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不是“完人”,国外一份报纸,揭露了他令人发指的残暴手段

发布时间:2023-04-11 13:01:39 发布人:hao168

晚清名臣曾国藩向来有“圣人”、“完人”等美称加身,其光环远比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耀眼。曾国藩生前参与洋务,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苟延残喘的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却从不居功自傲,因此深受清廷器

晚清名臣曾国藩向来有“圣人”、“完人”等美称加身,其光环远比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耀眼。曾国藩生前参与洋务,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苟延残喘的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却从不居功自傲,因此深受清廷器重。1872年曾国藩去世,因功获得“文正”美谥,这两个字对曾国藩而言可能是最好的褒奖赞扬。

不过在笔者看来,曾国藩固然非常有能力,追捧他的人也不在少数,但他所为,其实并不能匹配“完人”、“圣人”这样的赞誉。也许是脑子里的“忠君”思想十分坚定,也许是相信天命,又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手中握有30万兵力,幕僚也不是没在他耳边吹过推翻清廷自立的风,但他依然没有走到那一步。

除了在谋政上讲究“忠”外,曾国藩本人也讲究修身立德,更治家有道,其家风严谨,号称八代不出一个败家子;此外曾氏学术成就相当高,后世编辑整理的《曾文正公全集》完美表现了他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虽然奉行程朱理学却不一昧盲从,讲究经世实用,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购买外洋器物、访查人才等。

甚至曾国藩治军方略都一直被后世沿用学习。欧阳昱评价他是“中兴第一功臣”;容闳赞美他是“第一流人物”;《清史稿》更将曾国藩与诸葛丞相、明第一流人物王阳明相比,值得一提的是,《清史稿》对曾国藩还有这样一句描述:“居江南久,功德最盛。”

这“功德”两个字,曾国藩恐怕担不起。单说“功”,曾国藩对清廷有功,对中国近代化也有功。而说到德,曾国藩当年镇压太平军时,可是以屠城乃至连平民老幼都能下手、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而“闻名”的!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将矛头对准已被太平军占领9年的安庆,曾国荃手下的湘勇多亡命心狠之徒,曾国荃更会在城破后纵容兵士大肆掳掠烧抢,随意收割人命,安庆之战,湘军仅仅在集贤关就杀了1万多太平军,无论投降的还是被俘虏的,全被集体屠戮!

曾国荃的所为,正是受兄长曾国藩“指点”。投降的一万多太平军,曾国荃表面给路费遣散他们,实际上等他们进屋就有刀斧手一个接一个砍头,湘军占领安庆后血流成河的惨状让曾国荃这样的“剃头匠”心头都浮上了一丝恐惧,而曾国藩对这种斩草不留根的行为表示极度的赞许:“可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

曾国藩开解弟弟:“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曾国藩对攻取安庆的态度是必须屠戮殆尽,对待太平天国总部天京的居民更残暴,时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

也许有人觉得“伏尸百万”夸张,但连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都记录了天京破后“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的惨状,甚至原本与曾国藩湘军站在同一阵线的英军也对此有过一番细节描述。

《华北先驱报》报道了一名英国士兵在太平天国兵败后,亲眼见证湘军是如何“处理”那些俘虏:

......清军把这些妇女和姑娘,交给一批流氓强奸,再拖回来把他们处死......这些刽子手做剖腹工作,能不伤五脏,并且伸手进胸膛,把一颗冒热气的心掏出来。被害的人直瞪着眼看他们干这样惨无人道的事。还有很多吃奶的婴儿,也从母亲怀里夺去剖腹。

很多太平军俘虏......受凌迟酷刑......身体的各部分全被刺入了箭族,血流如注。这种酷刑还不能满足那些刑卒的魔鬼般的恶念,于是又换了别种方法......割下他们一块一块的肉,有时塞到他们的嘴里,有时则抛向喧哗的观众之中。

曾国藩的残暴,直接导致当时“皖南及江宁各属”出现了“市人肉以相食”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况。城市被焚烧毁灭,人们流离失所,曾国藩却一而再再而三在信件奏折中强调屠城与折磨“贼众”的重要性,让兵士生吞“贼肉”、不许给斩首痛快,非要凌迟细细地折磨!

都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曾国藩身为湘军统帅,其恐怖冷血程度早已超出了常人能够承受的范围。曾国藩绝对不是完美圣人,他有功,也有过,纵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为世人称道,也掩盖不了他为功成名就挥舞屠刀害死无数平民、更残忍对待俘虏的客观事实。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