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度人视为“圣雄”的甘地,英国首相丘吉尔却直言:看着想吐

发布时间:2023-04-13 14:29:36 发布人:hao168

人有千面,每一面都有所不同。站在不同的视角去评价一个人,结果也自然是千差万别。当他人做的事对我们有利时,我们总致以尊敬及赞赏;当他人抢夺我们的既得利益时,我们总恶言相向。这是再平常不过的道理,也是最平

人有千面,每一面都有所不同。站在不同的视角去评价一个人,结果也自然是千差万别。当他人做的事对我们有利时,我们总致以尊敬及赞赏;当他人抢夺我们的既得利益时,我们总恶言相向。这是再平常不过的道理,也是最平常不过的人性喜恶。

在印度饱受殖民统治的黑暗时期,人们都渴望一个英雄将他们救出于水火之中。就在这个时候,甘地出现了。这个瘦弱朴素的男人,被印度人民视为“圣雄”。

甘地用高尚的言行从容面对英国殖民者,试图用爱感化残暴的殖民者。“圣雄”甘地是印度人文明的标杆,是印度人民心中最崇高的榜样。可面对这样一个人,丘吉尔的眼中满是厌恶。不为别的,就为甘地破坏了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既得利益,所以丘吉尔厌恶他。

英雄的诞生

甘地出生于1869年的一个印度教家庭,他的父亲在当地颇有声望,是一位土邦首相。家境的优渥和父亲的良好教导,让甘地成为了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在甘地19岁那年,他前往英国伦敦留学,主修法律。

最初,甘地被先进、发达的西方文明蒙住了双眼,陷入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可渐渐地,他找回了本心。

甘地坚守住自己的宗教信仰,并接纳了其他宗教的思想,这种文明的碰撞,让甘地的博爱思想更加深刻。学业结束后,甘地选择前往南非工作。可在南非的事业发展,却远不如甘地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在种族歧视无处不在的南非,甘地在生活和工作中遭受了许多不平等的对待。这种不公平,让甘地重新审视自己曾尊敬、崇拜的西方文明。

幸运的是,甘地并未在这种歧视和排挤中丧失斗志。这些困难和苦难,反倒促进了他人生观和政治观的形成。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甘地创造了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

1915年,甘地回到了祖国印度。回国之初,甘地在国内四处游历,查看印度国情。考察一年之后,甘地开始在印度四处发表演讲,宣传非暴力学说、倡导非暴力斗争。

随着演说范围的扩大,甘地的影响与日俱增。渐渐地,甘地成为了印度人民心中光一般的存在。

1919年,甘地还在印度掀起了非暴力抵抗运动的高潮。甘地试图与英国政府达成友好合作,可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却打破了甘地所有的幻想。

当甘地彻底放下对英国政府的友好幻想之后,他的思想也更加成熟。

印度的独立

甘地毕生致力于推动印度的独立,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29年,国大党通过了争取印度独立的决议,并安排甘地带领开展新的不合作运动。甘地的不合作运动,背后是数不清的牺牲。1930年,甘地领导78位志愿队员进行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他们用肉身阻挡英军的枪林弹雨,毫不反抗,亦毫不退缩。前排的人倒下,后排的人接上。这种坦然赴死的牺牲,让许多西方媒体纷纷报道。印度诗人泰戈尔称赞他是圣人和英雄的结合体,美国时代周刊也将甘地登上了杂志封面,赞美其无畏的精神,

不过,所有的斗争和反抗,都注定有牺牲。甘地发起的运动,也确实为百姓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甘地率领印度人民抵制英国货物的行为,促进了印度本土产品的畅销,旺盛的国内需求也让孟买地区的工厂数量在短短两年内增加了近70家。

这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让印度的资本家也获益颇丰。

1924年,印度国内的反英情绪空前高涨,再加上日本提起了侵略印度的议程,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达到巅峰。

1944年,深陷内忧外患的英国政府忌惮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无奈答应了印度独立的要求。可甘地无法完全解决印、巴分治的局面,便接受了分治。

印度独立之后,“圣雄”甘地的名号被印度人民广而传颂。在印度人民心中,甘地为他们带来了自由、带来了思想解放,也让他们看到了真正的道德的崇高。

丘吉尔眼中的伪君子

作为英国首相丘吉尔,甘地有多么受印度人民的崇拜,他心中就多么厌恶甘地。丘吉尔讨厌甘地,甘地也不喜欢丘吉尔,这是利益对立阵营的必然结果。

在丘吉尔眼里,甘地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丘吉尔曾公开鄙视甘地,说他:“这个毕业于伦敦法学院的律师,现在却装成东方人常见的苦行僧模样,骨瘦如柴,半裸上身,竟心安理得地与印度总督平起平坐。”“这模样让人觉得恶心。”

丘吉尔觉得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十分愚蠢,只会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来制造舆论。因为甘地带着志愿队员们反抗斗争,只是无畏送死罢了。

不仅如此,丘吉尔也看不惯甘地的反抗方式。甘地的反抗,采取的都是伤害自身来博取同情的方式。他绝食,拿着自己的性命去威胁别人,搞得外人没脾气。

甘地的所作所为,对于见惯了血雨腥风的丘吉尔来说真是傻得可以。但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人还真就吃这一套。

西方的先进文明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这一浓厚的人文主义观念,让甘地“道德绑架式”的反抗有了用武之地。试想,若是甘地拿着这一套对付蛮横的日本侵略者,那必定没什么好下场。

小结:

甘地的慈悲、博爱、平和,与残忍蛮横的英国殖民者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甘地想让他们看看,一贯标榜着文明的国家到底是不是真的文明。1948年1月,甘地被印度顽固教徒枪杀。他瘦弱又坚定的身影,自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甘地虽然去世了,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永远历久弥新。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