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与弟弟恭亲王的恩恩怨怨,直接影响了清朝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09 18:41:15 发布人:hao168

读晚清历史,有一个地方,常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是咸丰皇帝临终之际,一共选了八个顾命大臣,与两宫皇太后慈禧慈安一起,辅佐小皇帝同治。而在这十个人当中,竟然没有当时皇族中最为精明能干的恭亲王奕訢。论亲,

读晚清历史,有一个地方,常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是咸丰皇帝临终之际,一共选了八个顾命大臣,与两宫皇太后慈禧慈安一起,辅佐小皇帝同治。而在这十个人当中,竟然没有当时皇族中最为精明能干的恭亲王奕訢。

论亲,奕是咸丰皇帝的亲弟弟,论才,奕訢的才能也在顾命八大臣之上,那为什么咸丰皇帝临死,却不将辅佐小皇帝的重任交给奕訢,而交给外人呢?

事实上,咸丰皇帝不仅将权力交给外人,还完全将奕訢排斥在整个最高权力层之外,如果不是后来慈禧慈安与顾命八大臣闹矛盾,拉恭亲王入局,恭亲王奕訢就会完全靠边站。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咸丰如此不信任自己的亲弟弟呢?

满清有选顾命大臣的传统,每到皇帝临终,就要挑几个人出来,作为下一代皇帝的班底,如果皇帝没有来得及留下遗言,也要为大行皇帝硬编几句遗诏,给新皇帝用人作为凭据。

在顾命大臣的历史上,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就是清朝早年的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清朝的的第一功臣,没有他就没有清朝的大好江山,但在他辅佐的顺治皇帝的眼里,多尔衮可不是什么好人好臣子,而是一个凌驾于皇权至上的恶魔。

所以在多尔衮死后,顺治马上将他斗倒批臭,挫骨扬灰。等到顺治死的时候,就不再将皇亲列入顾命大臣的名单,而选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佐小康熙。

然而鳌拜专起权来,比多尔衮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后来清朝也并没有形成“不准皇叔辅政”的传统,比如雍正皇帝临终,就指定了弟弟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和鄂尔泰张廷玉一起,做乾隆皇帝的辅政大臣。

咸丰对弟弟的防范,显而易见,不仅防范奕訢,还对其他弟弟也一样不信任,比如只比咸丰皇帝晚出生6天的老五奕誴,和咸丰同岁,完全具备辅政的资格,却和奕訢一样被排除在最高权力之外。

原因很简单,在道光帝的所有儿子当中,咸丰的资质是比较差的,弟弟们可以说都比他优秀,他从小到大,都在弟弟们跟前有点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在咸丰成为皇储之后,便转化为对弟弟的特别防备。因为在咸丰眼里,那五个弟弟,是对自己皇位威胁最大的人。

道光选择咸丰做皇帝,是看中了咸丰的孝顺,但这位父亲没有看出咸丰还是个小心眼,眼里容不下弟弟们。

在大清王朝风雨飘摇,面临千年巨变之际,选择咸丰这样的守成之主,是道光最大的错误,乱世需打乱规则,唯才是举,如果让小六子奕訢当皇帝,清朝肯定就是另外一番景象,说不定能够多扑腾几十年的。

道光帝临终,又做了一件傻事,令咸丰和奕訢的关系更加紧张。

道光一方面让咸丰做自己的皇位继承人,一方面又遗诏奕訢做“恭亲王”,意思很明白,让小六子好好辅佐哥哥,可这样的安排,却将奕訢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成了咸丰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是啊,别人安排顾命大臣,好歹还都是长辈,道光倒好,直接安排一个儿子给咸丰做顾命大臣,换了哪个皇帝,心里都不会痛快。

咸丰皇帝即位后,无论是在国家大事,还是在具体小事上,都处处表现得不如奕訢,只要奕在的地方,就看不到皇帝的光芒,这事甭提让咸丰有多难堪了。

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完全让奕訢靠边站也不行,许多大事还得让奕訢拿主意,但咸丰一边用弟弟,一边又在心里犯嘀咕,时时处处防着弟弟专权。

才华这种东西,是藏不住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流露出来,尤其是奕訢身处高位,天天被各种烦心事缠着,想低调点都难。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临走之际,他命令六弟奕訢留守北京,与英法联军谈判。

这样的安排,与其说是重视,不如说是抛弃。恭亲王奕訢和洋人谈判成功固然好,如果谈不拢,奕訢不幸被洋人给干掉,也算是为咸丰除掉了一块心病。

没办法,当了皇帝,为了手上那点皇权,会变得毫无人性。什么兄弟,臣子,不威胁到皇权就相安无事,如果让皇帝感觉到威胁,那还有好吗?

所以,弥留之际,他挑了八个大臣,其中载垣,端华等人,也是皇族近臣,但挑来挑去,就是不挑自己的弟弟奕訢。咸丰眼中的奕訢,再能干也是多尔衮,断然不可用。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