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若不献出山海关,清军是否能入主中原?

发布时间:2023-04-06 12:56:35 发布人:hao168

近来有粉丝私信读者,询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那么清军是否就无法入主中原?笔者的观点是不会。很多史料上都记载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军,致使大明天下尽失,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从

近来有粉丝私信读者,询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吴三桂不献出山海关,那么清军是否就无法入主中原?笔者的观点是不会。很多史料上都记载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军,致使大明天下尽失,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

从清军历次侵扰关内的情况来看,山海关并非是入关的唯一通道,这里例举几个案例:

1629年,皇太极率军亲征,经热河进军,破长城的大安口和龙井水关直入内地,占领了遵化,攻陷蓟州,兵围北京城。这次入关的最大成就,是皇太极成功实施了反间计,使崇祯皇帝杀掉了袁崇焕,为清军剪除了最大的劲敌。

1632年,皇太极率八旗铁骑由蒙古草原进军,兵抵张家口以北,迫使明军守将缔约讲和,然后收兵而还。

1636年,皇太极命阿济格统率八旗,破居庸关入长城,俘获人畜无算,后经冷口关出长城北还。

1638年,多尔衮由青山关入关,岳托由墙子岭入关,在华北平原上纵横扫荡。明督师卢象升在河北巨鹿迎击清军,兵败阵亡。此役,清军一共拿下了一府三州五十七县,其中包括济南府,这是清军第一次占领省城,在掳掠大量人口财物后,然后从青山关北归。

清军这四次侵扰内地都没有从山海关入境,这也表明,吴三桂是否献山海关,都没有可能阻挡多尔衮入主中原。说到底,其实就是明军的战斗力不及清军,万里长城在明末时就是形同虚设,处处可以攻破。

中国历史上有一条铁律:历代王朝的军队只有在开国时南征北讨或是外患深重时的长期恶战,才能锤炼出一支雄师劲旅。

朱元璋开国之时,军队久经征战,精锐无比,因此能多次北扫大漠,令元军残余丧魂落魄。但此后的200多年间,由于北方蒙古四分五裂,明代没有像汉代匈奴、唐代突厥那样的劲敌,使得明军缺乏大战恶战的历练,战斗力远不如从前。

反观清军则不然,努尔哈赤崛起于白山黑水,后金时期的八旗兵,同样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善战彪悍之师。生长在关外的女真人,刻苦耐劳,能骑善射,经过努尔哈赤的组织编练,与明军作战几乎无役不胜。

即便是名将袁崇焕在战术上也是采取了凭借坚城固守的战略,用大炮暂时阻挡了八旗军的兵峰。而这种战术,是无法磨练出像卫青、霍去病那样驰骋大漠建功的铁骑雄师的。

吴三桂献关的时候,大明朝已经灭亡,崇祯帝带着无尽的忧伤在煤山自缢。此时与清军直接对抗的李自成的农民军。那么农民军的战斗力又如何呢?

当时多尔衮等高层贵族普遍认为,农民军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八旗并无十足的把握。因为八旗曾三次围困北京城却没有攻克,而李自成一战就攻破了北京,可见此人的大智大勇和农民军的强大战斗力。

然而已经投降了清军的洪承畴,曾是李自成农民军的头号大敌,长期与农民军作战。他告诉多尔衮,李自成的农民军战斗力虽然比明军强,但不足与清军的八旗匹敌。多尔衮这才最终下定决心,率八旗精锐浩浩荡荡向中原逼近。

多尔衮此次出征,采纳了洪承畴的建议,全部轻装简从,辎重在后,精兵在前,西经蓟州、密云等地直扑北京城,而不走山海关。

可就在大军出征前,吴三桂派来使者表明了降清的意愿,这才使得多尔衮改变了主意,率军向山海关进发,并传令将留在后方的红衣大炮火速运往前线。这样,才在山海关发生了决定清朝入主中原的打血战。

我们可以设想,加入吴三桂没有投降清军而是投奔了李自成,那么多尔衮必将按照原定的计划,从山海关的西面破长城而入,在华北平原上充分发挥八旗骑兵的野战优势,如果是这样,形势对李自成来说则更加严峻。

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此一来,李自成向陕西撤退的路线和容易就被截断,农民军就会被包围在北京,而农民军进入北京城后,早已丧失了斗志,大概率会被多尔衮一锅端。因此,吴三桂献关,让李自成得以从容退往陕西,保存了实力。至于大清入主中原,则与吴三桂献关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