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晚清朝廷会让一个英国人来执掌清朝海关四十七年?有何缘故?

发布时间:2023-04-22 18:52:12 发布人:hao168

晚清时期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时候清朝政府也就出现了许多聘请外国人来出任高官的现象,不过要说在中国出任高官时间最长的还得说是英国人罗伯特·赫德。作为一个英国人赫德在清朝出任官职五十多年,更是

晚清时期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时候清朝政府也就出现了许多聘请外国人来出任高官的现象,不过要说在中国出任高官时间最长的还得说是英国人罗伯特·赫德。

作为一个英国人赫德在清朝出任官职五十多年,更是出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一职长达四十七年,这个英国人可谓是掌控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连他后来想辞职,慈禧太后都坚决不许,死后还被清朝追谥为太子太保,那么这个罗伯特·赫德到底对清朝做了什么贡献,能让清朝对他如此依赖和不舍?

清朝负责海关事务的官职全称叫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这个职位设立于咸丰四年(1854年),当时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无力控制上海海关,最后在英国、美国、法国三大列强国家的强烈干预之下,清朝最终才设立了海关总税务司衙门。

不过由于晚清的腐败无能,作为一个国家的关税经济命脉的重要职能部门国家海关居然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聘请外国人出任管理者。在晚清时期中国的海关一直由英国人所掌控,到了民国时期改为由美国人所掌控。

在晚清时期海关总税务司除了掌控中国的海关大权之外,还有权对清朝的内政外交进行强烈干预,所以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这个职务明面上看似是清朝的官职,实际上可以看作是英国派来插手中国内政和外交的特使。

大清的首任海关总税务司是英国人李泰国,而赫德则是接替李泰国的第二任海关总税务司,他也是外国人在华任职最长的海关总税务司。

1835年赫德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他少年时期毕业于英国女王大学,在毕业时由于毕业成绩优异被英国外交部录用,并派遣到中国成为外交服务人员。

最初赫德是被派到香港学习汉语当见习翻译,勤奋好学的赫德与其他英国翻译不大一样,当时一般的翻译就是学习基本语法,能顺利翻译外交用语即可。而赫德接触到汉语之后,就深深的被中华文化所吸引,他对汉语文化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并自学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和史籍文献。

很快有兴趣还勤奋好学的赫德就成了一名中国通,他不仅能熟练地应用成语和典故,还对复杂繁琐的《易经》颇有研究心得,这样的赫德也为他日后深受清朝统治者喜爱和信任奠定了基础。

赫德在香港学成之后被安排分配到了英国驻广州领事馆,此时的赫德已经是一名中国通,随着他开始接触清朝官员,很快他就熟悉了清朝的官场规律,因此他在与清朝官员打交道时可谓是如鱼得水。

两次鸦片战争清朝都被英国打得惨败,从那之后英国人根本不把清朝政府放在眼里,很多在华的英国人也十分傲慢,根本不拿清朝人当人看,更不把清朝官员放在眼里,当时普遍在华的英国官员对待清朝官员都是十分地傲慢和不尊重。

而赫德却是这些英国官员中的例外,他在和清朝官员打交道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尊重和谦恭,他对清朝官员展现出了英国的绅士风范,所以当时的广州清朝官员对这位英国外交人员赫德是十分赞赏,尤其是时任两广总督劳崇光十分赏识赫德。

后来在劳崇光的推荐下,赫德辞去了广州领事馆外交翻译的工作,被劳崇光推荐进入了大清海关总税务司出任副总税务司,给李泰国当副手。

李泰国是英国贵族家庭出身,他的父亲是参与鸦片战争的英国方面高级军官,他的父亲为了侵略和蚕食中国,特意把10几岁的李泰国就带到中国学习中华文化,企图把他培养成中国通,为未来更深入地侵略中国培养人才。

不过李泰国与赫德不同,他虽然也是个中国通,但是他骨子里有英国贵族的傲慢劲,他虽身在清朝,却十分瞧不起清朝人,更加瞧不起清朝的官员,李泰国对清朝官员十分傲慢无礼,简直拿这些清朝官员不当人看。

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时,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大清海关总税务司驻地在上海,清朝统治者眼看着太平天国运动消灭不下去,就想向李泰国请求帮忙,希望借助英国人的力量消灭太平天国,于是清朝召李泰国从上海到京城商议消灭太平天国的事情。

而李泰国十分瞧不起清朝,他身在南方已经见识到了太平天国的厉害,所以他认为太平天国很有可能把清朝扳倒,他觉得清朝覆灭在即,因此他决定不想再与清朝统治阶层沟通,为了敷衍清朝的召唤,他派了副手赫德去京城替他会见清朝统治阶层。

就这样赫德代替李泰国去京城会见了咸丰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因为之前李泰国十分傲慢无礼且不尊重奕䜣,而赫德却思文谦恭,还精通清朝官场规矩,所以奕䜣对赫德很有好感。

其实这也是赫德能取得清朝统治阶层喜爱和信任的原因,他曾在日记中写过:我必须时刻牢记,海关是中国机关,而非外国机关。既然如此,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围绕中国的利益开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国,或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因此赫德知道为清朝打工,就不能过于傲慢而引起清朝统治阶层的反感。赫德在与奕䜣接触交流中,他对中国文化的精通,还有谦恭温和的态度,以及对海关业务的熟练,都给奕䜣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奕䜣后来甚至对外公开称他为“我们大清的赫德。”

在赫德明白清朝希望借助英国人的力量消灭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后,他就建议奕䜣用海关税银当军购费用,向英国军方采购军舰和火枪消灭太平天国。

赫德这个提议也是他苦心孤诣结交清朝统治阶层的原因之一,他虽然在日记中称要为中国人服务,可他毕竟是英国人,他最终还是要以英国利益为主。他希望是借着帮助清朝消灭太平天国的机会,提高英国人所掌控的清朝海关地位,并且还企图希望通过清朝向英国购买军备,以此为契机插手清朝的海军军务。

可以说相比于李泰国这个对清朝强硬的英国狼,赫德则属于是笑面虎,他表面对清朝官员尊重和恭敬,背地里所谋划的要比李泰国更加狠辣。

而太平天国也给了赫德实现这些目的的机会,这一年的年底,不仅咸丰去世了,太平天国还攻克了杭州和宁波,清朝统治阶层大为震撼,刚刚掌权的慈禧太后和奕䜣都不知道该咋办了,他们只能同意了赫德的提议,委托赫德去和英国军方沟通购买军备事务。

可是赫德本人在英国没有太高的地位,他根本联系不上英国的军方,因此他只能找到有英国军方背景的李泰国来办这件事。而李泰国虽然同意帮助清朝打造一支海军舰队,不过李泰国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李泰国找到英国海军的阿斯本上校担任清朝的雇佣海军舰队的司令,但是他与阿斯本签订了一份合同,在合同中规定阿斯本只接受他传达的清朝皇帝谕旨,如果他对清朝皇帝谕旨不满意有权拒绝传达。

这个合同无异于是清朝出钱为李泰国打造了一支私人海军舰队,可以说李泰国这么做是太不把清朝放在眼里狂妄过头了,赫德则十分明白,因此他劝李泰国不要觉得清朝是可以随意欺辱。

但是李泰国却认为太平天国对清朝有致命的威胁,所以清朝为了解决太平天国,肯定会答应他的要求而妥协。

虽然慈禧很善于向列强妥协,不过李泰国这次打错算盘了,因为很快曾国藩在南方打得顺风顺水,到了同治二年(1863年)时,太平天国已经呈现出了颓败之势,所以李泰国的海军舰队也就对清朝可有可无了。

面对李泰国提出的狂妄要求,再加上他此前对清朝官员极为不尊重和无礼,因此最终慈禧和奕䜣都对他忍无可忍,奕䜣下令撤销了李泰国的大清海关总税务司的职务,改由赫德出任。

赫德与李泰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赫德不仅对清朝官员极为恭敬和尊重,他还特意把海关总税务司驻地由上海迁到京城,并且认真地对清朝海关系统进行了改革。

其实赫德虽然是个笑面虎,对中国是野心勃勃的图谋,但他对中国近现代海关系统构建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和贡献的。

赫德帮助清朝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并且还创立了中国近代的邮政体系。

在赫德出任总税务司之前,清朝的海关机构是全国最为腐败的机构,他上任之后采用高薪养廉和严格的监管制度使得海关机构成为晚清官场最为廉洁的政府部门。

而且赫德管理服务理念很超前,他在当时就提出并引入了“公仆”和“服务”的理念,他要求海关的官员简化办事流程,并以公仆的理念与商人交流沟通,这种理念在当时来说是十分超前,已经具备了现代政府管理服务的基本理念,所以赫德对于推动中国海关管理系统进步是有一定贡献的。

虽然赫德把海关管理得很好,但是他依旧还是展露出了笑面虎的一面,尤其是他对清朝的海军十分垂涎,他讨好清朝统治阶层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掌控清朝的海军权力。

清朝的海军力量在当时是非常薄弱,可以说几乎没有战斗力,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富强之后,海军力量大增。同治十二年(1873年)时,日本海军开始侵扰福建省台湾府,由于清政府没有海军力量可以对抗日本海军,因此赫德就趁机建议清朝从英国采购海军装备。

而英国其实并不愿意售卖海军装备,英国担心清朝海军强盛之后,对英国也有威胁,而赫德则积极游说英国军方,赫德建议英国把吨位小、火力弱对英国远东舰队构不成威胁的战舰高价卖给清朝,这一提议得到英国军方批准。

在英国交付完战舰之后,赫德顺势向奕䜣提议由他组建海关总海防司,并由他出任总司令,到时候他会去英国帮助清朝寻找海军人才。

赫德的这个提议就暴露了他的野心,他就是想掌控清朝海军,从而实现英国操控清朝军政的目的。不过他的提议很快遭到了李鸿章、沈葆桢等当时的有识之士的警醒,他们都极力反对把清朝海军力量交给这个英国人,而慈禧虽然懦弱无能,但她也没糊涂到把海军大权交给英国人的地步,因此赫德想掌控清朝海军的希望破灭了。

此后赫德虽然对中国依旧野心勃勃有所图谋,但是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是他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当时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京津一带专门报复性杀害洋人,赫德的海关总税务司署也受到围攻,赫德只能逃入英国使馆避难。后来英国使馆又受到义和团的围困封锁,在封锁期间赫德目睹了中国底层百姓反抗的斗志和决心,这让他对中国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认为中国人在觉醒,因此他在这期间把对中国人的感悟写在了日记中。

在日记中赫德写到:这段插曲(指义和团)不是没有意义,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

赫德确实也很有远见,中国确实如他所预想,在列强的欺压下中国这头睡狮最终觉醒了,2000年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了。

义和团运动很快被八国联军压制下去,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就开始商议如何瓜分中国,赫德对八国使团提议继续扶持晚清朝廷,并让晚清朝廷赔付八国军费。

赫德是站在英国人立场上想的,毕竟英国在清朝耕耘很长时间,如果晚清朝廷灭亡,去哪找这么听话还软弱无能的政府来保证英国在华最大利益,所以赫德建议保留晚清朝廷,并且他还通过关税计算出了清朝每年最多可以承担2000万两白银的赔款能力。

就这样八国使团按照赫德的预算,与清朝签订了《辛丑条约》,要求清朝共计赔付4.5亿两白银,每年分期加息赔付,分39年还清,这些都是赫德预算的杰作。此后《辛丑条约》的赔款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在赔付,使得中国30多年都没有得到发展,也使得中国走进了更加贫穷落后的地步。

1908年时,已经73岁的赫德身体出现问题,病中的赫德写下了一首诗:你嬉戏已足,你吃饱喝足,该是你离去的时候了。

所以赫德决定离开中国,他向晚清朝廷递交了辞呈,但是晚清朝廷却不许他辞职,原来清朝还希望通过他与欧洲各国周旋,还把他当成宝贝一样,不肯放他辞职。他只得向清朝恳请回国休养,就这样清朝才让他回到了英国。

赫德回到英国之后就再也没回来,不过虽然他人不在中国,清朝依旧让他挂名总税务司之职,只是这期间由他的小舅子裴式楷暂时代理这个职务,直到他去世后才由安格联接任总税务司之职。

1911年9月20日赫德在英国去世,清朝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特意追封他为太子太保,有意思的是在赫德去世20天之后,武昌起义爆发,很快他为之效力半个世纪的晚清朝廷也灭亡了。

赫德能掌控大清海关四十七年,主要在于他对慈禧和奕䜣等晚清当权者心理揣摩得很好,他能使得这些当权者开心并能对他信任和喜爱,但他的背后也是一把无形利刃,尽管他曾经积极支持中国主权独立和抗击列强侵略,也只限于对英国之外的其他列强。

清朝首任驻英国大使郭嵩焘曾经问过赫德,问他到底是帮中国还是帮英国,他回答要保持中立,但是郭嵩焘继续追问如果不能保持中立呢,他却回答自己是英国人。

从赫德的回答可以看出来,他的内心始终是向着英国,他在中国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替英国攫取最大在华利益,所以很多学者把他定义为是“最阴险的敌人”,而历史教科书上也把他定义为“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赫德的出现也说明了当时的英国为了对付中国采用了文武两种手段,武的手段就是英国军队悍然入侵中国,文的手段就是派遣像赫德这样的人,表面装作英国绅士,实际上背后是为了攫取英国在华的最大利益,而晚清朝廷还把赫德当作救星一般,也是既可笑又复可怜。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