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功过李鸿章:一腔热忱保大清,却用错方法导致自己身败名裂

发布时间:2023-04-21 11:23:43 发布人:hao168

作为清朝晚期的名臣,李鸿章的一直是充满着争议,从早年的一个刀笔小吏参加围剿太平天国和捻军运动,与恩师曾国藩决裂成立淮军,再其后更是一手操办起洋务运动,积极和列强展开外交通商,到了晚年成立北洋,作为北洋

作为清朝晚期的名臣,李鸿章的一直是充满着争议,从早年的一个刀笔小吏参加围剿太平天国和捻军运动,与恩师曾国藩决裂成立淮军,再其后更是一手操办起洋务运动,积极和列强展开外交通商,到了晚年成立北洋,作为北洋大臣的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重臣。

然而伴随他一路高升的还有对他的争议话题,有人说他的洋务运动是表面功夫,拯救不了大清,有人说大肆敛财,借着搞海军将钱放进自己的钱包。而无论哪种,都是源于中日转折点甲午海战,可以说那一场仗赢了,李鸿章可以作为中兴名臣,输了他之前的一切自救都是的徒劳,甚至成为保守派等人逼他下台的话柄。

那么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功过如何呢?

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从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清朝就开始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而李鸿章在这场运动中无疑是一个带动者和忠实的执行者。特别是在海防和建设海军这个领域上,他是最早提出海防建设思想并创建北洋海军的人,可以说李鸿章是近代海军创始人也不为过。

从台湾事件之后李鸿章认为中日必将有一战,于是他加快了海军建设的步伐,定制了包括“定远”和“镇远”在内的先进军舰,在“财力未充、势难大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建设海防。不仅如此,当他看到日本在派遣留学生前往列强之后,也往英法派去了大量的青年才俊学习海军,并说道:

“日本蕞尔小邦.岁遣聪颖弟子数百人分赴西国学艺,近年水师整练,颇与西方抗衡。中国欲求自强而自封其征,此陋儒孔之见也”。

在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巩固海防的建设,让他的声望已经超过退休的曾国藩,以及张之洞和左宗棠等人,可以说李鸿章在大清的现代化方面的贡献无人能比,他很好的看清局势以及大清和列强之间的差距。

但正如之前雨田君说的那样,李鸿章是成也海防,败也海防,甲午战争的他一手打造的北洋势力,一败再败,甲午战争后北洋海陆军的覆灭,让他被钉上了耻辱柱。

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被人诟病的地方在于他的——犹豫和迟疑。

实际上作为当时最了解北洋水师的人,李鸿章当然知道和如日冲天的日本比起来,当时的大清军队根本就没有必胜的把握,在海军方面,日军虽然吨位落后于北洋海军,但在海战的两个关键指标——航速和火炮投射上,早已超过北洋海军,就连北洋海军最引以为豪的“镇远”两舰,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本正在建的富士级战舰。面对高航速和装备大量速射炮的日军,北洋海军已经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至于在陆军方面,李鸿章更是了解,曾经大清的王牌,自己起家的淮军部队,已经腐败和落后到根子里。

但此时大清国内正处于“同光中兴”之中,之前的中法之战虽然还是被迫签字,但毕竟在战场上打胜了,因为无论是民间还是宫中,都沉浸在大清中兴的幻觉中,甚至于慈禧还要大肆操办自己的60大寿,而刚亲政,血气方刚的光绪帝在自己老师翁同龢的谏言下,不断的催促着李鸿章出兵朝鲜和日本作战。

甚至还幻想着拿日本作为自己的中兴试刀石。

但比谁都了解大清的李鸿章知道,多年的战争和列强分割下的国家已经是极度的趋弱,宫中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让李鸿章不得已以“海防捐”来弥补亏空,却也成为了清流和民间主战人士的空中的“敛财手段。”

在开战前,鉴于当时的形式的,李鸿章打心底里面是不愿和日本交战,李鸿章认为作战不一定能打赢,因此他把解决问题的重心放在了谈上,他主张“以夷制夷”,于是他将和谈的希望转移到了在东北亚有自己切身利益的俄国和英国。

在这里雨田君觉得李鸿章的初衷是好的,但他却将希望放在了想和日本穿一条裤子的英国身上,想都不用想和谈也是以失败告终,中日之战不可避免。

在知道外交谈判不行之后,李鸿章也是不断调兵遣将深入朝鲜和东北作战,但无论是叶志超还是丁汝昌,实际上已经是落后于时代,前者从一开战就狂奔逃跑,让优势的清军陆军一直溃败,甚至让日本一直推到了东北,而后者则是展示保守,当然这里面也有李鸿章本人想保全北洋海军军舰的私心在里面。

而李鸿章在对日态度上的“战”“和”不定,也是让清军在与日本的交锋中屡失先机,最终导致纸面上优势的清军兵败朝鲜和山东等地,从而被逼迫签下《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中的李鸿章

甲午战争结束后,无法面对失败的大清国民们纷纷指责政府的无能,而作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则是首当其冲,甚至于挪用军费(海防捐)、避战和淮军无能的评论声此起彼伏,本身就有战败责任的李鸿章作为背锅侠无可厚非。不过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还是通过自己的谈判桌上的政治智慧,帮助大清挽回不少损失。

在1895年3月的第一次谈判中,日本狮子大开口,要求割让辽东半岛和赔偿军费3亿两白银,本来慈禧太后准备同意,但李鸿章认为日本人的条件太苛刻,而且也认为当时的日本也无力再扩大战争,以“如不将拟索兵费大加删减,并将拟索奉天南边各地一律删去,和局必不能成。两国唯有苦战到底”,逼迫日本人让步。

第二次谈判中,伊藤博文提出要占领山海关和塘沽炮台,并将占领的武器全部移交给日本,而这次李鸿章又说出了“如果日方固执起见。中国人民将永远不忘复仇。即使和气恢复之后,此种恶感,将深深地印于脑海,以致不能除去。”,再次用强硬的答复。最终双方以“开辟通商口岸4处,战争赔偿款2亿”签订《马关条约》。

但李鸿章的据理力争并不能平息民愤,《马关条约》之后的大清王朝基本上已经失控,之前一直主战的翁同龢等人也纷纷上台,李鸿章也因为战败背锅下台,新的内阁成立也将这些矛头全部指向李鸿章。光绪和翁同龢等人认为李鸿章怯战,但即使是撤掉李鸿章,让他们派兵上战场就能获胜?

殊不知大清甲午之败在李鸿章,但也并不全是李鸿章一人责任。

雨田君说

关于李鸿章在甲午之战的功过,一直到都是近代史学者们不断争议的话题,从起兵反抗太平天国,再到签订《亲丑条约》,李鸿章这一生起起落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重臣,甲午战争的失败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在洋务运动和建设海防等都有时代的贡献。

李鸿章作为能臣,顺应时代的潮流,让闭关锁国的清朝接触了世界,并为大清王朝呕心沥血,但大清的烂是在骨子里,光靠表面的“师夷之技以制夷”就能中兴?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