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雍正两朝步步高升的张廷玉,为什么乾隆容不下?不会做人

发布时间:2023-04-14 07:27:20 发布人:hao168

康熙年间,29岁的张廷玉学业学业有成,高中进士。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深得康熙器重。张廷玉沾了父亲的光,提前入了康熙的眼,不用像普通学子一样,一步一步的从底层往上爬,而是直接成为了康

康熙年间,29岁的张廷玉学业学业有成,高中进士。

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深得康熙器重。

张廷玉沾了父亲的光,提前入了康熙的眼,不用像普通学子一样,一步一步的从底层往上爬,而是直接成为了康熙的秘书,伴随皇帝左右。

张廷玉初入官场,春风得意,步步升迁

这个职位不高,但是作用很大。虽然是伺候人的职位,伺候的却是太多人做梦都想伺候的人。俸禄也不高,却可以间接决定给别人发多少俸禄,得到的实惠也着实不小。

虽然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眼里,不太自由,但是机遇也大,皇帝只要一开心,那升职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随随便便就能获得一大堆功劳,成为朝堂重臣。达到别人用尽一生也不可能达到的高度。

事实也确实如此,张廷玉用了不到12年的时间,就已经从一个小秘书官至从二品刑部侍郎。这升迁速度堪比坐上了火箭。

或许是因为他父亲的原因,康熙才对他特别大方的。但他自己的能力也非同凡响。

雍正登基后,难伺候是出了名的,哪怕再好的官员,他也能找出一大堆问题来。

可偏偏对张廷玉却是喜欢的不得了,恩宠有加,这与张廷玉的能力密不可分。

他做事严谨周密,雍正安排的任务,他总能办的滴水不漏,让雍正从心底里认同赞赏。

为了嘉奖张廷玉的功劳,雍正大手一挥,赐张廷玉百年之后配享太庙的资格。

张廷玉欣喜若狂,要知道,配享太庙这种赏赐,一般都是那些开疆拓土的武将才有的荣耀,是他们在战场上用流血才能换来的。

可是张廷玉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人人梦寐以求的赏赐,却成了他一生的拖累。

他只知道,文官在朝中当官虽然安全,但是想要立下大功劳配享太庙,没有特别难得的机遇,根本不可能。

可是雍正却给了他一个文臣这样的恩赏,这是恩重如山了,张廷玉自然感恩戴德。

然而,雍正的赏赐还不止如此,他让张廷玉当了乾隆的老师,等于为他在乾隆一朝占下了一席之地。

张廷玉的名望很快就达到了巅峰,可是雍正身体却不行了,清朝最勤劳的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繁重的政务早早的拖垮了他。

临终前,他给了张廷玉最后一道大赏:任命张廷玉为顾命大臣之一,辅佐新帝。

身为汉人,却能在清朝初期肩负这样的重任,张廷玉已经前无古人了。

本以为他将会更进一步,在乾隆一朝更加如鱼得水。毕竟身为皇帝的老师,又是顾命大臣,名望和权势已经无人能及了。乾隆皇帝自然要更加倚重才对。

可是谁都没想到,一路顺风顺水的张廷玉,他的发展势头会在乾隆一朝戛然而止。

是张廷玉没有摸清乾隆的脉 ,也是因为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张廷玉开始了下坡路

乾隆皇帝是个十分重面子的皇帝,他不会允许有人的风头盖过自己,更何况这个人作为自己的老师,还是一个长辈一样的存在。

就像一座山压在了乾隆的头上,虽然这座山压不死人,却遮住了乾隆头顶的光。

乾隆好大喜功,喜好名利的性子,又如何能忍受?

初登大位正要大显身手的乾隆,想要抓权。但是张廷玉表现得忠心耿耿,又办事严谨,根本找不到错处。

而且乾隆也不是想杀张廷玉,只是想打压他增加皇帝威望而已。

没办法,只能放出风声,说皇帝觉得张廷玉太精明世故。

朝中大臣都是狐狸,自然懂得察言观色,迎合皇帝的喜好。他们明白,张廷玉的时代过去了。

从此开始,张廷玉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其他人的针对,办事处处被人扯后腿,挑毛病。

上朝的时候,甚至因为一句话,其他人都能想方设法的参他。

乾隆面对这种局面,明明看到是这些人无中生有的诬陷张廷玉,却总是任由事态发展,到最后才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不做任何处置。

历经三朝的张廷玉,经历过了太多风风雨雨,哪里还不明白,这是乾隆的有意为之。

聪明的他立马想到明哲保身,急流勇退。也好给自己留一个身前身后名。

高官厚禄他早已享用过了,官场沉浮半生,对权势也不再留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当然明白。也不是那么不识趣。

他立即向乾隆皇帝请求告老还乡,本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没想到,乾隆拒绝了。乾隆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先帝雍正赐配享太庙的资格给你,那你就应该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否则,这种殊荣岂是那么好拿的?更何况张廷玉有真本事,不然也不会得到康熙和雍正两代帝王的看重。

既然有本事,当然就要继续发光发热了,只是别再那么高调,抢了皇帝的风头就行。

张廷玉明白了乾隆的意思,本想着,从此就当个透明人就行。

可是没想到,他想悄悄的当自己不存在。别人不给他机会啊。

皇帝轻视,政敌攻击不断

与张廷玉同为顾命大臣的鄂尔泰,两人一直不和,看到乾隆厌恶了张廷玉。发了疯似的咬他。

张廷玉本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鄂尔泰却得寸进尺,直接联合自己一伙的臣子攻击张廷玉。

张廷玉怒了,皇帝踩我,那是因为我是臣子,我认了,应该的。但是你鄂尔泰踩我凭什么?

这下好了,张廷玉也带领自己一伙的臣子开始攻击鄂尔泰。党争势力正式形成,以两位顾命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为首,激烈的斗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乾隆既生气又高兴。

党争是历代皇帝忌讳厌恶的。因为党争毁的是国家的根基,上到朝堂下到民生,严重的时候能毁掉所有。

但此时的乾隆明显是高兴多于生气,正愁找不到借口,让他们顾命大臣挪窝交权呢,这不瞌睡了就送来了枕头吗?反正局势在他手里掌控,一时半会儿乱不了。

闹吧!闹起来正好一锅端!

果不其然,到失态发展的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乾隆出手了,鄂尔泰先被撸下去了,一撸到底,因为他挑的头,枪打出头鸟。

张廷玉老谋深算,属于被迫反击,乾隆也不好过多深究,不然影响不好,说他容不下老臣,象征性的惩罚了一下,就放过他了。

但是他的好运也不多了,已经被乾隆记在小本子上了。就等一个机会。

看清局势,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张廷玉很聪明,他看出了这一点,再加上和鄂尔泰斗了这么久,他老胳膊老腿的也损失惨重,身体迅速垮了,办理公事慢慢的力不从心了。

趁着这个机会,张廷玉再次向乾隆提出请辞。乾隆也不好拒绝,只能准许,毕竟人家身体真的不行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再不允许就说不过去了。

张廷玉功成身退,本想着荣归故里,虽然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但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此生知足!

可他没想到,更大麻烦正等着他。

回到家乡后 ,张廷玉本想着逗弄儿孙,喝喝茶,晒晒太阳,过一些安闲的日子。却突然听到了一些不好的风声。

有人说了,张廷玉根本就不是告老还乡,他是犯了错,被皇帝辞退的,这样的人是不会让配享太庙的。

张廷玉一听,直接吓到了!他心里瞬间就慌了!

配享太庙,这是放在心头的大事,他还想着死后,也能因为这个殊荣名留青史啊,这要是没了那还得了?

于是,张廷玉又急急忙忙的跑回京城,向乾隆求证去了。

猜不准皇帝的心思,弄巧成拙,麻烦缠身

乾隆一看张廷玉这架势,更不高兴了。我又没说取消你的资格,你就来找我求证了,你这是典型的信不过我啊,还是小看了我这个皇帝啊。

乾隆心里很不高兴,但还是忍了,笑呵呵的说道,“张公宽心,你为国操劳一生,这是先帝给你的恩赐,朕又怎么会取消呢”?

张廷玉松了一口气之余,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头脑发热的又出了一个昏招,“皇上,可否给臣一份书信证明作为凭证”?

乾隆瞬间难以置信的看着张廷玉,火了!我都承诺你了,还不相信我是吧!要保证书?就算保证书给你了,我要是想取消,难道谁还能阻挡不成?

乾隆越想越气大,但是念着他昏庸老迈,又确实为朝廷任劳任怨,付出一生,也没有发火。咬着牙挤出一丝笑容,“好”。

写了一份书信给他,张廷玉彻底放心了。他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可是乾隆随后一想,这种厚待老臣的事情,怎么也要大肆炫耀为自己增加名望啊,怎么能偷偷摸摸的呢?

随后,乾隆把这件事向着所有臣子公布了一遍,众臣大赞:吾皇英明仁德。

乾隆开心了,但他还不知足,又正儿八经的写了一份圣旨,派遣钦差专门给张廷玉送去,并让他沿途宣传这件事,增加自己的名望。

张廷玉此时已经风烛残年,根本不能远行了,就打发儿子去向皇帝谢恩。

可没想到,这么一来,反而惹怒了乾隆。自己不来让儿子来专门谢恩,这是嘲笑我向你妥协了的意思吗?讽刺谁呢?想了几天,越想越生气,再次下旨:“让张廷玉想明白后,自己进宫”。

不巧的是,这话正好被张廷玉的学生汪

由敦听到了,急忙派人把消息带给了张廷玉。

张廷玉听闻后,大惊失色。急忙让人抬着回京见皇帝。

这下,乾隆更生气了,怒火再也压不住了,吼道:“张廷玉,你还真是手眼通天啊,我派的传旨钦差都没到,你就知道消息了?势力这么大,是耀武扬威,想要造反吗”?

真的是看一个人不顺眼了,怎么做都是错的。

遭到连累,老年凄凉落幕

张廷玉吓傻了,此刻他才明白过来,他是真的犯了皇帝的忌讳,可还不等他开始求情,就有人进来禀报,“四川布政朱荃收受贿赂,贩卖科考试题”。

张廷玉一听,瞬间手脚冰凉。

因为朱荃是他的亲家,而且还是他当初亲自举荐的人,他难辞其咎。

想到这里,张廷玉满心绝望。

乾隆冰冷的声音传了过来,“张廷玉,这朱荃可是你推荐的人啊,你有什么目的”?

张廷玉瞬间回神,偷偷看了一眼乾隆,却发现对方正眼神如刀的看着他,好像要活剐了他一般。

张廷玉吓得面如土色,迅速跪地,磕头如捣蒜,“皇上明查,臣对皇上忠心耿耿啊,朱荃收受贿赂,臣实在不知啊”。

乾隆冷哼一声,“有没有冤枉你,朕自会明查,先去大牢待几天吧”!

张廷玉死气沉沉的被押入大牢,乾隆招来御前侍卫首领德保吩咐道:“去抄了张廷玉的家,记住,一定要在府里找到他违法犯罪的证据,朕就不信他真的没有过错,虽然不喜欢张廷玉,但也不想冤枉他,要实证办他”,德保急忙领命而去。

不久后,德保果然在张廷玉府里搜出了36万两白银,乾隆看着白花花的影子,冷笑一声,“就这还敢称为清正廉洁的忠臣呢”。

该判他什么罪名呢?乾隆开始思考。

可是还不等乾隆想好,德保就递过来一本小册子,乾隆一看,恍然大悟。

上面记载的竟然全是这些银子的出处,一笔一笔非常详细,都是雍正皇帝赏赐的。

“看来真的冤枉了张廷玉啊”,乾隆感叹道。

可是又很不甘心这么放过他,就想着在册子上找出一些什么毛病治治他。

但是张廷玉给康熙皇帝当了多年的秘书,记账的本事滴水不漏,又哪里会有什么问题。

乾隆没办法,只能放了张廷玉,安抚道,“错怪张公了,都是德保这奴才听错了圣旨抄了你的家,但是朱荃一事,你有严重的失察之罪,造成了大量的损失,你名节有损,入不得太庙,至于朱荃造成的损失,由你来填补,另外上交十万两银子作为惩罚”。

张廷玉苦笑一声,心如死灰的谢恩离开。

回去后,张廷玉变卖家产,弥补朱荃造成的损失,又借了许多钱,才交清了所有的账目。

张廷玉大半生的积蓄一下子一无所有了,钱财的损失他不在乎,身外之物罢了。但是配享太庙,那是他一生奉献的功绩证明,是他让后世子孙推崇的存在啊,就这么没了。

张廷玉心里一痛,一下子仿佛苍老了几十岁,孑然一身的回到老家桐城,了此残生。

张廷玉无疑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只要给他一个施展的平台,他就能一鸣惊人,物超所值。所以,他才能在康熙、雍正两朝如鱼得水,官运亨通。

但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会看人,或者说看不懂人心,始终摸不到乾隆的大动脉,对不上他的胃口,导致处处不讨好,净往枪口上撞,落了个晚景凄凉。

遇上乾隆这种情况的人,他就应该在抽身离开后,彻底保持沉默,听话行事就好。一切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结果。

可惜的是他把虚名看得太重了,总想着办事多想一点多做一点,结果做多错多,麻烦不断,拖垮了自己。

因为这个虚名毁了一世英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还陷在了这种执念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直到一无所有。

为官一生,到头来竟是一场空。

深受打击的张廷玉,原本还能多活几年的身体,迅速垮了,不久后病逝。

乾隆听闻死讯后,内心复杂无比,对张廷玉有感恩从小的教导之恩,也有对他手执顾命大臣职权的排斥,最终一声长叹,“朕似乎对他过于苛刻了”。

过了没多久,乾隆又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张廷玉也算求仁得仁了。如果他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吧!

只是在我看来,为了这种身后虚名费心费力真的不值得,活着的时候只要对得起本心做自己就好,一生风光已经足够,是非对错,后世自有公论,岂是一个配享太庙的资格能够替代的?可惜,张廷玉终究没看透这一点。死后一切成空,尘归尘,土归土,真的没必要在意。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