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记录的乾隆盛世是这样的,看着让人寒心

发布时间:2023-04-18 11:27:20 发布人:hao168

1792年9月26日,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勋爵为代表的庞大使团向乾隆贺寿。历经10个多月的航行,使团终于来到中国,并于次年9月在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年底返回英国。在这段时间里,马戛尔尼使团详细记下了自己的

1792年9月26日,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勋爵为代表的庞大使团向乾隆贺寿。历经10个多月的航行,使团终于来到中国,并于次年9月在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年底返回英国。

在这段时间里,马戛尔尼使团详细记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马戛尔尼访华日记》《英使觐见乾隆纪实》《我看乾隆盛世》等,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也许可以换个角度认识当时的中国。

1.关于乾隆

马戛尔尼第一次觐见乾隆时,描述道:

我们落座后,皇帝与我们闲谈起来。他问道:“你们英国国王今年多少岁?”我们如实告诉了他。皇帝接着说:“朕今年八十三岁了,希望你们的国王可以和我一样长寿。”皇帝说这些话时,很是得意,表情十分威严,凛然不可侵犯,不过眉宇间流露着和蔼可亲。我们眼前这位年老的长者,仿佛是英国的一位年长的绅士,精神矍铄,八十岁的人,看上去只有六十岁。

2.关于军队:

他们这样描述满清军队:

“在一些地方,我们看到士兵单列成队,非常自如地双膝跪地,在他们的长官下令起立前,他们都始终保持这种姿势。如果我们的到访出其不意,他们总是一片慌乱,匆忙从营房拿出节日礼服,他们穿上这种服装后,与其说是战场的武士,还不如说是唱戏的演员,他们的绣花背心,锻面靴子和蒲扇看起来即笨拙又女人气十足,而没有军人的气质。”

“士兵列队出来迎接英国特使,如果天暖,他们手中操练的不是火枪,而是蒲扇。士兵拿着蒲扇进行操练,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他们的大炮为数很少,仅有的几门炮都破旧不堪。”

3.关于百姓: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

“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洋洋的脸。”

清政府委派了许多老百姓到使团的船上端茶倒水、洗衣做饭,“他们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使团的船只行驶于内河时,官员们强迫大批百姓来拉纤:

“官员们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庄,出其不意地把一些村民从床上拉下来加入民夫队。兵丁鞭打试图逃跑或以年老体弱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的事,几乎没有一夜不发生。看到他们当中一些人的悲惨状况,真令人痛苦。他们明显地缺衣少食,瘦弱不堪。他们总是被兵丁或什么小官吏的随从监督着,其手中的长鞭会毫不犹豫地抽向他们的身子,仿佛他们就是一队马匹似的。”

4.关于对汉人的态度

马戛尔尼“回程纪事”中强调:“我们的许多书里都把汉族和鞑靼族(此处即指清朝满族)混淆了,好像他们是一个民族。”

鞑靼人说笑话总以汉人为靶子。“我不可能不注意到:只要有人拿汉人说笑话,那些年轻的鞑靼王子就会兴高采烈。在取笑女人裹脚时,他们拍手叫好;但听到把鞑靼妇女的木底鞋比作汉人的帆船时,他们就恼火。”

马戛尔尼接见过一个名叫博达望(音译)的年轻鞑靼贵族,帽子上饰有红顶子和双眼花翎,他自豪地谈到了本朝的来历。按他的说法,皇上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直系后代,蒙古人征服了中国,并统治了一个多世纪,后来被明朝推翻。同马戛尔尼一起被宴请的鞑靼亲王都是各部落首领,他们都能招兵,称之为“旗”。

5.关于与西方的差异

满洲贵族打仗爱用弓。马戛尔尼写道:“当我告诉他们,欧洲人已放弃了弓而只用枪打仗时,他们显得十分吃惊。乾隆爱用的武器也是弓。在奔驰的马上射箭,比下地放枪更加令人激动。高贵的武器打高贵的猎物。猎人与猎物的运气是相等的。

“对气球理论、动物磁气说等反应冷淡”,贪婪的太监抢走使团送来的大水晶吊灯时还顺手把派克透镜打碎了。

最后使团得出结论:“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