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文明的源头——欧贝德文明,从多方面探析它的形成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3-04-12 10:53:27 发布人:hao168

苏美尔文明是苏美尔地区的一种文明形式,主要位于现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下游地区。苏美尔文明是目前已被发现的最早使用文字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苏美尔文明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般认为

苏美尔文明是苏美尔地区的一种文明形式,主要位于现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下游地区。苏美尔文明是目前已被发现的最早使用文字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苏美尔文明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般认为,在苏美尔人到达两河流域时,当地已经有原住民了。虽然严格地来讲,讲苏美尔语的种族都可以称为苏美尔人,但是苏美尔文明的源头仍然有很大的探索价值。在前苏美尔人到达两河流域之前,当地的原住民已经在文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学者们将之称为原始幼发拉底人,或者欧贝德人。

一、欧贝德文明的形成与传播

在《剑桥古代史》中,英国的考古学家琼·奥茨说:“把苏美尔的祖先定在欧贝德文化晚期是毫无疑问的,但似乎又已经太晚了。”因此研究欧贝德文明对于苏美尔文明的探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1.从陶器看欧贝德文明的传播

研究历史最为重要的证据便是文物,通过文物还原古代某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文化是最为贴合真实状况的。其中陶器以其超长时间的保存能力,一直是探索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两河流域北部的高拉地区的遗址为研究欧贝德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从其中出土的陶器可以看出,当地最原始的哈拉夫文化与南部的欧贝德文化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哈拉夫的陶器以淡黄色、红色和红褐色为主,欧贝德的瓷器以绿色和粉色为主。

两者在器型上也大为不同,哈拉夫彩陶的器型和装饰都非常多样,有大敞口的平底碗和浅盘造型,内外装饰为红、褐图案相组合的方式。而欧贝德陶器造型比较简单,主要以碗和罐为主,仅在外壁有一些花边。

从陶器的造型特点来看,哈拉夫陶器的艺术形态更加多样一些。但是在制作工艺上来看,欧贝德陶器显然技术难度更高一些。因为哈拉夫彩陶中的红褐陶的烧结温度为八百多度,淡黄色的陶器温度为一千度至一千一百度。欧贝德陶器的烧结温度在一千一百度以上,使用该工艺烧结出的陶器更加坚硬。

在哈拉夫文化晚期,两河流域的人类开始借鉴欧贝德文化中的烧陶技术。随着时间的发展,两种文化处于并存的状态,并且在制陶技术和艺术造型上不断融合发展。当地哈拉夫文化的彩陶造型以其更加美观多样的特点被保留了下来,因此之后的彩陶也多为红、褐色。两种技术和艺术形式在融合后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器型和图案。

可以看出,欧贝德文明以其更加先进的技术在两河流域迅速扩张,原先的本土哈拉夫文化也和欧贝德文明逐渐融合。

2.从建筑看欧贝德文明

欧贝德文化被学者分为三期,第一、二期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南部定居。从第二期开始,欧贝德文化开始向北扩展,北部的哈拉夫文化受到欧贝德文化的影响,逐渐与之融合。欧贝德第三期与一、二期的主要区别在于把祭室转变为了神庙。

最古老的文明都是先从宗教起始的,我国早期的音乐、舞蹈也都是由祭祀时所用的祭歌、祭舞发展而来。西方的文化中,宗教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欧贝德文化也是如此。

最早的时候,欧贝德人只是在居住的房屋旁边建有专门的祭室。随着文化的发展,宗教元素占据的比例大幅增加。欧贝德人在原先祭室的基础上,两侧各加一个侧厅,便把祭室变成了神殿。

神庙的功能不仅仅是祭祀神灵,它还有着集中劳动成果并且再次分配的作用,神庙也标志着祭祀这一职业正式出现。从欧贝德文明的遗迹来看,神庙的地点在近千年内都未发生过变动,这说明欧贝德文明中,宗教的地位是非常稳定的。此后的城邦文明也是以神庙为中心,逐渐发展成有大量人群聚集的城市。

欧贝德时期的住房采用的是多间格局,这突出了各个家庭的独立性。欧贝德文化在向北部的哈拉夫地区传播后取代了当地的单间式格局,这说明了社会成员之间逐渐分化。虽然在劳动、分配果实方面仍旧是集中劳动和享用,但是个体意识逐渐凸显。

二、从墓葬看欧贝德文明

早期社会各个阶层等级的差异性不但体现在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上,还表现在墓葬方面。古代人民尤其重视墓葬的规格,欧贝德墓葬绝大多数采用仰身直肢的方式。在随葬品的数量上对比,随葬品有七件以上的只占据百分之六左右,该阶层的墓葬者社会地位较高,所用的棺椁皆由泥砖砌成。

第二等级的欧贝德人随葬品为1-6件,大多有棺,但也有近五分之一的无棺。第三等级的欧贝德墓葬中没有发现随葬品,其中约一半无棺。其中极少数的墓葬为屈肢葬也均为无棺,说明该阶层的人群社会地位极低,很有可能是奴仆为墓主人陪葬。

欧贝德文明扩散的证据之一便是其他地方的墓葬形式。比如两河流域北部的哈拉夫地区,早期的墓葬器具、随葬品的数量、入藏的肢体形式都与南方的欧贝德文明有非常大的差异。但是在融入了欧贝德文化之后,泥棺木逐渐出现并越来越多。

不过其他地区的文明并未完全摒弃,他们多是将欧贝德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哈拉夫地区的泥棺木中仍采用的是哈拉夫本土所流行的侧身屈肢形式。

从墓葬的风格来看,欧贝德文明墓葬并不复杂,而是采用简单的泥棺或者干脆无棺入葬。随葬品的数量也不多,但仍旧能够从墓葬的中看出个体家庭的地位。

三、欧贝德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纵观欧贝德文明的发展,加上其与邻近文明的对比可以得知,欧贝德文明在生产技术上超过了其他文明。比如在制陶技术上,欧贝德文明烧制的陶器比北部的哈拉夫文明要坚固耐用得多,所用的火候温度也更加高。

1.欧贝德社会的发展

在较为原始的文明中,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上。欧贝德文明从最早期的打猎采集逐渐向农业过渡,其中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欧贝德人掌握了人工灌溉技术,先进的灌溉技术使庄稼的收获量大幅增加。

农具的进步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欧贝德人使用的农具从早期的复合型镰刀转变为了陶制镰刀,陶制镰刀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颇为相似中国早期的陶刀。相对锋利的刀具使欧贝德人的劳动效率提高了很多,在欧贝德遗迹中被大量发现说明当时已经能够批量生产陶制镰刀,这无疑证明了欧贝德社会有着相对发达的农业水平。

欧贝德早期社会一般只有一间单独的祭室,到后期开始出现真正的神庙。这说明欧贝德社会宗教的地位越来越高,早期社会中的宗教拥有极高的权力,神庙不但负责劳动果实的再分配,还拥有固定的资产。僧侣等祭司职业逐渐从普通阶层脱离出来,普通民众不再有直接向神灵祈祷的权力,祭司成为民众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这就导致祭司的地位远远超过普通民众,神殿不但是祭祀神灵的场所,还是祭司们生活的地方。神殿中有固定的祭器,如香炉和陶壶。神殿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宗教社会过渡的有力证据,原始社会开始瓦解,社会等级开始出现。

2.欧贝德文明的传播

欧贝德文明在一,二时期主要在两河流域南部发展,与两河流域北部的哈拉夫文明并没有太多交汇的地方,两种文明各有特点。随着时间的发展,欧贝德文明在生产技术、社会制度方面逐渐超越了周边文明,北部的哈拉夫文化受到欧贝德文明的影响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欧贝德文化。

这一点从哈拉夫地区遗迹中的陶器、建筑和墓葬方式就可以看出,随着不同文明的发展,各个文化之间的迁移和同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欧贝德文明第三期以后,大规模北上影响到了北部的哈拉夫文化,形成了带有哈拉夫文化色彩的变体欧贝德文化。

不仅仅是哈拉夫地区,在地中海沿岸的沙姆拉角地区的遗迹中发现了典型的欧贝德陶器,同时也有大量仿制品被发现。这说明欧贝德文明的扩散是非常广泛的,虽然由于时间太过久远还无法考证欧贝德人是如何过去的,但众多出土文物都说明了欧贝德居民或者欧贝德文化都曾影响到该地。

3.欧贝德文明实现了两河流域文明的统一

欧贝德文明对周边区域的影响是广泛的,不过其他当地文明对欧贝德文化的吸收也并非全盘接受的。周边地区多是保留了一些本地的文化特色,比如在墓葬习俗和宗教用具上,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习惯。

但在灌溉技术、生产技术、制陶技术等方面,对于欧贝德文化的吸收就非常多了,虽然很多文明在造型上仍旧保留一些自身的特点。但从出土的文物上都有非常明显的欧贝德特色,这对于研究欧贝德文化的传播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代的文明多起源于大河流域,而文明从来都不是单一生成的。各个小型文明之间在沟通交流中不断相互借鉴和学习,这才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各地文明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是文明演进必不可少的过程。

参考资料:

1. 《剑桥古代史》

2. 《北部欧贝德文化的形成过程》

3. 《试论文明在两河流域的兴起》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