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押赴刑场后,慈禧下令改用钝刀,谭嗣同被砍了30多刀才咽气

发布时间:2023-04-10 12:30:08 发布人:hao168

壮矣,维新欲杀贼而未回天,终成国恨;快哉!喋血屹昆仑以昭肝胆,长醒吾民。谭嗣同 ,湖南浏阳人,1865年(同治四年)出生。他十岁时便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文章写得非常好,但对八股文十分的反感。年幼时他

壮矣,维新欲杀贼而未回天,终成国恨;快哉!喋血屹昆仑以昭肝胆,长醒吾民。

谭嗣同 ,湖南浏阳人,1865年(同治四年)出生。他十岁时便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文章写得非常好,但对八股文十分的反感。年幼时他还仰慕过哪些锄强扶弱的草莽英雄,跟北京一个义侠结交过。三十岁之前他大多在丰富自己,学习过中国的典籍,接触过算学、格致,也有游历过。先后在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等多地游历,观察风土,结交名士。

在他三十岁那年,也就是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水师覆灭,惨败的清廷不得已向日本议和,随即于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这一条约使得日本上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也大大加深。从这里开始,列强尝试着瓜分中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家乡的谭嗣同满怀忧愤,他努力的提倡新学,开始呼号变法。

在家乡,谭嗣同开创了不少的课程,另一边的北京城也发生了大事。5月初,康有为联合一千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清廷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民族也到了最危难的时候,这一切都焦灼着谭嗣同的新,他也是反对签订合约的。对于清政府愿意妥协的行为非常气愤,同时,他开始思考近十年来的变化,希望找出一个挽救的办法。

显然,只有改革,将腐朽的封建专制去除,才能不被灭亡。光说没用,得付出行动,第二年,他进入京城。结识了梁启超等人,第三年写成《仁学》,这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辗转之下,他开始在家乡兴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等,主办了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逐渐的,他成了维新运动的激进派。靠着翰林院学士的推荐,谭嗣同得到了被光绪召见的机会,1898年,开始维新变法。

可惜,光绪皇帝只有名没有权,刚开始慈禧任他闹。等发现这变法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便匆忙回来发动政变。谭嗣同本来有机会跑的,可他希望祖国好,希望祖国能变法。自古以来变法哪有不死人的,当初商鞅变法,不也被五马分尸。谭嗣同因此决心用自己的死来跟封建势力做最后一次反抗。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4日,谭嗣同被捕,慈禧恨极了他。

她认为这个人想要夺走她的权利,想要她再也没有机会控制皇帝,想要动她的利益。从被捕开始,谭嗣同的死便注定了,跟他一起被捕的维新人士还有五个人,他们六人被称之为戊戌六君子。慈禧觉得让他就这样干脆的死太便宜他了,但也没必要动用凌迟,因此她下令让刽子手将谭嗣同的刀磨得钝一点。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送去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行刑。

由于慈禧的命令,谭嗣同整整挨了三十多刀才身亡,刀刀落在了他身上。难以想象他死前如何的痛苦,但直到去世,他都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想要的其实只是中国强盛而已,虽然后来没按他的思想走,但到底是变得强大了。倘若人真地下有灵,想必他也会感到欣慰吧,当年的不平等如今不会再发生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