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穷皇帝,继位之初国库只剩20余万两,他是谁?

发布时间:2023-03-04 14:39:34 发布人:hao168

清朝最富有的皇帝应该是乾隆没有错了,但是在乾隆一朝却出了一个和珅,号称史上第一大贪官,与乾隆皇帝共同成为清朝史上最富有的人。只不过,和珅在失去乾隆皇帝的庇护后,和珅就倒下了,嘉庆皇帝宣布了他二十条大罪

清朝最富有的皇帝应该是乾隆没有错了,但是在乾隆一朝却出了一个和珅,号称史上第一大贪官,与乾隆皇帝共同成为清朝史上最富有的人。只不过,和珅在失去乾隆皇帝的庇护后,和珅就倒下了,嘉庆皇帝宣布了他二十条大罪后,和珅被下狱抄家,抄得总家产达8亿两白银,折合清政府十五年得财政收入。

自然的,清朝出了乾隆、和珅这么有钱的主,相对应的还出过一位“史上最穷皇帝”,这位皇帝继位时,国库上还有几百万两白银可以看,可没两三年,因为各种天灾人祸,导致最后国库中实际上只有可怜的20余万两存银。这比民间许多大户的存银要少得多,更别说比那些贪官污吏们,你说,这位皇帝算不算得上是“史上最穷皇帝”?

这位皇帝便是清朝的咸丰皇帝,慈禧的老公、同治的爸爸,清朝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

清道光三十年正月,爱新觉罗·奕詝如愿以偿将自己的六弟奕訴打败,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是为咸丰帝。

咸丰自即皇帝位后倒是勤于政事,颇有古之明君风范,亦有为了挽救清朝统治的颓势,大刀阔斧的对朝政进行改革的决心。力求除弊求治。任贤去邪,重用汉官曾国藩,依托曾所训练指挥的汉人武装力量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乱军力量;更是提拔与支持肃顺革除弊政,与将道光一朝的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罢斥。

然而,交到咸丰手中的帝国早已千疮百孔,内忧外患不断,虽说咸丰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可是最终还是不得不与列强签订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草草收场。

其实,咸丰帝并没有错,他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为了挽救这个秃废的老大帝国,可是他没有钱,想要推进改革,甚至强兵富国,哪一项不需要白花花的银子。

清朝外咸丰朝出现了巨大的财危机。虽说咸丰即位时,也就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那个时候清朝的国库中还有187万两,本来就已经少的可怜了,再加上镇压内部起义和赈灾等原因,到了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户部存银仅有22.7万两(并非外面所传的10余万两存银),这个时候咸丰帝已经连兵饷都发不出来了,为此咸丰帝不得不采取一切违背初心的措施,如熔化内务府金钟、开捐例,甚至卖官鬻爵、发行官票、钱票、推行厘金制度等等,这才筹措到了1亿7千万两的军费镇压农民起义。

那么,问题来了,一国之君的咸丰何至于此?

其实,清朝的国库自嘉庆皇帝后,便是一年比一年空,而清朝的皇帝自然是一年比一年难做。虽说道光皇帝勒紧腰带,省吃俭用,可是他也只是表面上的勤俭,骨子里还是一个挥霍无度的人,这点和他爷爷乾隆皇帝的本质是一样的。清朝的根基实际上是坏在乾隆、毁在道光,不过嘉庆就比较幸运,在乾隆驾崩后,通过打击和珅,填充了国库的不足,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而他也在国库中为道光留下了三千多万两的存银。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闭关锁国的危害也随之体现,清朝被英国人按在地上摩擦,不平等条约中的大量赔款与庞大的军费开支极大的消耗国库中的存银,到了道光二十二年,彼时,清朝的国库仅有600万的白银。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六百万两银子是一个天文数字,殊不知对比起乾隆时期的国库存银或大贪官和珅的家产这只不过沧海一粟。600万两白银对于整个大清帝国来说,连维持朝廷每年的正常性开支都捉襟见肘。况且道光帝也只是表面的节俭,大肆修建陵墓与无度的挥霍,到道光皇帝去世时,国库仅有187万两存银。

作为道光帝继承者的咸丰帝,虽有中兴之志,且苦无钱银支持,且岁入年年降低。

而且,自咸丰即位后多地陆续出现的天灾,咸丰不得不减免这些地区的赋税,而且要在收入减少的前提下拨出相当一部分的银两用做赈灾款与治河工费。

加之,各地农民起义大爆发,清朝的统治区域在不断缩小,尤其是太平军占据了富饶的江、浙一带,清朝的国库收入更是降到了道光三十年的(1850年)的一半左右。据统计,咸丰二年国库收入为8361836两,三年4443174两,六年更是仅有2669662两。

国库收入锐减,但用于镇压起义军的经费却在剧增,咸丰帝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变穷,到了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国库中仅有存银22.7万两。

面对这样的窘境,咸丰不得不为自己谋一条新的出路。

但是,清朝早有祖制——“永不加赋”,咸丰无法在地丁漕粮上再做文章;另一方面,他又害怕惹怒洋人,更是不敢在关税上大做文章;那么,咸丰唯一能动的也就只剩下盐课了,于是咸丰立马整顿盐务期望能增加国库收入,只可惜最终并没能带来什么显著的效果。

皇帝做到咸丰这样子,真的有有够憋屈的,他不得不开捐输、清家底、挪闲款,乃至逼迫各省交钱交粮,甚至将乾隆时的三口大金钟熔化,以补军需,可是,依旧不能维持多久。

没有钱,就没有兵,没有兵便会被农民起义军推翻。被逼到绝路的咸丰这个时候想到了卖官鬻爵。

咸丰元年(1851年),在咸丰帝的示意下颁发了《筹饷事例条款》,咸丰帝将捐纳文武各级职衔给出了九折优惠,换取了大量的钱银。然而到了咸丰三年(1853年)初,太平军兵锋直指江南一带,咸丰为了筹备更多的钱银,狠下心直接给出了八折优惠。

虽说,在古人的眼中有了官衔,可以说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可是像咸丰这样将卖官鬻爵完全给放开了,官多了,人们也只会对其失去了兴趣。

面对这一局面,咸丰不得不选择印制钱票,以纸代银,同时铸造大额铜币,后又因铜料不足,甚至出现了铁钱、铅钱……引发了金融市场混乱,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各级统兵大员在失去财政支持后,又不得不做出裁减兵勇以节其费的决定,被裁退的兵勇又流窜到了社会,进一步对社会治安造成了巨大的混乱。甚至出现了自筹款项的现象,如琦善部,先于扬州对各类商品抽取百分一的税,又在各交通要道设卡收费唤为“厘金”。

咸丰看到后,便在全国推行厘金制度,这才暂时缓解了国库无银的燃眉之急。

唉,咸丰也是真的惨,苦有中兴之志,却也无力回天,他所面临的问题,早在乾隆时便已经种下了祸根,只不过是在他当政时集中爆发,而他只有中兴之志,却没有像雍正一样的实力与魄力,这样的结果也是预料之中!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