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为何喜欢木兰围猎,围猎的意义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04-26 08:05:46 发布人:hao168

木兰围猎是清年间皇室权贵的秋季的围猎盛事,会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地位较高的皇亲国戚都会来到木兰围场大展身手。为何满清都已经取得天下了还那么喜欢去打猎呢?难道只是为了消遣?肯定不是。众所周知,满清

木兰围猎是清年间皇室权贵的秋季的围猎盛事,会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地位较高的皇亲国戚都会来到木兰围场大展身手。为何满清都已经取得天下了还那么喜欢去打猎呢?难道只是为了消遣?肯定不是。

众所周知,满清是渔猎民族,靠着10万铁骑打天下,因此满人自称是马背上打来的天下。为了不忘本,皇子从小不仅要学文化课,还要学骑射,而木兰围猎也是为了锻炼皇室子弟的弓马骑射能力。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作用,实际上木兰围猎还有政治上的作用。

满清入关以后虽然迅速接受了汉文化,全盘接受了明朝制度,但依旧得不到汉人的认可,满汉矛盾尖锐。所谓恩威并重,在拉拢汉人的同时也需要树立满人的威严,木兰围猎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木兰围猎正式开始之前,皇帝会先率领亲兵进行小规模涉猎,热身的同时也为臣下做了表率。之后的木兰围猎会分为四个部分,即撤围、待围、合围、罢围,我们来一一解释一下。

撤围就是由八旗兵从猎场外围开始将野兽赶往包围圈,逐渐缩小围猎范围,为接下来的围猎活动做准备。

待围就是皇帝找一个极佳的位置观看八旗兵的“撤围”过程,一是因为之前进行过热身,此刻需要休息,二是要保证“撤围”顺利完成。

合围就是皇帝派蒙古兵在围场外围一圈,再派八旗兵围第二圈,这是为了在围猎活动中保证野兽不冲出包围圈。之后皇帝会率先进入围场中心射猎,然后轮到王公大臣。

等到王公大臣射猎结束后,就要进行“罢围”,即将包围圈内剩余的野兽放生,之后整个木兰围猎就结束了。

光看过程似乎看不出什么门道,但仔细品品,实际大有玄机。

首先围猎可以很好的锻炼八旗士兵,这帮人平时在皇城中养尊处优,骑射技术早就退化了,在和平年代,木兰围猎就成了皇帝锻炼他们的唯一方法。

其次前文提到合围过程中有蒙古兵的参与,一来是为了表明清蒙一家亲,二来也是在蒙古面前展示清朝的军事实力,让他们甘心臣服。

最后就是为了在汉人面前展示满人尚武的精神,即使得了天下也依旧没有忘本,若汉人不满意自己的“文治”,那么就要展示自己的武力了。

可见清朝皇帝所组织的木兰围猎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射猎活动,本质上更像今天的军事演习,是秀肌肉用的。在为期一个月的围猎活动中,士兵们能够在骑马、射箭、骑射等各项军事技能方面有所长进,又震慑了蒙古及汉人,何乐而不为呢?

但到了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国库空虚,内忧外患之下此时的木兰围猎作用也不大了,崇尚节俭的道光帝便废除了持续一百多年的木兰围猎。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