里?真相其实很简单

发布时间:2023-04-04 12:45:20 发布人:hao168

众所周知,清朝后期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基本掌握在汉人手中,先是曾国藩所掌握的湘军,接着是李鸿章招募的淮军,一直到最后成立的北洋新军也是由袁世凯掌控,是什么因素导致清朝后期的兵权多数落在汉人将领的手中呢?我

众所周知,清朝后期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基本掌握在汉人手中,先是曾国藩所掌握的湘军,接着是李鸿章招募的淮军,一直到最后成立的北洋新军也是由袁世凯掌控,是什么因素导致清朝后期的兵权多数落在汉人将领的手中呢?

我们先从清朝的军事力量构成说起。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其实在军事体系中并不属于满清的正规军。清朝建立前期的正规军只有八旗军。努尔哈赤时期建立了八旗军制度,刚开始只有满八旗,后来扩编招募了蒙古军队,有了蒙古八旗。

到了皇太极建立大清,吸收汉人军队成立了汉军旗。在大清和明朝作战的时候,清朝的主力部队是由满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这二十四旗所构成。满清入关后,采取以汉军治理汉人的办法,这时候就出现了绿营。绿营成立前期参加了康熙平定三藩的作战,战争平息后,绿营转为镇守地方。

曾经八旗军和绿营兵都能征善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八旗军因为清朝全民供养的厚饷养兵制度给养废了,而绿营兵却因为终身制、低薪制和本土制这种种苛刻的要求而变得战斗力低下。

嘉庆年间绿营兵已经有兵源不足的情况,当时不得不从乡勇中征调人员进入绿营。满清八旗军和绿营兵的战斗力低下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二十万清军打2万英国兵还打了惨败,满清的军队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之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八旗军和绿营兵更是屡战屡败,慈禧太后为了保住大清的江山,不得不让汉人的大地主在地方征兵,这个时候湘军出现了。太平天国虽然最后被镇压了,没能推翻清政府,但是却让汉人间接掌握了军权。

湘军当时势力最大,清政府不得不让李鸿章组建淮军来压制湘军。而曾国藩去世后,湘军战斗力下降,清政府为了不让淮军势大又组建了北洋新军,而最开始的北洋六镇中只有第一镇是满人,而北洋新军是由袁世凯掌控。清朝后期所成立的几个主要的军队,其掌控权兜兜转转的都是在汉人中打转,这也是因为时局问题,清政府不得不如此做。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