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没有达到诸葛亮那么高的位置,但在用人方面,似乎更胜一筹

发布时间:2023-04-09 07:17:52 发布人:hao168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他的《从历史看领导》一书中特别指出:曾国藩和诸葛亮的不同在于对继承人的培养。他说,两个人的治国理念有非常大的区别,当然,曾国藩没有达到诸葛亮那样的位置。不过,诸葛亮不如曾国藩的地方在于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他的《从历史看领导》一书中特别指出:曾国藩和诸葛亮的不同在于对继承人的培养。他说,两个人的治国理念有非常大的区别,当然,曾国藩没有达到诸葛亮那样的位置。不过,诸葛亮不如曾国藩的地方在于,曾国藩培养了更多的技术官僚,他所培养的人才,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领导者,甚至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

许倬云的这个说法还是较为客观的。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证明,能否成功培养核心团队中的领军人物,特别是能否选好、培养好接班人,是事关成败的关键。曾国藩在打造自己的湘军集团时,就有一个基本做法,也是非常成功的做法,就是破格提拔。

在团队建设方面,曾国藩显然要比诸葛亮做得更好。诸葛亮临终时提出让蒋琬、费祎这些人做丞相,但是他没有想到“蜀中无大将”的这一尴尬现状,这些人是无法打开局面的。因此陈寿在为诸葛亮写传时说“将略非其所长”,这话是一定道理的。

反观曾国藩,却发现他这个人很复杂,或者说是深谋远虑。他在没有打败太平天国的时候,甚至还在安庆组建淮军的时候,就有一种想法,要把湘军裁撤,同时要找一个接班人,而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曾国藩最经典的话是:“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选取那些次一等的人才,慢慢教育就可以了。”

湘军的发展、扩张,以及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与曾国藩成功建立核心团队,然后让有潜质的人立即开拓一个新局面有直接关系。湘军组建早期,曾国藩对清廷不满,是因为自己没有提拔人的权力。但做了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节制四省军务后,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开始曾国藩在提拔人才时还颇有顾虑,主张有兵权的人不能再分朝廷的人事权。为此,胡林翼对他进行了反复的规劝,期间他们通信十分频繁,几乎是一天一封,有的时候还一天两封。他把自己的想法统统说给胡林翼听,并请求胡林翼帮他定夺。胡林翼告诫他:不要学诸葛亮做谨慎宰相。

胡林翼对曾国藩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话也很有分量,真的是掷地有声,字字珠玑。他告诉曾国藩,要成功必须“破格请将,放胆添兵”,“倾湘中之农夫为兵”,把湖南大山里的所有农民都赶到战场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

此外,胡林翼还建议他不要效仿明代“救时宰相”杨廷和的做法。曾国藩听取了胡林翼的劝诫,自任两江总督后,湘军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很快从几万人发展到了三十几万人的队伍。几十万人队伍建起来了,那么主要领导、大帅级的将领怎么来寻找?

曾国藩也听从胡林翼的劝说,破格提拔最核心人员。胡林翼说:“你做两江总督,就要把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四省的巡抚安排好,你才能放手一搏。否则,江南人日久也会生长怨气,你的位置就会得而复失。”

胡林翼还亲自为曾国藩点了两员大将,开始是李鸿章兄弟两人,后来曾国藩觉得李瀚章缺乏血性,于是胡林翼又推荐左宗棠和李鸿章,说把这两人放到淮上,放到浙江,都可以独挡一面。

曾国藩认真听取了胡林翼的意见后,开始进行了两江人事布局。第一个破格提拔的就是沈葆桢,其后是左宗棠、李鸿章。可以说,这三个人都是曾国藩的接班人。沈葆桢、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后来都成了一方大将。尽管有淮军、楚军之分,但归根结底,都出自曾国藩的门下,都是湘军的血统。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