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罗这一细节竟被摄影师抓拍,苏联迟迟不敢公布

发布时间:2023-04-15 12:41:10 发布人:hao168

综述古巴共和国是加勒比海的北部有一个岛国,它处在巴拿马运河这个交通要塞的关键位置,和美国只有一水之隔,也是美洲大陆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这个词从词源上解释为肥沃的土地,适合人群居住和生活的好地方,

综述

古巴共和国是加勒比海的北部有一个岛国,它处在巴拿马运河这个交通要塞的关键位置,和美国只有一水之隔,也是美洲大陆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这个词从词源上解释为肥沃的土地,适合人群居住和生活的好地方,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报告,古巴是拉美地区唯一一个已经脱离了饥饿贫困的国家。

别看今天的古巴看起来发展得还不错,但这个岛国在历史上却经历了不少惊心动魄的大事。

在卡斯特罗兄弟的统治时期,古巴与美苏之间的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尤其在菲德尔卡斯特罗担任中央委员会书记之后,更是在两个超级大国中间游走不定。不过卡斯特罗本人却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相当灵活,关于他的轶事一直被许多人谈论。

卡斯特罗

1926年,菲德尔卡斯特罗出生在古巴东部的一个庄园,这样的家庭背景在那个年代几乎可以说是社会的上层了。不过出身尊贵的卡斯特罗,却彰显出和庄园家庭的后代们不太一样的特质。

他对于那些被雇佣的农民充满了同情,对于父亲剥削压迫这些可怜人的做法非常嗤之以鼻。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卡斯特罗虽然内心柔软,但是却很勇敢,他毫不畏惧地和自己的父亲争论那些暴力做法的正义性,甚至自己和家里的农民工人们一起组织起来反对父亲。

可以说,卡斯特罗的心中流淌着反抗的血液,他的偶像都是那些解放民族和国家的英雄,他觉得那才是真正值得去为之奋斗的有意义的事情。

十九岁的时候,卡斯特罗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古巴的哈瓦那大学。

在那里,他不仅得到了更多革命精神的滋养,并且找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们一起组织革命运动,反对政府的独裁专政,反对国家向美国卑躬屈膝。

但是慢慢地,卡斯特罗发现学生团体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改变现状,必须要进行激烈的革命,而激烈的革命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党,卡斯特罗加入了一个名叫人民党的组织,正是这个党派后来发展成为古巴共产党。

在参加政党工作的同时,卡斯特罗继续着自己的学业,并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贫苦的百姓争取权利。

1953年,包括卡斯特罗在内的一百多名革命者与古巴政府发生了武装冲突,卡斯特罗不幸被捕,后因遇到大赦重新获得自由,但他初心不改,依然坚持革命,多次组织武装起义。

随着队伍越来越壮大,支持者越来越多,卡斯特罗领导的起义军终于革命成功,将巴蒂斯塔赶下台,组建了新的政府。

1962年,卡斯特罗出任古巴最高领导,并且这个位置一做就做了44年。直到2006年才因为身体原因退位给自己的弟弟。

美苏之间

关于和美苏之间的关系,卡斯特罗在执政期间做出了很多努力。

在刚刚上台时,为了稳固国内局势,让国家发展重新回到正轨上,卡斯特罗主动向美国伸出了橄榄枝,对对方进行了国事访问。

卡斯特罗很聪明,他知道自己此行很有可能会被坐冷板凳,所以在出行之前就给自己准备好了一切。

他聘用专业的宣传人员来为他热场。所到之处,无不展示出美国人民对他的欢迎,他的车队经过的地方有大条的横幅为他拉起,他演讲的现场有数万名美国人为他欢呼,各种社会名流和公众人物都争相与他握手见面。

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大做文章,目的是塑造出一个完全符合美国人口味的领导。

不过他的这些手段没有在政府方面发挥什么作用,美国最终的目的依然是控制古巴,而这与卡斯特罗的初衷背道而驰,双方最后不欢而散。

在两极争霸的世界格局中,不能依靠这一个,就只有依靠另一个,而此时的苏联也正好在和美国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所以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和古巴结盟。

表面上看苏联只是想要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他们看中的是古巴的地理位置。导弹事件之后,苏联邀请卡斯特罗访苏,卡斯特罗不计前嫌,欣然答应。

在与苏联上层领导会谈的一张照片中,卡斯特罗一只手上佩戴两块昂贵名表的画面被记录下来。

两块表盘上分别设定的是苏联首都和古巴首都的时间,对于这个举动的猜想有很多,比如一些人认为,这是卡斯特罗认为两国拥有独立主权的表态。

结语

从历史上看,卡斯特罗对古巴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政权是在民族解放的基础上建立的,当然在与美苏拉扯的过程中,古巴也经历了许多挣扎,多难兴邦,也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发展得更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