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要将苏克萨哈灭门,索尼、遏必隆甚至是孝庄为何袖手旁观?

发布时间:2023-04-19 09:18:05 发布人:hao168

应当来说,孝庄对鳌拜是极为信任的,鳌拜也是爱新觉罗的铁杆,杀苏克萨哈应该是孝庄的默认。可能受到《鹿鼎记》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对鳌拜的印象都是极差的,简单的将其定义为权臣,甚至有取代康熙的打算。这是不完全

应当来说,孝庄对鳌拜是极为信任的,鳌拜也是爱新觉罗的铁杆,杀苏克萨哈应该是孝庄的默认。

可能受到《鹿鼎记》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对鳌拜的印象都是极差的,简单的将其定义为权臣,甚至有取代康熙的打算。这是不完全的,历史上的鳌拜是相当复杂的人物,并非简单的脸谱和标签就能定义的。

首先来说,鳌拜是满清权贵中根正苗红的人物,瓜尔佳氏、镶黄旗人,这些都是出身显贵的代名词,然而鳌拜能够成名并不单单在此,在皇太极攻打皮岛的过程中,作为第一个冲上皮岛的将领,鳌拜直接被皇太极赐号为“巴图鲁”,晋爵三等男。

巴图鲁是清朝对勇士的最高封号,只有真正的勇猛的人才能获此殊荣。

在松锦大战时,鳌拜也是清军中战功赫赫的将领,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奠定了鳌拜在八旗将领中拥有较高的地位。

鳌拜对孝庄母子来说,更是有拥立之功,我们都知道皇太极暴毙的时候,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发生了激烈的皇位之争,当时豪格拥有两黄旗的支持,而多尔衮拥有两白旗的支持,双方旗鼓相当,针锋相对,内讧一触即发。

就在豪格与多尔衮竞争最激烈的时候,鳌拜等两黄旗大臣亮出底线,那就是“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但是多尔衮随即也亮出了一个底线,那就是皇太极的儿子中谁继承皇位都可以,只有豪格不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豪格和多尔衮基本都被排除在外,经过后宫皇太极的五大妃的商议,最终推选孝庄的儿子,也就是年仅六岁的顺治登基为帝。

应该说,鳌拜等人的坚持是顺治能够登基的重要因素。

鳌拜还因此得罪了多尔衮,多尔衮虽然没有继承皇位,但是却获得了摄政王的身份,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不是皇帝而胜似皇帝。

对于鳌拜等人,多尔衮是一路打压,差点就给整死了,一直到多尔衮去世后,顺治亲政,鳌拜才算熬出头。

顺治没有忘记鳌拜的功劳,根据《清史稿》中记载:“世祖考诸臣功绩,以鳌拜忠勤戮力,进一等。”在亲政后,对鳌拜更是加官进爵,“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予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有太子太傅这样头衔的,那基本都是顶级官员了。

在顺治帝临终的时候,也很信任鳌拜,将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与鳌拜四人一同任命为顾命大臣,共同辅政。

开创四大臣辅政的体制很可能也是孝庄比较倾向的方法,当时的诏书可能就是孝庄以顺治的名义发布的,曾有人提请由孝庄垂帘听政,却被孝庄拒绝了。

在女真的习俗当中,女人也是享有参政议政的资格,如果由孝庄垂帘并非很困难,可是孝庄还是通过四大臣辅政的方式来控制朝政。

说明一方面说明孝庄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说明孝庄信任四大臣。

鳌拜、遏必隆、索尼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遏必隆其父是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索尼是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索尼是赫舍里氏,又都是两黄旗的人,都是根正苗红的种子选手。

只有苏克萨哈“来路不正”,苏克萨哈虽然也是八旗中上三旗的人,但是却并非两黄旗,而是出自多尔衮的正白旗,正白旗在多尔衮执政时期迅速提拔为与两黄旗相当的地位。

苏克萨哈最终崛起,能够成为四大辅臣,是因为在多尔衮暴毙之后,苏克萨哈反水多尔衮,大肆攻讦多尔衮,从而得到孝庄与顺治的信任。尽管如此,两黄旗的人却看不上苏克萨哈。

索尼和鳌拜在拥戴福临的时候都得罪了多尔衮,因此,在多尔衮当政的时候,鳌拜被问罪降爵,索尼被发配盛京。

而苏克萨哈却是多尔衮的心腹,正白旗的骨干直陈,多尔衮暴毙后,为了自保而攻讦多尔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表明两黄旗与正白旗之间没有冲突,不但鳌拜瞧不上苏克萨哈,就连索尼等人也都看不上苏克萨哈。

此后,鳌拜的主要权利斗争就是干掉苏克萨哈,当时索尼年老,能够站出来的也就是鳌拜了,等到索尼去世后,鳌拜加快了对苏克萨哈的打击。

康熙六年,鳌拜罗织了苏克萨哈二十四条罪状,要将苏克萨哈处死,但是康熙不同意,鳌拜依旧还是矫诏将苏克萨哈铲除。

其实,鳌拜与苏克萨哈原本是儿女姻亲,又都处于上三旗,是有着共同的利益的,但是不管是出于抬高两黄旗,打压正白旗的“公心”,还是为了自己擅权,作为顺治、孝庄的铁杆,鳌拜都想要把这样潜在的威胁铲除掉。

对于这一点,孝庄并没有过多的指责,应该是一种变相的默认。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鳌拜这个人是复杂的,他也许是为了擅权,也许单单是认为康熙年纪尚小不足以亲政,所以给人留下了大权独揽的印象。

杀害苏克萨哈成为鳌拜与康熙之间决裂的导火索,康熙八年,在没有得到孝庄的支持下,康熙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将鳌拜擒住。

应该说,作为最有权势的辅政大臣,做事难免嚣张跋扈,得罪的人也不少,在被康熙擒住后,政敌罗列了三十条罪状想要搞死鳌拜,但是康熙都没有同意。

按照康熙的说法是“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康熙看后,感念鳌拜的功劳,遂对他宽大处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鳌拜随后被监禁。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康熙晚年,鳌拜已经去世几十年的时候,康熙想起鳌拜早年立国的功劳,下令“追赐(鳌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

从康熙将其搬倒却没有杀害,晚年又亲自为其平反,应该说,鳌拜并不是一个有谋逆之心的人,如果真的谋逆,别说是鳌拜,就是摄政王多尔衮都得从棺材里面挖出来鞭尸。

康熙之所以对鳌拜下死手,完全是因为鳌拜过于恋权,没有在康熙已经懂事的时候就让出权力,当然,在清朝君主专制高速强化的快车道上,任何人沾染了最高权力,与皇权产生了冲突,下场都是惨烈的,鳌拜不过其中之一罢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的话,对于鳌拜杀苏克萨哈,应该可以很好的理解了,孝庄和索尼等人都是默认的,只有康熙年少不懂事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