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仓储制度:无法承受贪污、腐败、天灾,粮仓最沦为“场面活”

发布时间:2023-04-08 11:23:51 发布人:hao168

“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饱穿暖,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到了灾年,能够有口吃的就很不错了,不会去要求一定要吃饱,吃好。在古代若是人吃不饱是很可怕的,大家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寻找粮食,就会激起民变。而距离我们最近

“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饱穿暖,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到了灾年,能够有口吃的就很不错了,不会去要求一定要吃饱,吃好。在古代若是人吃不饱是很可怕的,大家就会想方设法的去寻找粮食,就会激起民变。

而距离我们最近的王朝清朝,是君主集权的巅峰时期。它的仓储制度,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又不断的发展,曾经一度非常兴盛。其实,统治者注重这些并不奇怪。因为他要防备饥荒产生,而引起的叛乱。但凡有一线生机,大家也不会去冒险。

(一)、一应俱全的仓储制度

“民以食为天”,在过去的小农经济体系中,很多人勤勤恳恳一辈子就只为了吃上一口饱饭。但古代都是看天吃饭的,若是有洪灾或者旱灾,很有可能一年的辛勤劳动全都付诸东流。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对于古代的皇帝而言可能有些可笑,但毕竟也要做做样子。而且,仓储制度本身不单单是为了百姓服务的。

1.自上而下的粮仓运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话虽如此,但是在古代阶级固化非常严重,什么好事都得先王公贵胄来。《清史稿》“顺治三年,圣祖设清吏司;主掌漕运”。在刚刚入关的时候,顺治皇帝就在北京设立了十三仓。这里边储存的,都是只供给于皇室和位高权重的大臣。

而且,它们都是从鱼米水乡沿着京杭大运河漕运而来。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粮食。稍微次一点的粮食,就在“钱粮胡同”发放。而能够享用这些粮食的人,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那些每天遛鸟斗虫的八旗子弟。

《清史稿》“顺治年间,各府、州、郡均设常平及义、社仓,责成道员专管。历年于户部造册以记之,如遇灾荒,即以赈济。”顺治年间,为了防止“谷贵伤民,谷贱伤农”,也在北京设立了常平仓。就是维持粮食,在一个正常的价格。

常平仓才是真正为百姓服务的,充分发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每逢粮食大获丰收,朝廷就以正常价格收农民手中的余粮,而到了灾年的时候,就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受灾的百姓。古代的底层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那一口粮食。

辛辛苦苦一年,只是为了明年还能活下去。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追逐那一口吃食。

2.国家和民间共同创办的粮仓

“顺治年间,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上述三种都是由官府直接创办的。当然,在古代的乡约制度影响下,乡镇百姓也想出了自救的方法。他们将部分余粮,统一贮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建社仓以备荒年,创书院以兴文教。”此外,乡绅们还会带头建立社仓。就是大户人家,将家中的粮食无偿捐献出来,清朝对于这种做法十分认同。捐的多者,还会赏赐顶戴花翎。也会按照捐赠的数目,免除相应的赋税。

可见,清朝的仓储制度十分完备。既有为皇室设立的,也有为贵族设立的还有为了调控物价的常平仓,以及受到政府鼓励的社仓和义仓等等。其实,很多东西不能看表面。这些仓储看上去十分完备,但是事在人为,它们往往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到了清朝末年,这些仓储更是成为了朝廷的累赘。那么清廷颇费心血打造的仓储,为何就成了“面子工程”?

(二)、贪官污吏横行,祸国殃民

《大清会典》“但荒政十二则应策: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除了建立仓储制度,清朝还想出了十条应对的政策,从表面上看,可谓是下足了工夫。但是执行这些政策的毕竟是“人”,在那个社会想要不贪赃枉法是不可能的。

1.当浑浊成了普遍现象,清白就成了罪过

记得在某部电视剧中,和珅把给灾民的粮食换成了麸糠,而纪昀因此非常愤怒。和珅说的一句话,非常有道理“灾民,还是人吗?”的确,他用细粮,换成廉价的饲料,非常过分。但是却能够救活更多的人,而他本人和党羽们也能从中中饱私囊。

如此一来,各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而且,和珅还认为自己是百姓的救星。因为若是不让基层官员们从赈灾的粮食中攫取些利益,他们就会全部侵吞。这并不是杜撰出来的,而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

遇到灾荒,不论是高官还是小吏都要从救济粮中分一杯羹。他们就像是生长在粮食上的蛀虫,一点一点的将其啃食干净。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人不会去考虑他人的死活。整个官场的风气,就是如此。

天下又不是自己的,先想方设法的捞够油水再说。而仓储就是在这样一群人的管理下,逐步的走向没落。正因为有了这群人在,再完备的救灾体系都会沦为中看不中用的场面活。

2.腐败问题太过严重

“权力就会引发腐败,绝对的权力,就会引发绝对的腐败”。这些朝廷命官和封疆大吏,就是皇权在地方上的延伸。他们代表着皇帝的权威,绝对不容置疑,不容侵犯。尽管清朝设立了养廉银制度,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归根结底,清朝仓储制度的没落还是在于其本身的制度问题。“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粮仓就像是一堆粮食,被很多老鼠看管着。这种运营体系,如果能够正常,那才是怪事。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会恪尽职守。

但是当时日长了,腐败的人多了,偷占粮仓的粮食就成为了普遍现象。而且,如果大家都在贪,而你不贪,那么就会被同僚所排斥。大家认为,你不是在自视清高而是不想和众人站在一条船上。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这其实是封建集权制度的普遍问题,他们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而且,也不做出透明化处理。所以,这种腐败情况也是从上到下的。

对于皇室而言,他们把天下当成自己家,所以肯定希望把家里装扮的非常精美。但是那些官员,就像府邸中的管家。这个家的好坏,虽然和自己有些关系但是并无大碍。他们心里想的,还是自己的小家。

(三)、粮仓本身的问题和自然灾害频发

清朝的粮仓体系,是非常脆弱的。它经不起任何打击,平日里若是拿出点粮食来赈济一小部分人自然没有问题。然而,当天不遂人愿的时候,粮仓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同时,制定的所有救灾计划,也会进入僵化状态。

1.灾害频仍,仓贪制度失效

在清朝建国的二百六十八年中,有记载的自然灾害就高达一千五百余起。再加上清朝后期,国库空虚,已经没有能力维持其正常运转。就像光绪元年的那场丁戊奇荒,仓廪制度非但没有发挥一点作用,反而还成了杀人的罪魁祸首。

中原地区出现了持续三年的旱灾,超过一千万人罹难,两千万人踏上了背井离乡的生活。这本该就是一场天灾,但是官员和商人互相勾结,就酿成了人祸。掌管仓遑的官吏,把救济粮交给高利贷商,再由他们卖出,双方分摊利益。

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只是丁戊奇荒死的人太多,所以颇受重视。本该救命于水火的救济仓却成为了屠杀百姓的利刃。当然,这种情况皇帝已经无法遏制。首先是本身的实力有限,其次,官员们都是阳奉阴违。

而且,很多地方发生灾荒以后,他们为了政绩都选择隐瞒不报。只要没有报灾的记录,那么粮仓中的粮食自然也发放不下去。

2.仓管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官僚体系的腐败,导致很多平民百姓根本无法享受到仓制度的利好。而且,清朝的仓储自身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需要强大的国力作为依托,否则在多方侵蚀之下必然会失去作用。

在乾隆。乾隆年间,仓颉就已经进入了瘫痪状态。因为乾隆皇帝好大喜功,造成了国库亏空。到了嘉靖皇帝清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一旦国家拿不出足够的钱,来维持,它就会成为花瓶一样的摆设。但是这项面子工程,没有还不行。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仓廪早就行将就木,但为了维护面子和尊严,还是不会将其撤销。这其实是由高度集权制本身决定的。它们即使做错了,而自己也知道了,也不能承认,不能改。否则自己在百姓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威权形象就会受到打击。这对于他们而言,才是最为致命的。

结语:

仓储制度的建立本身,主要还是为了赈灾,而赈灾的背后则是统治者维护统治。因为如果受灾的人过多,而无法及时得到救助,就会揭竿而起。在历朝历代中,清朝的仓廪可以说是最全面的,但它是建立在君主集权制的基础上,所以很快就衰败了。

参考文献:

《清史稿》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