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最无脑的一战,战死2万,杀敌5人,但却赢得敌军尊重

发布时间:2023-04-14 10:26:35 发布人:hao168

去过法国巴黎的人都知道,在巴黎郊外有一座被法国人视为荣耀的拿破仑军院,里面有一座士兵教堂,在那里,只有唯一的装饰品,这便是各国的军旗,象征着法兰西民族过去辉煌的历史,也象征着拿破仑大帝曾经横扫欧亚的过

去过法国巴黎的人都知道,在巴黎郊外有一座被法国人视为荣耀的拿破仑军院,里面有一座士兵教堂,在那里,只有唯一的装饰品,这便是各国的军旗,象征着法兰西民族过去辉煌的历史,也象征着拿破仑大帝曾经横扫欧亚的过往岁月,这些军旗都作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被法国人精心保留下来了。其中有一些是中国大清朝时期的黄龙旗,让我们开始回忆为什么这些军旗会存放在万里之遥的法国拿破仑军院呢。

这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所缴获的战利品。1860年8月21日,英法联军在军舰的掩护下攻陷了大沽炮台,并且一路杀向天津,24日便再次攻下天津。咸丰帝紧急求和,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和僧格林沁等议和大臣议和,结果这39人的谈判使团被清廷扣押,英法联军大怒,快速行军,于9月18日便攻下北京的门户通州,北京此时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当时咸丰帝紧急命令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带狙击英法联军,为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赢得宝贵时间。僧格林沁是一位善于骑射、能征惯战的勇将,带领7000余人的蒙古马队,10000名清军士兵驻守八里桥,同时在周边还部署着近14000余名清军,总计兵力约为31000余人,而攻到北京城下的英法联军有8000余人。在如此优势兵力之下的僧格林沁,有些许大意,便准备利用附近的树林和灌木做掩护,修筑战壕,与英法联军进行正面决战。

1860年9月21日凌晨5点,各路清军已进入阵地,严阵以待,大约7点左右,英法联军分东西南三路围攻清军,指挥军官为法国人孟托班。僧格林沁命令手持马刀的蒙古马队正面冲击敌军,试图打乱敌人阵脚,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但是英法联军可不会给你时间,英法联军用大炮回击清军马队,许多清军骑兵都葬身于炮火之中,即使有一些骑兵靠近了洋人阵地,也被步枪射杀。但是没有一个清军士兵后撤,即使他们知道前方是死路一条,也勇往直前,吓坏了英法联军。后来有一位英法联军军官说道,“这不是战争,这是大屠杀”。

到中午12点时,清军死伤惨重,英法联军从后面包抄,自此,清军全线崩溃,北京也随之被攻破,咸丰帝逃往承德。据战后统计,清军3万人参战,战死2万余人,英法联军8000余人参战,英军战死2人,伤18人,法军战死3人,伤9人。可以说,这完全是一场不对等的战役,清军面对的英法联军是全面近代化的军队,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能够熟练运用最新的战列战术,而清军还是依靠传统的骑兵突击,步兵手拿刀剑、鸟枪、抬枪等,这又怎么能打得赢。

虽然清军战败了,北京城也被攻破了,但是这3万清军明知是条死路,也丝毫不畏惧的勇往直前,深深的震撼了英法联军,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战后,法国军官吉拉尔描述道:光荣应该属于这些好斗之士,确是应该属于他们!没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们甘愿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洒下自己的鲜血。他们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但是中国人的伤亡实在是太惨重了,真是可叹可惜。

笔者认为,此战僧格林沁的指挥很有问题,作为一个拥有《孙子兵法》的国家,应该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英法联军的优势在于枪战,但是却不善近战,而蒙古骑兵却善于近战,假如清军能够等到夜晚,用骑兵突袭英法联军,再用弓箭和火箭射之,最后近战肉搏战,怎么也不会输成这个样子,这只能说当时的人的思想实在是太落后了。以史鉴之,今日的中国,应该继续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思想理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更强大的国家,须知,“落后就要挨打”。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