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身边的太监泄密,乾隆贬了所有人,为何只留一个汉人?

发布时间:2023-04-05 14:11:47 发布人:hao168

清朝实际上没有宰相,宰相这个职位,从朱元璋后期开始,就已经被废除。明朝后期的内阁大臣,其实相当于宰相。到了清朝,清军入关后,内阁大学士权力很大,被称为“中堂”,有宰相的职权,例如康熙时期,权臣明珠和索

清朝实际上没有宰相,宰相这个职位,从朱元璋后期开始,就已经被废除。明朝后期的内阁大臣,其实相当于宰相。到了清朝,清军入关后,内阁大学士权力很大,被称为“中堂”,有宰相的职权,例如康熙时期,权臣明珠和索额图被称为“明相”和“索相”。雍正七年,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权力变大,而内阁大学士逐渐成为虚衔,例如著名的军机大臣张廷玉,也被人称为“张相”。到了乾隆时期,大臣刘墉任体仁阁大学士,并不是军机大臣,但民间也称他为“宰相刘罗锅”,实际上,他真的算不上宰相,反而是乾隆时期的另外一位大臣,堪称宰相,此人就是于敏中。

当时他和乾隆都是盛年,乾隆精力旺盛,于敏中起早贪做乾隆的助手,事无巨细。不仅在政务上帮乾隆出谋划策,偶尔还要陪乾隆吟诗作乐。乾隆三十三年,于敏中任首席军机大臣,满汉官员中,职位最高,乾隆的诸多决策,都要听取于敏中的意见,可谓权倾朝野。后来,乾隆打算编纂《四库全书》,于敏中任第一任总裁官,《四库全书》的编纂纲要和内容分类,都是于敏中的手笔。

小编看来:于敏中并不是个纯臣,他贿赂高云从,以及他死后发现他的巨额不明财产,都说明于敏中在20年权倾朝野中,确实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但这不能否认于敏中的历史贡献,从历史角度来说,他仍旧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