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宗教祭仪活动的起源问题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3-04-20 17:22:58 发布人:hao168

引言关于古希腊祭仪的起源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对远古希腊的继承;二是原始印欧宗教仪式的影响;三是受到近东地区的影响;四是其他观点。远古时期,希腊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宗教仪式并被

引言

关于古希腊祭仪的起源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对远古希腊的继承;二是原始印欧宗教仪式的影响;三是受到近东地区的影响;四是其他观点。

远古时期,希腊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宗教仪式并被沿袭下来,成为希腊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有考古证据显示,古希腊出现丧葬仪式非常早,大约在中石器时代左右,到了新石器时代就能制作人像了,材质主要是陶土或石头,大部分人像以裸体出现,这是当时人们崇拜生殖力的表现,同时希腊人惯用的牺牲是羊、牛、山羊和猪,而不用驴和马,这也是新石器时代的家畜,这些习俗被吸收进之后的希腊宗教仪式中,成为祭仪的源头之一。

天父宙斯与上天伟大的印欧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希腊宗教中曙光神和早期太阳神的名字也源自印欧语系,卡斯托尔和波吕丢刻斯这一对双生子合称狄奥斯库罗伊,即“宙斯之子”,在印欧宗教中也能找到特征、功能近似的双生子。

希腊宗教还是原始希腊宗教与印欧宗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许阿铿提亚节是多里斯城邦献祭阿波罗神的节日,它源自原始希腊时期一位叫做许阿铿托斯的神,在多里斯人来之前,许阿铿托斯是一位植物枯萎神,对该神的崇拜在远古希腊较为盛行,而被后世广泛祭拜的阿波罗则来源于原始印欧宗教,二者相互吸收借鉴,形成了更符合希腊人传统的新阿波罗崇拜仪式。

因此,“希腊宗教最初的源头便是前希腊宗教的若干因素和原始希腊人继承的原始印欧人宗教的若干因素”。

古希腊处于地中海东部,周围被爱琴海诸岛环绕,海岸线绵长,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古希腊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易与先进文化沟通,因此,早在新石器时代,希腊地区与西亚等地就存在交往,之后克里特更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成为爱琴文明的滥觞。

近东地区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的文字、壁画、石器以及大量的陶器都带有埃及和两河流域的艺术特征,同时在克里特岛发现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的赤铁矿圆筒印,以及出土过许多埃及的器物和艺术品,包括日常用具、刻有圣甲虫的宝石图章、小雕像等。

古风时代,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海外殖民扩张,古希腊与近东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在近东文化渗透下,小亚细亚的希腊殖民城邦诞生了古希腊哲学,成为早期希腊文化的中心,因此,“东方化时代”的提出可以印证近东文化对希腊文化的渗透程度之高、范围之广。

古典时期是古希腊文化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希腊人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就曾游历诸国,并写出了西方第一部历史学著作——《历史》,他认为古希腊文化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甚至认为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摇篮。还有许多希腊名人前往近东游历,并带回许多知识,梭伦执政时期颁布的某项立法就受到埃及法律的影响。

但希腊人并不是一味地继承,而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形成独具特色的希腊文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希腊古典文明并不只是希腊本土的产物,他们借鉴吸收了外来文明,如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并且古希腊人将它们很好融合在了一起,使这些文明打上了希腊的烙印,形成具有希腊特征的新文明,这主要归功于希腊人的好奇心和博学多思。

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马其顿开始征服希腊、埃及等地区,将地域上分离的文明整合在一起,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东方宗教也深刻影响着古希腊宗教的形成与发展。

古希腊与近东的宗教体系有相似之处,古希腊和两河流域都是以主神为主要崇拜对象的多神教;神祇既是自然神又是保护神,如雅典娜既是智慧女神、战争女神,又是雅典崇拜的保护神,马尔杜克既是雷暴之神又是巴比伦的守护神。两者都有森严的神灵体系等级,都由最高神统治一切,等级不可逾越。

同时,二者的神都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与人一样有性别之分,与人不同的是,神可以长生不老,而人则要经历生死。古希腊和两河流域的神祇大都身兼数职,如阿尔忒弥斯司掌狩猎、生育、丰产等职责,沙玛什既是两河流域的太阳神又是司法之神。

最后,古希腊神话、苏美尔神话、古埃及神话都有关于洪水的神话故事。神权更迭也有相似之处,古希腊的第一代神是乌拉诺斯、该亚等,他们被克洛诺斯推翻,克洛诺斯、瑞亚等提坦神成为第二代神,宙斯篡夺了其父克洛诺斯之位,成为新的统治者;巴比伦的神权变更也是以众神混战和复仇展开的。

除此之外,古希腊的诸多神祇及其崇拜仪式来源于近东,希罗多德也曾说过:古希腊神祇的名字大部分都不是希腊人的杰作,甚至可以是完全借鉴了外邦,其中以埃及为最甚。例如阿多尼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爱人,关于他的来源学界一致认为他源于近东的一个植物神,于公元前7世纪引入希腊。

深受古巴比伦崇敬的阿多尼斯神的名字其实是一个误会,阿多尼斯原名为塔穆兹,他的崇拜者为了表达尊敬,给他以闪米特语阿多恩即“君主”或“统治者”的称号,结果被希腊人误以为这一称号是其本名,因此称之为阿多尼斯。在近东地区,叙利亚的毕布勒和塞浦路斯的帕福斯是两个主要的崇拜圣地。

在毕布勒,阿多尼斯的崇拜地点是城内的伊什塔大神殿,人们相信阿多尼斯在阿法卡山谷死去后,会在第二年复活,因此,叙利亚的少女会举行哀悼仪式,她们负责为阿多尼斯雕像清洁的工作,之后还有在雕像表面涂上圣油,为其穿上红袍,之后这些少女还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之后还会举行喜庆仪式,庆祝他的复活。在帕福斯,阿多尼斯的献祭仪式也是在阿佛洛狄忒的神庙内举行,仪式内容与毕布勒的相似。

公元前7世纪,阿多尼斯神从近东传播到塞浦路斯再传播到古希腊,因此,在古希腊,阿多尼斯崇拜仪式也是一种秘仪,在秘密的环境中举行,妇女将阿多尼斯的神像包裹成尸体模样,像举行葬礼一样围绕着他嚎啕大哭,将他抬出去扔到海里,同时也会布置阿多尼斯花园,这一秘仪将男性排除在外,使束缚于家务劳动中的女性得到暂时的解放,短暂地获得了公民才拥有的权利,这在男性公民至上的古希腊社会具有特殊意义。

古希腊的阿多尼斯崇拜继承并发展了近东地区的阿多尼斯神崇拜,使其具有古希腊特色,但本质上都是对丰产的崇拜。狄奥尼索斯也被认为是古埃及的奥西里斯,他们的崇拜仪式十分相近。

厄琉西斯秘仪是以得墨忒耳、珀耳塞福涅和伊阿库斯为崇拜神祇的神秘宗教仪式,许多学者都认为它源自古埃及,得墨忒耳相当于古埃及的伊西斯女神。从其他方面探讨古希腊祭仪起源的,大致可以分为“礼物论”、“图腾论”、“神话-仪式学说”、“契约论”、“媒介论”、“暴力论”和“圣餐论”。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神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逐渐减弱,向神明贡献礼物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因此就产生了献祭仪式。泰勒认为,此时的祭仪是为了保证礼物能够被神明接受,而不是对神明有所图,是十分纯粹的崇拜活动。

罗伯逊·史密斯受图腾崇拜影响,提出了“图腾论”。他认为原始人将某些特定的动植物当成是本部落的图腾,使之与部落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了图腾与部落的密切联系。原始人认为图腾具有魔力,食用图腾的过程,也是将魔力转移给自身的过程,同时也实现了与神的沟通和结盟。

因此,在“礼物论”的基础上,史密斯认为,献祭仪式的实质并不是赠送礼物,而是部落内的公民聚在一起举行集体圣餐,原始人食用动物图腾被视为一种罪恶,但为了部落的发展不得不这样做,因此,此时的献祭从讨好神灵变成了向神赎罪,希望通过献祭得到神祇的原谅。

弗雷泽在仔细研究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和史密斯图腾崇拜的基础上提出了神话-仪式学说。他将人类社会分为巫术—宗教—科学三个时期,在巫术与宗教结合的过程中,原始人通过举行表演仪式来重现神话中所说的神祇死亡与复活的场景,从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希望万物繁盛,农事丰收。

弗雷泽以植物神观念、“神王”理论和杀王仪式为基础,分别阐述了以王为中心和以神为中心的神话-仪式理论,为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塞尔·莫斯认为史密斯的理论是建立在虚假的图腾崇拜基础之上的,图腾崇拜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普及,因此“图腾论”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在研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莫斯提出了“契约论”的观点,重新建立了仪式的范式,并强调了献祭仪式所固有的性质和社会功能。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