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并没有被灭族,其后人隐居在东北农村至今,有家谱和墓碑为证

发布时间:2023-04-04 12:54:27 发布人:hao168

鳌拜并没有被灭族,其后人隐居在东北农村至今,有家谱和墓碑为证历史如同长江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而作为后人,应该如何去评说历史?想必每个人所处的立场、所站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吧。但无论曾经的历

鳌拜并没有被灭族,其后人隐居在东北农村至今,有家谱和墓碑为证

历史如同长江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而作为后人,应该如何去评说历史?想必每个人所处的立场、所站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吧。但无论曾经的历史有多么的血雨腥风,多么的惊天动地,也不过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话题与“鳌拜”有关,也许很多人认识鳌拜是在清廷剧中,影视剧中所刻画的鳌拜,高大威猛、面相凶狠、眼神犀利、飞扬跋扈、一声吼来震耳欲聋……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也是导演、编剧们浓墨重彩的要去渲染的重头戏。

今天我们并不像评说鳌拜的功过是非,而是想聊一聊鳌拜的后人。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是清朝初年政坛上一个叱诧风云的人物,作为清朝的三代元勋,他不仅军功赫赫,号称清朝第一勇士,而且在晚年时成为康熙帝的辅政大臣。但由于鳌拜利用康熙帝年幼,把持朝政、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后被少年康熙擒拿圈禁,老死于囚牢中,此事也牵连了他的整个家族,其家族的成员也一并被终身监禁,自此,鳌拜一族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鳌拜的家族并未因此而灭族,反而有一个人在这场浩劫中幸存了下来,并逃往东北,在一个小山村里隐姓埋名,繁衍生息。

那么这位幸存者是如何逃出来的呢?事情是这样的,鳌拜被擒之前,他的一个孙子尔坠奉命去岫岩州地区(今岫岩满族自治县)供职,尔坠刚到岫岩州,就有人将鳌拜被擒的消息告诉给了他,他当机立断连夜带着家眷南行逃难,一直逃到庄河仙人洞20里处(今辽宁达连庄河市蓉花山镇金家屯),尔坠一行寻到一块无人的荒地,便在此隐居下来。

作为鳌拜唯一的血脉,为了掩人耳目,不暴露身份,尔坠一直隐姓埋名,他的孩子也无名无姓,只有一个代称,直到第六世孙时,鳌拜的后人才由瓜尔佳氏改姓“金”。就这样,生活在蓉花山镇金家屯的金姓人家,平平淡淡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自己的血脉……

如今,金家屯是鳌拜后人居住最密集的地方,这个屯子有300多人,95%都姓金,大家都是本家,都是亲戚,彼此都非常熟络,相互之间也都非常信任,整个村子治安非常的好,大家出门几乎都不用锁门的。

住在金家屯的金玉慧老人,声称自己就是鳌拜的第11代世孙,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还拿出了祖传家谱《金氏谱书》,在《金氏谱书》第一页上记载着:“我们金家的老祖先,元明以前,无从考证,据谱书记载,清朝初年康熙辅政大臣鳌拜是我们的先祖,我们称他为一世祖。”

据了解,鳌拜的后人除了居住在金家屯之外,还有一部分生活在黑龙江、湖南、新疆等全国多地,从事各行各业。金氏男性族人已繁衍了571人,其中最小辈分的第十四世孙目前也有7人。

鳌拜的后人们对祖上鳌拜的功过是非看得很淡,毕竟那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他们大都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但也有一部分鳌拜的后代,对一些影视剧作品中过于抹黑、妖魔化祖先的情况表示很不安,毕竟鳌拜曾经是清朝入关的功臣,为清朝的稳定立下过赫赫战功,对皇太极、顺治,也都是忠心不二的……

历史如同长江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而作为后人,应该如何去评说历史?想必每个人所处的立场、所站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吧。但无论曾经的历史有多么的血雨腥风,多么的惊天动地,也不过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