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次子冯洪志,当年坚决不愿加入美国国籍,如今已104岁

发布时间:2023-03-04 12:01:48 发布人:hao168

他出生于大军阀家中,父亲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曾经将溥仪都赶出了紫禁城,可是他却丝毫没有军二代那种嚣张跋扈的作风,反而从小就规规矩矩、刻苦努力、吃苦耐劳,因此成为诸多兄弟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他就是冯玉祥的

他出生于大军阀家中,父亲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曾经将溥仪都赶出了紫禁城,可是他却丝毫没有军二代那种嚣张跋扈的作风,反而从小就规规矩矩、刻苦努力、吃苦耐劳,因此成为诸多兄弟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他就是冯玉祥的次子冯洪志,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仅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还是一个执掌千亿商业帝国的霸道总裁,如今他已经104岁,依旧在不断奉献着自己。

父亲从小的教育让他受益终生

冯洪志出生于1917年,当时他的父亲冯玉祥可是众所周知的风云人物,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可以说冯洪志想要什么就可以拥有什么,他完全可以像其余那些公子哥一样尽情挥霍自己的人生,可是冯玉祥的教育,对冯洪志产生了一生的影响。

冯玉祥自己虽然是一员武将,但是他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冯洪志,他更是寄予厚望,从小就对冯洪志进行亲自教育,不管是冯洪志的思想性格、还是精神品质、甚至是饮食起居,冯玉祥都要事无巨细地去改变。

由于出生于富裕家庭当中,冯玉祥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儿子会变成那些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所以冯玉祥不仅从小就开始让冯洪志读书学习,而且还要求他吃一些苦,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

关于冯玉祥对冯洪志的教育,最为经典的一件事情就是让他明白百姓疾苦以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一次冯洪志正在吃玉米面做成的窝窝头,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很多人连吃的都没有,能够吃上玉米窝窝头,已经是富裕人家才能够拥有的享受了。

冯玉祥看着冯洪志似乎并不那么喜欢吃这个窝窝头,就问他是不是不好吃,结果冯洪志回答父亲,要和父亲一起吃才好吃,自己一个人吃就不好吃。原本冯洪志是希望冯玉祥陪自己一起吃饭,可是冯玉祥听到这句话后,立刻脸色就变了,他开始教育冯洪志,外边还有很多百姓吃不上饭,一定要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不仅如此,在教育完冯洪志之后,冯玉祥还专门安排冯洪志去生活在稍微恶劣一些的环境中,连吃的东西标准也降低,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磨练一下自己,从而更加能够对贫困人民的生活感同身受,可以说冯玉祥这种教育方式,对冯洪志而言受益匪浅。

在冯洪志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冯玉祥总是告诉他:“你要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习惯,长大以后更要做一个有本事的中国人”,这句话影响了冯洪志的一生,不管什么时候,他都始终铭记父亲的教诲,不敢有丝毫松懈。

长期在国外留学却坚决不愿意加入外国国籍

冯洪志从小就比较聪明,读书习字也很快,更加令人好奇的是,他居然从小就对物理学十分感兴趣,所以1929年的时候,年仅12岁的冯洪志就去到苏联留学了,在苏联期间,冯洪志认真刻苦学习,始终铭记父亲教诲,要做一个有本事的中国人,不能给国家和人民丢脸。

在苏联留学期间,冯洪志认识了一同来留学的蒋经国以及孔令杰等人,和蒋经国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这段友谊为后来的很多事情起到铺垫作用。靠着优异的成绩,冯洪志得以从苏联转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深造,为他后来的专业知识奠定扎实基础。

不过后来因为德国与苏联之间爆发了战争,中国当时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变差,所以冯洪志只能中断学业,回到祖国怀抱之中,当时是1941年,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的中后期,回国之后的冯洪志,得到了兴业公司总经理胡子昂的赏识,聘请他成为公司的一名机械工程师,让冯洪志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其实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机遇只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冯洪志能够得到赏识,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确实有才华和能力,要是他仅仅是一个一无所长的普通人,试问在那种乱世之中,谁会给他机会呢?

他在兴业公司工作了四年之后,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胡子昂认为将来中国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所以就推荐冯洪志前往美国留学深造,将来回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就这样,冯洪志再次踏上异国他乡的留学深造之路。

在美国留学期间,冯洪志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让美国人对其刮目相看。1946年,冯玉祥去到美国,还专门看望了自己的儿子冯洪志,这次见面中,冯玉祥再次叮嘱冯洪志“要学好技术,为祖国服务”,冯洪志对父亲的教诲谨记在心,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见面,居然成为他和父亲的最后一次见面了,因为冯玉祥在回国途中,不幸轮船失火遇难去世了。

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之后,冯洪志悲伤欲绝,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父亲离别时对自己说的那些话,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成为父亲所期望的那种人,不能辜负父亲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栽培。

此后,冯洪志更加努力学习和钻研高精尖技术了,就是为了学有所成之后报效祖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冯洪志得知这个好消息之后,巴不得立刻就回到祖国怀抱中去报效祖国,可惜的是,当时美国对诸如冯洪志这样的人才回国进行各种阻碍,比如钱学森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所以冯洪志没有办法回到祖国怀抱,只能一直等待机会。

在漫长的等待中,很多中国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都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因为他们觉得回国已经没有希望了,甚至还有人劝诫冯洪志加入美国国籍,可是冯洪志坚决地拒绝了他们,还说:“我不能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

冯洪志一直坚持了二十多年,终于在1973年中美关系缓和之后得以回到祖国怀抱,回国见到黄镇之后,冯洪志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想要得到一张属于自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此举感动了黄镇以及在场的所有人。

为祖国统一事业不断努力

1983年,邓小平接见了冯洪志,并且希望他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贡献,冯洪志当即表态自己一定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见面不久后,冯洪志就着手创办泰山工业公司,自己担任总裁。

后来泰山工业公司发展相当不错,冯洪志因此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成为了千亿商业帝国的总裁,不过对于冯洪志这个人而言,单纯从他在商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来评价他,还是显得有些过于狭隘了,因为他在祖国统一事业上做出的贡献,更加值得我们肯定。

最开始我就说过了,冯洪志和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在苏联留学期间成为了好友,而在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就成为台湾的实际负责人,想要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蒋经国。

1987年,冯洪志专门去到蒋经国的故乡溪口以及他祖上的故居、还有他生母的墓前,分别合影留念,并且在其生母墓前捧了三把土回去请人做了一个精致的盒子将其放在里边,并着几张照片以及一封冯洪志亲手写的长信寄给远在台湾的蒋经国。

蒋经国其实也一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当看到这些东西之后,他触景生情,终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允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这个决定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的促进以及和平统一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的促成,离不开冯洪志的努力。

结语

时至今日,冯洪志老先生已经104岁了,但是他依旧在为祖国的统一事业贡献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所做的一切,不仅没有辜负父亲冯玉祥对他的期望,还成为了冯玉祥的骄傲!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